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衢向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似乎处于有些尴尬的局面,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常事倍功半,致使本身应是体现学生创造力和创意思维的写作成了老大难问题。下面谈谈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经验。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表达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我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学生写出生动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还要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感受充满激情的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想表达的欲望,主动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3.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鼓励说出真话,大胆表达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受,体现童真童趣。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三、教给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四、重视修改讲评,激发习作兴趣——解决“写好”的问题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淋浴下,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就不会把作文当做一种负担了。
(作者单位:贵州省罗甸县罗苏小学5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