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数据新闻信息图表设计的表现方法

2014-04-29 08:51:03黄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数据新闻视觉传达

摘 要:在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应运而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数据新闻”,并被视为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结合国际主流媒体践行“数据新闻”的经典案例从场景构建和图形创意两方面入手探讨“数据新闻”信息图表设计的表现技巧。为我国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设计数据新闻信息图表提出具有启示性的建议。

关键词:数据新闻 信息图表 视觉传达

[文章系2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CSQ12017]

在大数据时代,一切事物皆可被数据化,信息爆炸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贝塔斯曼基金会成员汤姆.弗莱斯认为:“信息不对称并不是缺乏信息,而是赶不上信息出现的速度和数量,因而无法吸收和处理这些信息。”“优质的数据新闻有助于对抗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无形的联系,而讲述这种关系的语言就是“数据”。一个孤立的事件当中的少量信息往往缺少关联度,但如果从正确的角度观察却能发现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收集、筛选、并呈现那些表象背后的原因正是数据新闻的意义所在。数据新闻成了媒体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关键性变革,它有着跨学科、精细化、多平台的特点,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提高了新闻生产的“门槛”,具体来说,除了传统的文字写作、音视频制作外,专业记者还要掌握包括社科研究方法、计算机数据抓取与处理、可视化、交互设计、计算机编程等众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的差异在《新闻数据手册》是这样解释的:“数据新闻为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海量的数字信息相结合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不同于传统新闻,主体由对事实的描述或当事人的话语引用构成,数据新闻更多的是对数据的展示。因而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成为数据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通过交互式的信息图表来报道一个复杂的故事,将新闻数据进行更好的呈现与解读,拓展和深化。因此探析数据新闻的信息图表设计很有必要。本文尝试以案例研究为主要方法,选取优秀的案例,以探析新闻媒体在信息图表设计中做出的尝试。

一、数据新闻的适用范围

数据新闻的优势在于:其一、数据新闻在获取和分析信息的方法上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使跨越一定时间和空间的综合报道有了新的报道方式,增加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其二、数据新闻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媒体从支离破碎的信息中发现规律和趋势,使新闻报道更准确地聚焦一些新鲜的主题;其三、通过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新闻业务使新闻语言不再局限于以文字表达为主,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丰富多元的交互式的信息图表或动画视频,文字只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让用户拥有更多“发现”的乐趣。英国《卫报》数据新闻编辑Simon Roger曾说:“数据新闻不是图形或可视化效果,而是用最好的方式去讲述故事。只是有时故事是用可视化效果或地图来讲述。”结合其优势,数据新闻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场合:展现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数值或信息时;比较两个或多个离散数值时;展现关联与流向时;表现复杂关系时;展现逻辑结构时;针对大规模数据库的数据浏览时等几个场合。所以,当传统新闻能更好的讲述故事的时候,孤立的数据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二、数据新闻的信息图表设计表现技巧

好的数据新闻并不是传统新闻的复述,“数据新闻的价值在于创造新闻”。 传统采编更在乎新闻的敏感性,需要敏锐地选取故事的关键点,注重个案的捕捉。然而数据新闻则增强了对中观和宏观问题的表现力,使用交互的叙事方式,注重从个案到总体的验证,更全面地分析数据并发掘出新的价值点,创造新闻。基于此种层面来说对于专业记者的新闻数据分析和把控能力其实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讲好一个故事任然是数据新闻的核心,而信息图表设计它是帮助我们把故事讲的更精彩的手段,一种形式,只有将形式直达内容,才可创造新的体验。下面就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谈谈数据新闻如何做到形式直达内容。

(一)构建场景

将新闻报道主题提炼出来,用图画创建足够的场景感,让读者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是表达内容的一个最直观的方式。突出报道主题的同时增添了新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更快速的吸引读者的注意。构建场景的方式有两种,基于时间轴的方式和基于空间地理的方式。

在对一些历史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上,特别适合用时间轴的方式构建场景。读者通过观看连贯的轴线上的数据信息,可更容易的把握复杂事态的历史发展。让纷杂的数据信息有迹可循,记忆更加清晰深刻。

