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2014-04-29 00:44鲁谆
华夏文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

鲁谆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8月19日在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这样高屋建瓴的评价,值得认真思考。他又说:“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为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挖掘并运用好这种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就要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各个民族赖以区别的根本标志。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或称之为个性、特性、特质、特征、特色、特殊性等。随着近几百年来的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中国人民在中西文化的对比中,不断思考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不少学人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见解和主张。

1919年,梁启超游历欧洲时,曾在巴黎会见的大哲学家蒲陀罗(Boutreu),对他说:“一个国民,最要紧的是把本国文化发挥光大。好像子孙袭了祖父遗产,就要保住他,而且叫他发生功用。就算很浅薄的文明,发挥出来都是好的。因为他总有他的特质,把他的特质和别人的特质化合,自然会产出第三种更好的特质来。”(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梁启超游记》,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可见,近百年前,中国和欧洲的学人就在一起讨论文化问题,认为不同文化都有其特质,即独特性;为使民族优秀文化体现其价值,就要保护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并吸取其他文化的独特性,使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更加优化。

上世纪40年代,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对中华文化的个性作了集中论述。他说:“中国文化个性殊强。”他强调:“从文化比较上来看,中国文化盖具有极强度之个性”。(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8页),“个性殊强”,即独特性特别强;“极强度之个性”,即独特性达到顶点。梁漱溟通过对世界各大文化的比较研究得出的这个结论,非常值得重视。梁氏的意思是,各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而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比其他文化的独特性,更加鲜明、更加突出、更加强烈。

在上世纪70年代初,钱穆在台湾所作《中国文化精神》演讲中说:“人类各民族间的文化,自然各有其突出之点,各有其和人家不同之处。”“但文化则必然各有‘个性,即各自个别的‘特性。”“中西文化各有其个别之特性。”(钱穆:《中国文化精神》,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1版,第20,97页)这里所说各民族文化的“突出之点”、“和人家不同之处”、“个性”、“特性”,也是充分肯定、高度重视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独特性。

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独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这种独特性的具体表现俯拾即是,举不胜举。人们感受最深、议论最多的,首推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传承工具,也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传承了几千年的汉字,形、音、义个性鲜明。形是方块字,有别于多数民族采用的拼音文字;音是单音节,而非许多文字通行的多音节;义,一字一义或多义,与形、音紧密相连,寓意深邃。每个汉字都有其形成演变的历史。汉字书写发展而为书法,用文房四宝作为书写工具,由线条韵律表现审美情趣,以篆隶楷行草诸体体现出来的艺术,是举世无双的文化奇葩。由汉字字音平仄和字义虚实对偶组成的楹联,以及诸体汉字刻成的印章,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独特的楹联通过独特的书法表现出来,钤印上独特的名章与闲章,悬挂于居室、馆舍、亭台、寺观,既美化环境,又增添雅趣,一望即知是典型的中式装饰。其他诸如中华绘画、建筑,以至饮食、服饰等,都有其极强的个性。中华文化独特性的表现形态,似乎尽人皆知,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究竟有哪些?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曾提出七大个性,后又列举十四大特征。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经过几代学人坚持不懈的潜心研究,互相切磋,共识增多,但仍有分歧。这说明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期不断深化的过程。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独特性的认识,应将其表现形态、内在本质、文化精神和形成原因等几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既加以区分,又相互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就其本质说,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性。即独自开创并形成完备的文化体系,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诸方面,具有鲜明而又成熟的个性。梁漱溟说:“中华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自具特征”、“自成体系”。又说:“自来公认中国、印度、西洋并列为世界三大文化系统者,实以其差异特大而自成体系之故。”(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8页)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其文化主体和文化系统截然不同于其他文化。

2.包容性。即对多元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华文化体系本身,就是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共同体。今天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历史上是由具有不同文化的众多族群演变而来的。惟其具有包容性,中华文化才得以长期以其独特的体系屹立于世界。

3.稳定性。即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巨大变化和强烈冲击下,中华文化能够维护其既成的文化体系和独特传统。当然,这是相对的,并非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4.开放性。即对世界其他文化采取充分尊重、平等相待、互补共进的态度,而不自我封闭。无论是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隋唐对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入,特别是近代以来对西方文化的吸取,都说明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5.连续性。即既成体系和独特传统得以传承绵延。应当肯定,其他许多文化都有其长短不一的连续性。中华文化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这种连续性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任何文化无法比拟的。

由上可见,我们所说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并非其他文化所全不具备。其中,有的是其他文化也具备,中华文化更为突出;有的是其他文化更为突出,中华文化也具备;有的则是中华文化绝无仅有的。这种独特性,往往是优劣长短互见,具有两重性。从总体来说,中华文化的极强独特性,引领中华民族走过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历程,历尽百年沧桑屈辱之后,又重新走向复兴之路,这本身就充分显示其突出优势,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所在。

