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来了,不要怕

2014-04-29 00:44季建林
心理与健康 2014年2期
关键词:过分胸闷心脏病

季建林

李先生今年35岁,既往体健,一月前因熬夜出现头昏、胸闷、心悸、血压升高的情况,当时感到要晕倒了,曾上急诊就医,拟诊“冠心病待排”,为此,入院行各项检查,除心电图为“窦性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率110次/分)”外,其余未见异常。但患者仍经常感到心慌、乏力,担心随时会昏倒,对心脏有病难以释怀。近2周出现失眠、多梦,时常半夜惊醒、呼吸困难,为此病休在家。

这是一例比较典型的惊恐发作,面对这样的情形,该如何处理呢?

症状或行为分析ABC

患者目前问题的前因后果,诱因(anticidents, A)是熬夜与“心脏有病”,行为(behavior,B)问题或症状是头昏、胸闷、心慌、失眠、气急等,后果(consequences,C)是住院检查、病休在家。其认知—情感—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担心心脏有病—焦虑、心慌、气急等—失眠、反复求医检查等。

识别认知错误

心脏病会有心悸、胸闷、气急等症状,但有症状者并不一定是心脏病,焦虑、紧张也会有这些症状,即对害怕的害怕(fear of fear)。惊恐的患者除了害怕自己会失控或发生意外以外,还会存在对症状的害怕(fear of symptoms),即一旦有身体症状的表现,当事人会更加紧张、害怕,过分关注症状或自我的感觉,进一步强化“焦虑—症状—担忧—再焦虑”这样的恶性循环。

放松和分散注意力

放松是针对生理的紧张和焦虑,可通过运动、呼吸训练等松弛紧张的肌肉;分散注意力是减轻心理或精神的紧张与焦虑,学会忽略或转移注意力,关注外部环境而不是关注身体变化。

控制强化源(减少就医检查)

频繁就医检查会强化患者对健康的过分关注,因为不同医师对医学检验报告的解读会增加患者对健康的焦虑,加重疑病的嚴重程度。因此,建议患者不要一有症状或不适就去医院就诊,如果症状或不适天天存在,且持续数日,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那一定要去就诊。

改变观念,“少跟着感觉走”

对于医生而言,患者有病求医需找到或发现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如果现有的医学检查未发现病理证据则意味着无严重器质性疾病,不排除可能存在功能性问题。因此,相信医师和客观检查证据,忽略或减少对自身的过分关注,可打断“焦虑—症状—担忧—再焦虑”这样的恶性循环。

生活、工作的规律化

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因素会影响人的健康,尤其是日常生活的规律至关重要,包括饮食起居、睡眠、户外活动等。

猜你喜欢
过分胸闷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胸闷气短的自我推拿疗法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列控系统过分相特殊场景的探讨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校园欺凌,不是“开过分了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