比如图1,是来自美国《the nation 》官方网站上的《全国阿富汗平民伤亡的交互式数据库》,这个互动式的数据库采用时间轴的场景构建方式帮我们分析整理了2001年10月至2012年年底,由于美国和其盟国对阿富汗发动的战争等有关行为而导致的阿富汗平民死亡人数及原因等数据信息。将鼠标悬停在任何一个年份上会跳出当年的死亡和攻击的信息图表。该表展现了导致平民死亡的两个大的军事袭击类型,空袭和地面袭击,并分别用飞机和步枪的图标与之对应。点击“攻击”栏目便会出现每年的具体相关信息,包括攻击长达的时间、攻击的类型、攻击范围、死亡人数及信息的来源等。图表让我们看到触目惊心的伤亡人数,每任将军麾下的伤亡对比更是值得思考。

而跨越一定空间的新闻报道可以借助以地图为主的地理空间的方式构建场景。如图2,《纽约时报》 报道的“布隆伯格市长十二年的改变纽约之路”,这个多媒体新闻作品以展现纽约十二年来新建建筑群、区域重新划分以及市内新建自行车道三大部分的改变为目的,用全屏十八帧、十二幅前后对比照片来清晰展示这些变化。它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地图为主的地理空间构建场景的数据新闻作品。事实上,这样一个作品制作起来并不是非常复杂,一般的Javascript就可以完成作品大部分的效果。然而,真正难的是制作这一幅幅可视化矢量图片。图表显示了整个纽约市被重新划分区域的部分,总面积占整个纽约的37%之多。这些区域重新划分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平衡教育资源等。要制作这样一副图表,从初期的数据整理到后期图片制作,应该是整个作品技术层面上最重要,也是耗时最长的部分。

不过,好的数据新闻作品绝不是仅仅依赖漂亮的图片和有趣的动画就可以成就。这其中还包括了文字编辑们出色的新闻故事本身。在每一块内容描述中,记者们都客观评价了布隆伯格这些政策带来的益民效果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在这个作品中,如果只展现纽约市的物质上的改变,也许人们会想不到因为重新划分布鲁克林威廉姆斯伯格区,许多工薪阶层人士因为房价的哄抬而被迫搬离自己的家园这样的事实。这是纽约时报这家老牌媒体的态度,在每一个作品中力求客观。所以,在做数据可视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抱有“数据也会欺骗人”的态度,谨行慎思,力求客观。正是这样用心制作的“数据可视化”让这篇报道和其他前后对比图片新闻有了质的区别。

(二)图形同构

“图形同构”是图形创意中最常用的手法,将现实中相关或不相关的元素形态进行组合,以会意的方式将元素的象征意义交叉形成复合性的传达意念。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罗列,而是以一定的手法整合为一个统一空间关系中的新元素。这个方法非常适合用在数据新闻的信息图表设计中。将单调的柱状图或者饼状图找一个合适的与主题相关的切入点与另外的图形重新构成新的有意味的图表形式,带给人无限联想。新的图表直接揭示报道的主题,形式直达内容。

如图3,由Valentina DEfilippo 设计的作品“Field of Commemoration”,获得2013年Information Is Beautiful大赛信息可视化类别的优秀奖。并被收录在由Harper Collins撰写的《世界信息图史》一书中。这一获奖作品表现的是多国战争博物馆(Polynational War Memorial)所提供的20世纪以来的导致超过1万人死亡的战争死亡数据。画面选择罂粟花为概念转化替代元素,与图表的柱状图同构,表达战亡人数。

从符号学的三个层级,图形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来讲,这时的罂粟花属于第三个层级象征符号。罂粟花,又名鸦片花、大烟花、英雄花,花大艳丽,香气浓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它来源于罂粟科植物罂粟,由于罂粟是制造毒品的原料,因此罂粟花往往也被视为邪恶之花,而在欧美地区,它却是荣军纪念之花。在英国,每年11月11日是纪念战争先烈的“荣军日”,届时上到女王,下至平民,都将佩戴纸质的罂粟花以表哀悼。这项传统来源于一战期间一场法国和比利时的战争。当时,比利时西部和法国北部边境是战斗最为激烈的地区,许多士兵在那里牺牲。1915年5月,一名军医在掩埋战友遗体时看到漫山遍野的罂粟花,于是写下了名作《在弗兰德土地上》。此后,罂粟花就逐渐作为英国纪念阵亡士兵的象征花。正是由于罂粟花它有着牺牲、爱、尊重和怀念的象征意义,所以被设计师选为柱状图的替代元素,直接道明了这则新闻的报道的主题。另外设计师同时还将花茎摇摆的幅度、颜色、大小来具体表现战争发生及持续的时间、发生地点、人员死亡人数等。美丽的图表冲淡了主题沉重的氛围,在传达数据信息的同时更好的将观者的情绪带入其中,形式直达内容。

