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动画片创作观念差异成因分析

2014-04-29 23:03于胜男
今传媒 2014年10期
关键词:动画片差异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2年黑河学院人文社科项目:“文化互通视域下的中俄动画片比较研究”(RWY2012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于胜男,女,黑河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广播电视理论、影视艺术研究。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的动画片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动画领域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几年,伴随着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增多,动画片的交流作为文化交流的一项内容逐渐被重视起来。通过对二者创作观念成因的比较,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促进交流,扩大两国对外传播的力量,弥补两国动画片在国际市场的缺位。

关键词:动画片;创作观念;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088-02

动画片凭着对艺术话语的开拓性创新,借全球化语境中大众传播媒介迅猛发展之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日益受到艺术研究者的关注,成为当代艺术及其研究领域中不容忽视的存在。中国和俄罗斯的动画片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动画领域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中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动画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二者创作观念的差异是形成各自特色的主要原因,如何更好地实现合作和交流,对二者的差异成因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中,因对其属性不同方面的強调,而呈现出不同的动画形态。下面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三方面分析二者创作观念的差异成因。

一、政治因素

中国动画片的创作一直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很深,1941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就是一部具有战斗性和反抗精神的作品。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动画业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中的“事业动画”时期,这一时期的动画片负载着国家赋予的对外进行社会主义新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对内承担着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使命。因此,动画片在内容上十分注重教化意义,在创作中秉承“寓教于乐”,制作方向主要面向少年儿童。但过于重视教育意义和政治内涵,忽视娱乐因素以及市场需求规律,对后来中国动画的创作理念也形成了某种制约。政治上的大环境使得处于蹒跚学步的中国动画创作者们在动画风格上受到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动画强国的影响。“文革”结束后,国家在文化政策上的百花齐放和对外开放,鼓励扩大对外交流,让在秉承“民族风格”的基础上的中国动画业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动画创作者们拥有了自由、自主的创作空间,构成了中国动画业的新景观。

相较而言,俄罗斯动画片曾作为欧洲最强的动画国家之一,其表现毫不逊色于美国。苏联时期的动画是在社会主义体制的管理模式下的,和中国的动画片一样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功能和说教功能。90年代以后在经历国家体制变化和艰难的转型之后,由于国家控制的消除,俄罗斯动画摆脱了统一的中央管理后,出现了各种动画思潮、流派,各种风格、样式,俄罗斯动画艺术的创作风格开始走向自由、多元。动画制作不再遵循统一的文艺体系和题材规定,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动画家,他们不再关心政治宣传,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导方向。随着人们思想体系多元化的形成,俄罗斯动画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形式上更加多元,风格上更加强化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沉重和忧伤气质,用动画的语言表达方式探讨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问题。

总的说来,过于注重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对中国的动画片在创作观念上影响很大,这也是中国动画业无法突破瓶颈、打破已有模式,得到更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俄罗斯动画在经过政治上的动荡转型后,文化政策上的自由,社会思潮的分歧让其在创作观念上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俄罗斯动画自由、多元的艺术风格。

二、经济因素

中国的动画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此时也正是中国商业动画的萌芽阶段,尽管动画片所阐述的抗战主题较为严肃,但并不意味着当时商业动画的商业性不强。新中国成立后的“事业动画”时期,由于要为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生产和发行主要都局限在国内,动画片的制作均由国家机构制作及控制,基本上属于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因素考虑不多,但多种创作手法和民族传统风格的运用,使当时的动画制作接近世界领先水平。20世纪80年代末,面对美日动画片的冲击,中国动画开始商业转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造型方面开始借鉴美、日等动画先进国家的风格,题材的选择也进一步多元化与国际化,但传统的创作观念仍旧深深地影响着动画创作者们,构思上缺少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观念,模仿痕迹明显,无论是在叙述方式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缺乏新意。同时由于缺乏市场化操作,动画的回收相对较慢。从1995年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开始对动画片不再采用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后,动画产业开始面向市场,改变现在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开始确立。进入21世纪,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动画片的生产数量迅速增加,但在创作、生产和经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联解体意味着俄罗斯动画的一个新阶段的出现。随着国家对文化的影响的消失,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也缩减了,动画业在失去国家财政补贴后,被抛向市场,俄罗斯动画业遭受到巨大打击。在市场条件下,动画片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投入资金的成本回收率和最终收入的多少,动画创作者们为了保证利润,不得不迎合制片人和大众的审美情趣。这种实用性追求逐渐导致其制作水平的下降、质量低劣片子的出现、审美的刻板模式,甚至是专业知识的肤浅。在完全自由和缺乏限制的情况下,动画创作从模仿西方文化样本到对种族、宗教风格形式的大加赞赏,探索范畴也开始变得相当广泛。这一时期俄罗斯动画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生产技术的变革,俄罗斯开始出现了一批小型的动画工作室,个人创作的趋势越来越强,经济环境对动画制作提出了经济要求,要以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国家加大了对动画业的投入,俄罗斯动画片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动画产业在国家的帮助下,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作观念。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国家的投入和支持对动画片创作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商业化运作与开展国际合作,两国的动画片都在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三、文化因素

中华民族潜在的文化基因促成了中国动画片美学风格的形成。中国是儒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思想不仅渗透在中国两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而且也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创作者们运用线条和笔法表现自然天成、物我两忘的儒家思想的“中和”文化。在艺术性上,将中国的绘画精神和笔法融入传统美学的“意境说”和“味”范畴,讲求“写意传神”,从而呈现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风格。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绘画、雕塑、建筑、服饰等艺术方面,还有戏曲、民乐、剪纸、皮影、年画等民族民间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这些都为各种类型的动画片,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借鉴材料。早期的中国动画片融合了这些艺术元素,展现了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民族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日等动画片的冲击下,创作观念开始变化和革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题材和造型上更多地体现多元化与国际化。

早期的苏联动画政治色彩十分鲜明,甚至作为政府的政治宣传和部分人政治言论的一部分,画面突出表现写实主义风格。60年代以后,动画片的内容开始逐渐触及现实,创作题材的范围开始逐渐扩大,技术上的进步使得表现手法也不断更新。动画创作者们在保持苏联鲜明的绘画性和俄罗斯民族钟爱的华丽色彩的同时,吸收了欧洲自由多变的风格。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动画短片的创作异彩纷呈,人物造型突出个性化。因此,艺术形式所生存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作品的风格特征,动画艺术也是如此,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土壤孕育了不同创作风格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创作观念上的差异性。俄罗斯的动画片如同俄罗斯的文学、美术一样,也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这些年来,与充分利用市场运营和商业运作的美日韩动画相比,俄罗斯动画片似乎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仅余美好的回忆。俄罗斯的动画片具有着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艺术价值,通过对二者创作观念成因的比较,更好地相互学习和促进交流,扩大两国对外传播的力量,弥补两国动画片在国际市场的缺位。

参考文献:

[1]孙立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电视动画业发展态势扫描[J].中国电视,2008(12).

[2]屈立丰.中国动画业的两次转型[J].民族艺术研究,2009(8).

[3]赵永华.国家的作用于俄罗斯動画产业的发展——数字时代中国公共频道的展望[J].国际新闻界,2009(6).

[4]张惠莉.动画艺术折射民族文化[J].大众文艺,2010(11).

[5]蜡城堡.俄罗斯动画电影的前世今生[J].大众电影,2013(1).

[责任编辑:东方绪]

猜你喜欢
动画片差异
相似与差异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推荐一部动画片
动画片里的妈妈们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推荐一部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