杨昊
西方高校校刊:
学术与娱乐的交汇融合
创立于1870年的《牛津大学公报》(Oxford University Gazette)可谓历史悠久,我国著名文学家钱锺书在牛津就读时,对这份刊物印象深刻,称其“包罗万象、深入浅出”。这份学校周刊背后有强大的编委会和理事会,本校许多知名教授名列其中,对报刊内容精细把握,使报刊兼备趣味性、学术性、可读性,充分提现了牛津大学的名校品质。
英国是西方新闻传播业的发源地,成熟的报刊生产体系很早就被引进到大学中,《牛津大学公报》在内容编排、版块设计上手段高明。这份报刊每期依据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结合日常生活,制造深入浅出的新闻话题。报刊专门设有News and Events(新闻事件)专栏,通常从一个日常事件入手,引出许多有意思学术话题,在一期《史前企鹅的数量变化图》(Rise and fall of prehistoric penguin populations charted)里,文章一开头描述了可爱的企鹅群落,让读者感觉在读一篇生动的散文,但“狡猾”的文章作者却话锋频转,最后将落脚点放在南极冰层的演变研究上,让读者最后才明白过来——这是一篇涉及多学科背景的前沿领域研究文章!更令人叫绝的是,读完整篇文章,竟一点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对这一课题的好奇感陡升!
这份报刊还秉承着牛津大学的典雅传统,报纸除了着重介绍一些著名的牛津学者和校友,以及师生们都关心的问题,例如学校各个学院和部门中正在发生的变化,各学科研究的一些新动向和历史回顾,烘托出一个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西方名校形象。一份刊物,映衬出牛津大学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创新思维。
另一份知名大学的校刊——来自哈佛大学的《哈佛大学校刊》(Harvard Magazine)不仅在哈佛大学备受瞩目,甚至在美国也是家喻户晓。打开杂志,你会觉得这是一份校园版的《华尔街日报》,里面充斥着时事、科学、艺术、体育等庞杂的信息,几乎每篇文章都是大部头的论著,各个板块的编排形式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份校园刊物的规格之高,让颐指气使的哈佛精英都不敢小觑,据说当年Face 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都为了登上版面费劲心思。从校长开始,哈佛各学科的著名学者都热心为它撰稿,刊物内容非常丰富和生动,充分反映出了哈佛庭院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几乎每一期中都会有数篇精彩纷呈的绝妙好文。
杂志最受追捧的版面就是头版新闻特写(Features),你可以从中一窥美国校园中的自由主义风气,抨击资本主义、讽刺两党竞选的文章备受追捧。另外,杂志还开辟了《harvardiana》栏目,评说“哈佛历史上的今日”,细细品读,竟可以串联起整部美国历史,刊中详实的史料、开阔的视角,令人读后难以释卷。
许多知名理工科院校的校刊也各具特色。西海岸的斯坦福大学的校刊《斯坦福新闻》(Stanford News)则是将实体刊物建成了一个公众网络平台(Stanford News Service),并开设专栏(For Journalists)主动向外部媒体输送信息,体现了斯坦福大学崇尚科技创新、务实开放的精神理念。麻省理工学院的校报《科技人》(The TeChineseDynamic)常常推出一些令人咋舌的内容,该报在2013年登出一则不同寻常的广告——“寻亚裔天才女子捐卵”,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许多麻省理工校友纷纷表示应该对报纸的编辑内容进行监督。
西方高校校刊能够具备如此的开放性,有其背后深层的原因。除文化背景之外,报纸的管理运营方式也非常先进。
首先,西方高校校刊的办报经费大多独立于校方,经费来源大多依赖广告收入,此外还包括报纸销售收入、校友及社会人士捐赠等。其中,广告收入是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像《哈佛大学校刊》、《耶鲁大学每日新闻报》、《斯坦福新闻》等报刊均有专业的广告运营人员。多数报纸还采取定价销售的原则,面向学生家长和校友提供邮寄订阅服务,商业化程度很高。
其次,西方高校校刊均由学生创办的出版公司(报社)负责,采编团队由学生组成,公司设董事会,聘请职业经理人进行运营管理。校方无法直接干涉报刊的内容,报刊的评估体系和学校没有直接关系。在这种办报模式下,报纸的导向完全由读者和市场决定,办报的自由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但不可忽视的是,为了迎合读者和市场,有些西方高校校刊在内容中也不乏媚俗、种族歧视、政治敏感话题以及狭隘偏激的文字,降低了校刊的品质和社会评价。是否应对校刊进行监督管理?如何对校刊进行管理?一直是西方高校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高校校刊:
思想的先声
中国第一份校园报刊《湘学新报》诞生于1897年,作为湖南时务学堂的校报,它在诞生之日起就散发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它向敢于读者宣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民权思想,代表了那一时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觉醒与抗争的革命之声,也为后来中国高校校刊奠定了一大风格——作为舆论与宣传的思想阵地。
19世纪末至“五四”前后,中国刚刚建立的一批近代高校中纷纷办起了校报,其中知名的校报有1914年创办的《清华周刊》、1915年创办的《南洋公学》、1917年由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日刊》等,校刊在这一时期担负起介绍西方新思想,教化民众、开启民智的功能,为推动“五四”运动提供了舆论支持,也为近现代校刊提供了范本。
以《清华周刊》为例,该刊初创时只是校内“记录和评论校园生活”的一张小报,在四开大小的几页纸上,分成“校闻”、 译丛”、“铎声(评论)”、“文苑(诗词、小说等)”、“杂纂(小品文、谜语笑话等)”等多个栏目,为当时高校校刊确立了形式标榜。“五四”运动后,该刊从形式到内容都经过一番较大的革新和改造,具体表现有:采用白话文代替原来的文言文;使用当时所通行的新式标点符号;改直排法为横排法;改“编辑制”为“集稿制”。这些改革不仅在当时校刊里开启风气之先,甚至引领了整个新闻界的动向。
更重要的是《清华周刊》的“内部影响”,即它对于清华学子综合素质的培育、锻炼和熏陶作用。历届清华著名校友中,学生时代曾参加过《清华周刊》编辑、写作的有罗隆基、闻一多、潘光旦、蒋南翔、王瑶等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在校时所受《清华周刊》的影响、训练和熏陶是不言而喻的。
新中国成立后,新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为高校校刊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校刊与社会媒体同步发展。迄今为止,全国具备公开出版刊号的校刊达800余份。
如今的校刊在高校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它承担着多重的任务:首先,它负责宣传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反映高校师生意见、建议、要求和呼声,发挥高校党政“喉舌”和师生“益友”的作用。其次,它承担进行教育科研信息的传递和转换,发挥信息交流与传播作用。校刊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了大批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新闻业务能力的学生记者,为新闻行业提供了人才储备。
不过,在日益蓬勃发展的新媒体面前,校刊的版块固定化、内容同质化、管理行政化等问题都在限制着自身的发展,各校校刊的可读性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