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洁玲
摘要:文章阐述了住宅景观设计时必须遵守的几个常用设计规范内容,包括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设计、安全护拦设计和残疾坡道设计。通过分析深圳的项目案例,提出相应的景观处理方法,并探讨如何在住宅景观设计前期就把相关设计规范与景观设计相融合,使效果美观,又满足相关规范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居住区;消防登高面;安全护拦;残疾坡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king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often used in several design specifications must be followed, including fire engines and fire road climbing surface design, safety guardrail design, disabled ramp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Shenzhen case, the corresponding landscape approach to explore how early in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will be able to design spec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to meet the design aesthetic effect, but also meets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Landscape common standards;Fire climbing surface; Safety barricade; Disabled ramp design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除了要满足总图、建筑和建设单位定下的限制条件,还要遵守同样非常重要的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条件。设计时如果一味遵循理想化的设计理念,不顾条文规范,就会造成方案性返工甚至实施性返工。
本文分析的设计案例为深圳项目,在设计时须结合比较国家和深圳当地相关规范,以要求较高者为标准。
1 设计参考规范
与景观工程相关的规范、标准甚多,这里只列出与景观工程设计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部分(含深圳地区相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200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 75-9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深圳市民用建筑设计技术要求与规定》(试行)深规土[1997]254号、《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试行)深规土[2009]376号、《深圳市建设场地环境设计标准与准则》深圳市规划国土局(1999-05-10实施)
2 案例分析
深圳龙华春华四季园占地20万m2,南临民康路,东临南香路,用地原始地形为山丘谷地,内部高差达14 m,建筑产品以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主。选择该项目作为相关规范的案例进行分析,是因为其用地内部较大的高差增加了消防道路、登高面、残坡道和安全护栏的设计难度,可作为较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2.1 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
2.1.1深圳消防道路等尺寸 深圳规范要求消防车道宽度4 m,转弯半径12 m;登高面宽6 m,消防回车场18×18 m[2]。
以上所说的都是最小尺寸,即使平常只用于人行,也不允许缩小。很多景观设计师都喜欢用草地或植草格/砖来“美化”消防车道,绞尽脑汁地想要让宽4 m的道路看上去只有2m或更窄。可草地或植草格/砖在消防验收上常常是通不过的,因为承载能力较弱,有可能影响消防人员登高。所以,原则上所有用于消防的通道或登高面都必须采用全硬质铺装材料,不允许用草皮或其他植物材料进行装饰,且该铺装材料必须能承载消防车的重量和压力。
那么,如何降低消防通道和登高面对景观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可以微调消防通道、登高面的轮廓,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设计图案进行二次设计;采用丰富而具有特色、主题鲜明的铺装材料加以改进,甚至在节点(回车场等)考虑将硬质范围放大处理,形成可供人活动的硬质空间。
