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飞
今年艾美奖的大赢家无疑是《绝命毒师》,该剧除了在美国受追捧,在中国观众群中也可以算得上是既叫好又卖座。不过在一个具有专业背景的观众看来,这部剧涉及到化学的很多内容其实是过于夸张了。比如说浴缸化尸的情节,以目前人类掌握的化学药品来看,还没有哪一种可以做到化尸于无形,这个桥段不过是编剧的艺术演绎。
然而这个话题却引起了大多数观众的持续关注,很快美国著名的科普节目《流言终结者》也狠下血本,采用了与电视剧里一样的化学药品做了一次实验,最终结论证明,即便采用腐蚀性极强的氢氟酸也不能实现剧中的效果。在国内的科普网站果壳网以及问答网站知乎上,也有不少针对这一点辟谣的话题,可见尽管大家热捧此剧,但并没有迷信其中夸张到不科学的内容。
这不禁让人想到国产抗日剧。同样是艺术处理,同样是利用夸张的情节博观众眼球,《绝命毒师》不仅收视口碑双丰收,还获奖无数,可是国产抗日剧却是赢得骂声一片,比如曾出现手撕鬼子经典桥段的《抗日奇侠》豆瓣只有4.5分,不到《绝命毒师》的一半。多数时候,抗日剧的夸张表演连收视率都赢不来,甚至还会遭到广电总局的批评。
但理性地对比中美的编剧素养,其实也不难看出两者创作上的差距。美剧的夸张表现并不会侮辱观众的智商,大多数普通观众都陷入了不明觉厉的陷阱中——虽然不明白剧中人物是怎么做到的,但是感觉很厉害;能够一眼揭穿伪科学外衣的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这样对于收视率来说则会形成多重因素叠加——非专业观众自然会叫好,而专业观众会专门为了吐槽看剧;而非专业观众因不明玄机而交流,这样又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尤其是专业观众的加入。由于术业有专攻,没有谁可以做到轻松看懂所有剧,对化学熟悉的人未必可以轻松看懂《纸牌屋》,因为缺乏对美国政体的了解,也未必可以轻松听懂《生活大爆炸》里的笑料,因为很多笑点需要很专业的英语水准,这时知识输出者又转变为了知识输入者,因此广猎美剧既可以传播知识也会有所斩获。
国产抗日剧的低劣夸张技巧,可以被任何一个智力没有缺陷的人揭穿,不需要任何的专业知识,谁都知道手撕鬼子更应该在金庸武侠片里出现,而飞刀砍掉重炮则更应该属于科幻片里的场景,除非为了猎奇,恐怕很难有人去“欣赏”这样的作品。
很多时候,这些抗日神剧的编剧们都把问题直接归结到了某个部门,因为各种限令导致只能一窝蜂地拍抗日剧,所以质量不高,但细细想来这样的理由不过是自欺欺人。任何一个题材的电视剧都可以拍得更有技术含量。历史剧如《康熙王朝》可以吸引专业观众探讨其中偏离历史的内容,谍战剧如《潜伏》可以吸引观众关注间谍这样一种神秘职业,而这些片子中都不乏夸张的手法,但并不低劣。即便是与日常生活最紧密的生活伦理剧如今也开始披上“专业”的外衣——在这个夏天里横扫荧屏的《离婚律师》加入了不少律师的元素,其中很多似是而非的法律知识让普通人感觉被普法了,总收视率超过5%。
中国的国产剧年产量现已高居第一,2013年超过15000集,但很多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却纷纷抱怨无剧可看,收视率的数据更是反映了当下电视市场的畸形,仅有四分之一的剧目可以达到0.5%的收视及格线。题材雷同固然是一大病症,统计发现2013年都市伦理剧与抗战剧几乎各占三成;而不顾客观事实粗制滥造则是问题的根源。眼下,应广电总局的要求,接下来的两个月在荧屏中又将排满反法西斯题材的电视剧,作为全人类历史上的浓重一笔,这样的题材本不缺故事,美国也热衷于演绎二战题材的电影,但无论铁血还是柔情,毫无技术含量的夸张内容恐怕带不来理想的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