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丰
说到创业,Sonny Vu也算是一位老兵了。他自曝第一个创业公司是一个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公司,那时他还在微软研究院为李开复工作,大概是1999年的时候。然后又创办了第二家公司,为糖尿病人生产血糖测量仪,是医疗智能硬件,算是他第一次触电硬件产品。再后来遇到了John Scully,这位百事可乐和苹果的前CEO成了他的好朋友,John Scully给了他很多智能硬件方面的启发,于是两年前他们创立了Misfit,到现在差不多两年半了。他说:“那会真不知道要做什么,就想进入物联网领域。然后我们看到穿戴式市场的崛起。我们就想试一下,反正看起来不是很难。”
真的不难?穿戴式市场已成一片红海
2 0 1 2年是穿戴设备初始年,而2013~2014年是穿戴设备的井喷期。但就今天已有的穿戴设备看,它还在很粗犷的萌芽状态。现在市场上常见到的智能穿戴设备是这样的:一款可以随时搜索的眼镜,一款可以接听电话的手表,一款可以监控心率、步伐和卡路里的手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购买到的这些穿戴设备看上去很“高科技”,外观往往做得夸张过度,但精细不足,它们离时尚精髓还距离尚远,把这类产品戴在身上,没有品味只有傻气。除此之外,功能的单一也是它们的硬伤,蓝牙、计步器是其最真实的骨血。而这些手表、手环似乎都是依赖于手机而存在,丧失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关于穿戴设备,这里有个笑话: 谷歌Glass眼镜,这款被科技拥趸、时尚达人看好的最酷炫穿戴设备。它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人们生活,掀起穿戴科技风暴,却终究成了一个笑话—这是一个天使脸着地并且摔成斗鸡眼的笑话。时尚达人们边耍着酷,边翻着白眼,翻着翻着,就从时尚达人翻进了怪咖一族的领域。
Misfit的机会来了
当下穿戴设备厂商,多数喜欢以功能取胜,在手表、手环或眼镜里放入越来越多的各种功能,标榜为“穿戴科技”,但往往忽略了消费者是否真心愿意佩戴它们。据调查,不少消费者冲着“穿戴科技”标鉴购买来的手表、手环,用不了多久就因为不好看或不好用等原因成了摆设。
“只有当人们愿意将设备穿在身上的时候,可穿戴设备时代才会来临”,Misfit CEO Sonny Vu是这么认为的。这个观点很新颖,重点是把握住了穿戴科技的实质。Misfit在研发Shine时(一种可穿戴健身产品),Sonny Vu时刻向他的团队灌输:“Misfit要生产一个功能上有意思,外形有吸引力的设备,让人们愿意佩戴它,就算没有电或者不能用了,人们也愿意戴它。”
Shine从材料选用到外形设计,都是按照这样的理念来做的,首先排除了采用塑料材料,尽管塑料很容易处理,而且成本低廉。但Sonny Vu强调,“我不认为人们愿意穿戴塑料材质,特别是女性。我的妻子从来不会戴塑料的物品,她会戴金属、皮革或陶瓷。”于是Shine选择了手感更好的金属材料,透过激光蚀刻,让冷光在平滑的金属表面上点点闪烁的效果,很具时尚感。而在外形设计时,Shine最终被做成一个带有磁性,小小的精致金属圆片(体积与一元钱硬币相仿)。配合手链,可以把它低调地戴在手腕上记录每天运动量,不像其他穿戴设备处处标榜存在感。最有意思的是,它还可以夹在衣服上,让用户自已选择不同的佩戴方式。据Misfit的研究显示,有30%的女性表示永远不会在手腕上佩戴一款穿戴设备。
Shine解决了用户不愿意长时间佩戴穿戴设备问题,同时,它还有个Sonny Vu引以为傲的竞争力:超低电量设计,Shine只需要一块基本的纽扣电池就能运行,不需要额外充电,能提供六个月的电池续航时间。访问到这,不能不说Sonny Vu的眼光确是犀利用。他强调,“据他观察,穿戴设备最大的挑战是供电,而用户已经有智能手机、iPad和笔记本电脑了,大多数用户都讨厌充电。目前大多数穿戴设备1-2周充次电,充电频率太多了”。这个理念触到了穿戴设备痛点。前面说过了,当下穿戴设备厂商喜欢把各种功能集成到产品里,增加电池消耗。两天充一次电甚至一天一充的用户体验,让既便是穿戴设备狂热粉丝,也放弃了长时间佩戴。
穿戴设备还有未来吗
虽然当下穿戴设备市场已成一片红海,创业小公司、IT企业巨头在这里扎推推出各种所谓穿戴设备,但市场并不买账,成功者寥寥无几。但Sonny Vu对这个市场仍然乐观,他认为“穿戴设备市场才刚刚起步,估计在未来的5~10年,这个市场会有巨大的增长,穿戴设备市场的爆发期,很可能是如何利用好穿戴设备从人体收集来的各种数据”。
穿戴设备能收集到别人拿不到的第一手身体数据,而且用户相信穿戴设备记录下的数据资料。如何把那些数据转化成有用的意见,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意见来行动,这方面也有些厂商在尝试了,比如百度正要建立这种数据平台,把穿戴设备收集到的数据整合进一个数据平台,如果以后能建成这样的数据平台,能共享运动、身体和环境数据,将会穿戴设备市场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