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它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随着全球化以及东西方交流的广泛深入而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正确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大学生;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51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6
[作者简介]徐文婷(1988—),女,江苏盐城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1级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研究。
一、后现代主义的含义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时髦用语,在我国已流行多年,但很多人并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甚至有一些误解。我们要想正确理解后现代主义,要首先了解现代主义的含义。
1.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现代主义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现代主义主张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作用,反对中世纪以来对神的崇拜;提倡理性,相信理性可以衡量一切,解决一切问题。西方资产阶级借助于人道和理性,推翻了宗教神学和封建阶级的统治,登上了历史舞台,实现了西方社会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但正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主义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理性变成了纯粹的工具理性或科技理性,而人必须服从于理性,成为了理性的奴隶,进而成为了“异化”的人。正是因为现代主义变得“面目全非”了,才出现了后现代主义。
2.后现代主义
一般而言,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后”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理解认为“后”直指时间上“在……之后”,即意味着后现代主义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第二种理解认为“后现代”意味着“非现代”,即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决裂。第三种理解则认为“后现代”,即“高度现代化”,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继续与强化。
综上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和现代主义是一种继承又反叛的关系。进一步讲,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批判与反思,它以怀疑和否定为基本思维特征。
二、 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思想的解放,提高创新能力
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对绝对性的霸权,反对同一性,提倡差异性、多样性,批判僵化的思维模式,认为不存在绝对的真理。这一怀疑、批判的思维方式无疑有利于大学生摆脱传统一元思想的束缚,对一些自诩为真理的“真理”产生质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有可能推翻一直以来被绝对化的真理,或是提出一种新的理解方式,这都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在一定程度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起到推动作用。
2.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后现代主义思潮反对中心,主张一切事物、要素都处在“平面”上,提倡多元化、差异性的存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后现代思维方式所提倡的“异质性”、“宽容性”、“开放性”为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的打破以及人与人平等关系的重建提供了依据,人们开始认同“异”,开始打开自己的胸襟去接纳与己不同的人与事,开始放下原有盲目的自尊去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这种主张使得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等级,而应是人人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有助于大学生平等与老师交流思想、观点。学生之间的平等,可以使大学生之在生活、学习上互相帮助,真诚相待,从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生态意识
后现代反对把“人”搁置于“宇宙”中心位置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这不过是人类为自己谋利益的一种荒谬的偏见”这种理念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使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不仅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反过来也危机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家园。后现代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平等,应该和谐相处,主张限制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提倡可持续发展,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这一主张可以使大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多得考虑整体、长久利益,增强环保、生态意识,使人类社会与自然长久的和谐相处下去。
(二)消极影响
1.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滑坡,缺少社会责任感
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元性、整体性、确定性,主张不确定性、模糊性、边缘性、平面性,这种主张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反权威的意识;另一方面又使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将会导致道德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表现为大学生道德的滑坡,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一些大学生放弃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尽管有的学生以为人民服务自诩,但实质却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自己极端自私自利的人生价值,表现出浓厚的功利主义意识,这种思想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显然是不利的。
2.造成部分大学生追求非理性的标新立异,反叛心理增强
后现代主义拒斥确定性,沉迷于追求反复无常的变化,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思想的河床会变”,这一特点与大学生本身就有很强的好奇,热衷于追求新异的心理相契合。值得注意的是,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大学生,他们的标新立异是一种非理性的,他们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知识,完善人格,而仅仅在于暂时性快乐的体验。一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独一无二的个性,他们敏锐的追赶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过分得追求新事物、新感觉,以至于有些大学生用“非主流”来标榜自己,以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引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实现自己心理上的满足和感官体验上的快乐。
3.引起部分大学生无主体性、信仰缺失
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主体性,一切事物、要素都在“平面”内自由嬉戏,受此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再关注自身的存在,甚至是漠视自己的存在,认为自己的存在无所谓,并没有什么价值。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很多理论观点是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动摇,一些大学生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进而导致自己找不到方向,信仰缺失。这种思潮使得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得自己的精神没能得到“诗意的栖居”。面对这种迷茫,许多大学生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甚至是绝望无助。
4.助长了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人际关系物质化
后现代主义主张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这种反映世俗化、商品化原则的的思想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助长了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和及时享乐行为的发展。功利主义在大学生的表现是:讲究实惠、追求金钱和世俗化潮流。具体体现为:在人际关系上,大学生往往会和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交往,对“上”巴结,对“下”歧视;在选择职业上,大学生更多的考虑是这份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收入,而不是自己兴趣、对社会的贡献。大学生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和行为,导致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感情,而是一张冷漠的“利益网”。
三、 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把握方向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系统学习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时能够辨别、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认识世界,辩证的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
1.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面对后现代主义造成的理想虚无,我们应使当代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且要勇于承担责任。要想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同时要结合当今国际、国内的大形势,让大学生能够把理论加以运用。在教育形式上,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面对后现代主义引起的道德相对主义,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大学生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要运用正确的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反对损公肥私;要与人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反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要以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为最大光荣。通过加强道德教育,逐步在大学生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把握实践性,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文化取向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注重并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要优化校园环境,繁荣校园文化:学校要有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制度,这些是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的基础;通过网络、广播、校报、板报等渠道宣传积极的思想信息,严禁低下的文化进入校园;组织一些专家讲座,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之所以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认识的不够透彻,还源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大学生不仅要多参加校园里的各种活动,更应该投身于校园外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到企业、学校等机构进行参观、实习;对社会关注的焦点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农村,向农民宣传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再盲目追随后现代主义,从而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
(三)把握继承性、开放性,形成我国特色大学生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教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想抵制各类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创造出既有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学生文化。
1.深入挖掘我国传统优秀文化
在几千年的文化中,我们积累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道德理想高于物质利益的价值观、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以及担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这些文化传统支配并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伦理追求,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引导大学生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追求,积极倡导艰苦奋斗的生活理念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树立国家和集体的意识。
2.吸收后现代主义中合理成分
后现代主义能够成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一股社会思潮,必然有其合理之处,它从人文主义价值立场出发,吸取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对科学与理性的批判,表达了对现代化过程中人性、价值和意义世界失落的忧思。我们不能为了避免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而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当然也不能照抄照搬。我们要认真分析、反思、鉴别后现代主义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一个文化的整合。用主流文化对后现代主义合理因素进行吸收同化,将其纳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上来。
因此,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以及当代社会思潮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剔抉、整合、融会贯通而创造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文化。
〔参 考 文 献〕
〔1〕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 2008.
〔2〕高蕾,陆岩.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6).
〔3〕张传龄.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的冲击〔J〕.当代青年研究2007,(05).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