也就是说,活动广场都集中在这些消防用地上,这样一来,设计就显得较为合理了,其他非消防用地也可以用于栽植郁郁葱葱的树木了(图1),达到不错的绿化效果。
2.1.2深圳消防车道等坡度 深圳规范要求消防登高面坡度不允许大于2%,消防车道坡度不允许大于10%,坡度≥9%的消防道路连续长度不应超过150 m[2]。
很多设计师在进行环境微地形处理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该项内容,导致车道使用起来不方便或无法使用,其实规范中的数据可以起到辅助我们做好设计的作用。
另外须注意:假如消防车道兼用作残疾坡道,那么坡度和坡长还得满足残疾坡道设计的规范要求。
2.1.3 深圳消防扑救面距离 消防登高面跟建筑边缘(扑救面)的距离是可以变化的,以下为深圳消防的相关要求(表1)[2]:
根据以上可变范围,设计师对消防道路微调便有了灵活的空间。设计师可根据平面构图需要,对消防道路或登高面进行调整,但改动大的话,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消防报建。因此,景观专业越早介入整个项目设计越好。
以春华四季园为例,在一期东边组团内部(从9栋到12栋)的高差有10 m之多,而这些高层建筑(高度35~40 m)都有消防登高面的要求。建筑布局将组团分为五个庭院(图1),每个庭院宽度不等,庭院之间较大的高差阻碍了消防道路在这五个庭院内部贯通形成环路;其中有三个庭院有消防登高面要求,每个都必须自己解决消化18×18 m的消防回车场;加上登高面要同时要考虑两侧建筑的消防扑救要求,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小于14 m庭院宽度不在本项目案例分析范围,因宽度无法满足两侧建筑均有扑救面的最小距离要求。
2)14~19 m庭院宽度,登高面设置在两侧,中间可预留2~7 m低矮植物种植绿地,但不允许种植大灌木或乔木,因会影响登高扑救(图2) 。
3)16~18 m庭院宽度,登高面设置在中间,硬质场地将达到10~12 m宽(图3) 。
4)18~22 m庭院宽度,跟第3)点情况类似,登高面设置在中间,硬质场地宽度会略小,为6~10 m;另需注意离建筑边缘4 m以外的绿地因配合扑救面,只能种植低矮植物(图4) 。
5)22~32 m庭院宽度,登高面放在中间,硬质场地是最小的,只需做6 m宽登高面,就刚好满足登高面与建筑间距离(扑救面)8~13 m的要求(图5),详见表1。
6)32~38 m庭院宽度,这个范围的庭院宽度硬质场地又逐渐变大了,将宽6~12 m(图6)。
7)假如庭院宽度高于28 m,设计也可以考虑做两条6 m宽的登高面,分别服务于两侧建筑。如此一来,中间的种植场地就不再受扑救面种植限高影响,可以栽植高大乔木了(图7)。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景观对五个庭院的设计如下(图1):
1)将登高面庭院作为集中活动场地进行功能布置,在登高面范围外边缘设置坐凳,供居民休息使用。
2)将登高面和消防回车场结合起来,微调构图,构成整体的硬质活动场地。
3)利用登高面与建筑之间的可调节距离,在登高面两边或中间尽可能地开辟绿地、花池,分隔并软化过于“硬”的消防用地空间。
4)在没有消防登高要求的庭院内,全部以弯曲的小园路和绿化为主,栽植大树,不再布置活动场地,满足居民对“绿色”的需求。
2.1.4 高层建筑的设计防火规范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1.7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底部至少有一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 m,进深大于4 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1]。
根据这条消防规范,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就可以检验原报建通过的消防登高面是否过长,是否应进行微调。当然,若不是改动后有很大的优点,那么还是建议按照消防报建通过的条件进行景观设计。
这条规范同时也告诉我们,在登高扑救面一侧,靠近建筑边缘的宽4 m、高5 m范围内是允许有构筑物或树木的。但最终解释权在消防部门,有的地区规定比较严格,做设计时得与相关部门沟通,不可一概而论。
有的设计师完全不知道这一规范,以为只要保证登高面6 m宽的范围是硬质铺装就可以,在登高面与建筑之间设置亭廊供休息,或种植大量大树美化环境,殊不知这样一来,登高面就无法进行消防扑救了,因为这些亭廊和大树的阻挡,消防梯根本无法及时到达建筑边。
建议理解本规范的要求,在满足消防扑救的前提下进行景观设计,利用建筑边缘宽4 m、 高5 m的范围来做文章,种植小乔木或灌木,或做一些景观小品,美化环境。
2.2 安全护拦
规范中对安全护拦设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以下为居住区标准):
2.2.1 室外安全护拦设计 高度必须在1.05 m以上;护拦600 mm以下的范围内不允许有孩子可轻易攀爬的设计;护拦构图空隙(主要为竖宽)必须满足小于110 mm的要求。
根据以上规定,设计师在做栏杆设计时就有更直观的数据作为依据了。换句话说,室外护拦做1 m高,都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在设计栏杆的花纹时,更不能盲目地追求美观,将栏杆花纹做得越简洁越好是栏杆设计的错误认识。我们常能看见只有扶手和支撑扶手的两根柱子,这种简洁得无法再简洁的栏杆根本起不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2.2.2 安全护拦的位置