图4 ,是发表在意大利《晚邮报》周日文学增刊上的一张信息图表。它获得了2013年Information Is Beautiful大奖“数据可视化”类金奖。图表分析了诺贝尔奖自1901年创立以来至2012年间所有诺奖得主情况,并以5个指标将其归类:奖项、获奖年份、获奖时的年龄、学术关系、家乡。设计师将这5个指标与音乐五线谱同构,每个点代表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小点又与音符对应,让观者产生了联想。从这些归纳中读者们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纽约是孕育诺奖得主最多的城市、在过去60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年龄逐渐增高、经济学领域百年来只出过一位女性诺奖得主等等,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结果。整张图表设计精美,将新闻报道与美学设计完美的结合。信息传递的同时给读者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图5是来自美国NPR(National Public Radio,简称NPR)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官方网站的一则互动式数据新闻——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谈论人口增长,无非就是解释人口基数、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以及左右这些数字的种种因素。但是怎么可视化这个几千年的人口变化过程?除了柱状图、折线图,能不能有点新意?NPR利用自己视频制作的优势,以水来模拟了这个过程。水杯与柱状图同构,就像我们小时候的奥赛题一样,往一个水缸注水并同时放水,水缸原本的水量(人口基数)、注水(出生率)与放水(死亡率)的速度决定了剩下的水量大小(总人口)。曾经的世界,就是一个进水很慢、却出水很快的水缸;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疗的进步,这个水缸进水越来越快,出水却开始放缓,所以蓄积的水量越来越多。这么一个常见的故事被设计师用直观而又幽默的方式完美的呈现,数据新闻不再只有枯燥的数字和表格了。

结 语

数据新闻的信息图表设计离不开一个好的故事,它是形式,是技术,但宗旨还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形式离不开内容,斯坦福大学的吉奥夫·麦克金(Geoff McGhee)曾说“有用的数据可视化取决于所用信息是否干净、精确、有意义。如同极好的叙事新闻总是充斥着大量的引语、事实和描述,数据可视化是否优秀也仅取决于其数据质量高不高”。好的数据,也需要好的形式,好的形式可直达内容,帮助内容更精彩的呈现。

数据新闻在国外已经发展了若干年,外国新闻媒体如《纽约时报》、《卫报》等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设计体系。与这些优秀的外国新闻媒体相比,一些国内知名媒体也在积极探索和践行数据新闻,以期提高自身的报道质量与影响力,如“新浪图解新闻”、“网易新闻数读”、“搜狐数字之道”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民媒介素养不断提升,可以预见到数据新闻在中国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 史安斌,廖鲽尔.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故事和洞见:兼论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J].新闻与写作,2014(02):38-40

[2] 郭晓科.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J].编辑之友,2013(08):87-89

[3] 颜清华,徐腾飞,彭兰.形式重构内容:信息图表在文化专题报道中的应用[J].新闻界,2013(20):56-59

[4] 黄隽,辛艺华.一次图形重构课程的思考——蜡染纹样与德国设计大师形式语言的碰撞[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124-126

[5] 《the nation》 http://www.thenation.com/afghanistan-database

[6] NPRhttp://www.npr.org/2011/10/31/141816460/visualizing-how-a-population-grows-to-7-billion

[7] http://www.wired.com/2013/12/make-better-maps-with-d3/

[8] 《纽约时报》

http://www.nytimes.com/newsgraphics/2013/08/18/reshaping-new-york/

作者简介:

黄隽,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设计。

猜你喜欢
数据新闻视觉传达
设计素描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的教学探索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8:00:04
版面设计的要素与视觉传达
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国内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49:23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45:49
鹤文化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广告创意设计中的视觉传达策略探索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新闻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28:25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