中华文化独特性形成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须作客观全面的分析。

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对于文化的形成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是一个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大国。西南是青藏高原,西北是浩瀚沙漠,北边是蒙古高原和广袤草原,东南是茫茫大海。四周的天然屏障,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十分辽阔的地域。黄河、长江、淮河、珠江、辽河等几大水系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适合于人类生息,因而文明发源很早,人口繁殖较快。这样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自古以农立国,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而不同农业地区又因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各异,有的以稻作为主,有的以粟作为主,农耕文化丰富多彩;二是与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并存的,还有北部边陲的草原文化和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局面,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显现;三是周边的各种天然屏障,形成一个巨大的陆地板块,加上人口众多,造就了庞大的文化规模,特别是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四是这种自然地理环境,既利于维护自身独立,又不完全与世隔绝,便于与域外其他文化沟通交流。中华文化主体性、包容性、稳定性、开放性与连续性的形成发展,与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分不开。

然而,每个民族文化的内在因素,尤其是民族精神,也即文化精神,对其独特性的形成发展,是根本性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精神也有某些共同性,但各有其独特性。

中华文化精神,大体包含以下几点:

1.阴阳互动。“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四十二章)、“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的辩证思维,作为中华智慧的精髓,贯穿、渗透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引导我们民族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传统的阴阳学说主张“天尊地卑”、“阳刚阴柔”,反映出对立面并非平等的宗法社会现实,有其局限性。然而,阴阳互动学说,力求避免认识的片面性、极端化,对文化演进和民族发展,关系重大。

2.以人为本。“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在两千多年前宗法制度统治下,明确宣示作为普通百姓的人民群众对于安邦治国的极端重要性,十分难能可贵。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文化的“民主”,是有原则区别的。但它告诫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民心,懂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对于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3.刚健有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尚书·咸有一德》)这一系列古训,让人不相信鬼神,不依靠命运,不等待施舍,而是振作精神,把握今日,奋发图强,创造未来,这与世界其他一些文化相信灵魂、寄希望于来世,是大相异趣的。

4.崇德宽厚。“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大学》)中华文化崇尚人伦,认为只有从严于修身齐家开始,才谈得上治国平天下。“孝、悌、忠、信”等道德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5.和谐包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既是世界观,也是价值观、道德观。“和为贵”(《论语·学而》)的思想,在中国被奉为处世为人的基本准则。“家和万事兴”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西方文化则突出竞争。“和”与“争”,特点鲜明,需要各展其长,各补其短。

6.整体统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全书·拾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中国传统提倡以天下为己任、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西方则崇尚个人主义。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也是有明显差别的。

上述中华文化精神,对于中华文化主体性、包容性、稳定性、开放性和连续性的形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提高文化自觉的需要。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理念,曾经反复作出这样的概括:“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自己文化所具有的特色,也即独特性。不同文化之所以能够互相区别开来,就在于各具特色。世界文化之所以灿烂多姿,也在于不同文化各具特色。认识自己文化的特色,是文化自觉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文化自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于自己文化特色的自觉。对自己文化的特色,模糊不清,若明若暗;或者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文化的特色,要么自以为完美无缺,妄自尊大;要么全无是处,丧失自信,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是极其有害的。

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进世界文化多元互补的需要。当今是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世界各个文化的接触、碰撞、交流与融合,无论速度、广度与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重蹈以往大国崛起导致扩张争霸和战争的覆辙,是由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传统所决定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而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更深层次的要求。

中华文化走出去,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实现。这四句话、十六个字,与文化的独特性密不可分。美与丑,是相对的,只有在比较中发现其独特性才能真正认识。“各美其美”,即认识并欣赏自己文化独特性的优秀部分;“美人之美”,在认识并欣赏自己文化独特性的优秀部分同时,也要认识欣赏其他文化独特性的优秀部分;“美美与共”,让不同文化独特性的优秀部分和平共处;“天下大同”,也就是让不同文化独特性的优秀部分都得到充分发展,让世界文明多元互补,大放异彩,呈现万紫千红的局面。

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中华文化复兴的支撑与引导。在一定意义上,中华文化复兴,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复兴。

中华文化的复兴,绝不意味着文化的复古与守旧,更不意味着文化的孤立与封闭。中华文化的独特传统,只有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并吸取世界其他文化的优秀部分,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发挥其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永葆其灿烂青春,引导中华民族沿着自己的独特发展道路,实现伟大复兴,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12号院2号楼504室,邮编10031)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谁远谁近?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