1)住宅区内所有临空高度大于0.7 m的位置都须设置安全护拦;所以若不希望出现大量的栏杆影响环境景观,在做方案时,就要避免出现大于0.7 m的高差设计。
2)住宅区内所有近岸2 m、水深大于0.5 m的位置,或与水底高差大于0.7 m的位置都须设置安全护拦;所以若不希望出现栏杆围满水池的景象,在进行水深设计时,就要考虑在允许的水深范围内设计水底标高。
3)认为有必要增设安全护拦维护的地方也可设置安全护拦;有些不容易让人注意到高差的位置或具有危险性的范围,都可以设置安全护拦进行围护,只要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即可。
2.2.3 示意性栏杆的位置 所谓示意性栏杆,就是不必达到规范要求的安全护拦高度及相关要求的栏杆,仅起到提示的作用,并没有安全防护的功能。换句话说,达不到规范中对安全护拦相关要求的栏杆,只是示意性栏杆。示意性栏杆的高度建议在300 mm以上,以能让人很容易辨认出来,起到提示的作用。
示意性栏杆在景观中常会用到,有些是为了美观,有些则是为了提示注意,比如说居住区中很多水深不足0.5 m的地方,其上设置木栈道也会常常采用矮木墩作为边界限定和提示 (图8)。
符合以下情况的位置,建议设置示意性栏杆:
1)不容易让人注意到的高差位置;
2)相邻的斜坡坡率大于30%时;
3)需要对特定的范围或具有危险性区域进行提示时。
以春华四季园为例,庭院内高差虽然很大,但在景观设计中却注意到安全护拦的规范要求,所以微地形的设计高差都不会超过0.7 m,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设置安全护拦。一期约6 000 m2的人工湖,只要是沿道路、桥或广场的周围2 m宽水域范围内,水深都控制在0.5 m以内,池底从0.5 m再逐步往1.5 m深找坡。这样设计不仅避免出现栏杆围合人工湖的不良景观,又满足了人们亲水的要求 (图9) 。
2.3 残疾坡道
规范中对残疾坡道设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以下为常规要求,请注意一些非常规的情况,在某些地方规范中,也是允许作一定突破的:
2.3.1 残疾坡道设计 残疾坡道坡率要求不大于1/12;每段残疾坡道的坡长不大于9 m,高差不大于0.75 m;当坡长大于9 m或高差大于0.75 m时,则要设置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长度不能小于1.5 m,室外残疾坡道的宽度最小为1.5 m。
残疾坡道在景观设计中可以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变化,但设计师往往只求达到“无障碍”的要求,而忽略了“残疾人”的真正需要,所以当无障碍设计是为残疾人服务时,以上坡长和高差的数据是一定要满足的。
并且残疾坡道在室内和室外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室外要求宽是1.5 m,很多设计师因为空间有限的原因,将室外的残疾坡道设计为1.2 m,这是不对的。
2.3.2 残疾坡道扶手 残疾坡道两侧应设置0.65 m高的扶手,两段坡道之间的扶手应保持连贯;坡道起点及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0.30 m以上;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0.05 m的安全挡台。
残疾坡道扶手的设计要做到真正方便残疾人士使用,还应注意:假如这些残疾坡道侧面凌空的高差大于0.7 m,就应尽量同时满足安全护拦的标准。这些安全细节,都是设计师应该注意和考虑的。
以春华四季园为例,由于组团内部的高差很大,各栋建筑入口与庭院标高的高差都不一样,却仍须满足残疾坡道的要求,这样一来残疾坡道就会有很多,而且每个残疾坡道都会非常巨大。于是设计以平台的形式将各建筑入口先连接贯通起来,再于室内外高差最小的地方解决残疾坡道的问题,直接与入口平台相连即可(图10)。这样一来,景观的处理就灵活多了。另外,该项目避开室外庭院空间,利用架空层空间和建筑沿边空间设置残疾坡道,这样一来,既能满足残疾人的需要,又不会对景观空间造成影响,一举两得(图11)。
3 结语
景观设计是一个不断累积经验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找更符合功能需求、规范限制以及和谐美观要求的经验方法,从而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最终达到提高景观环境品质的目的。而每个地区对国家规范都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须结合比较国家及当地相关规范,以要求较高者为标准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 50045--95. 1995.
[2] 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关于明确消防车道及登高操作面设计参数的通知[S].二00三年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