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清华
压疮也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巨大压疮多发于截瘫或长期昏迷不醒者,部位以骶尾部、坐骨结节及股骨大粗隆处多见。截瘫导致患者躯体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再加上营养不良,护理不当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大、深、周围出现潜行的难治性压疮,且常合并严重感染、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颇为棘手[2]。我科2008~2012年收治因截瘫所致的巨大压疮患者23例,现将其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3~68岁,平均47.5岁,均为其它科室转入之截瘫患者,23例患者都有骶尾部压疮,其中合并股骨大粗隆压疮5例、合并坐骨结节压疮4例、合并糖尿病2例。外伤后压疮发生时间为伤后2个月~8年,病程2~5个月,压疮分度均为Ⅳ度。压疮单个最大面积16cm×13cm,单个最小面积8cm×6cm。
1.2治疗方法:入院后给予调整卧位,定时翻身,防止创面继续受压,并积极抗炎换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负氮平衡,待感染得到良好的控制,创面新鲜肉芽生长,血总蛋白回升,再行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并在皮瓣内放置1~2根负压引流管,术后给予抗炎、抗痉挛、抗凝治疗并行充分引流。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心理状态、健康知识及局部情况(压疮的部位、大小、深浅)[3],做好压疮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重视心理护理及术后体位训练(侧卧与俯卧交替)。
2.1.2预防髂前上棘等处产生新的压疮:给予卧气垫床,并每1~2h翻身一次,很多研究支持侧卧位时将患者倾斜30°,并用软枕支撑,使患者始终避开骨突部位,较好的分散压力,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4]。有文献报道[5],采用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术,创面涉及整个臀部的2/3~3/4面积,30°的倾斜体位容易压迫皮瓣,只能采取90°侧卧位或侧俯卧位,这就使双侧髂部骨隆突处压力大大增加。为了防止该处压疮的发生,采用局部预防性的应用泡沫敷料贴减压,泡沫敷料贴每周更换一次,同时在髂部受压处置水垫,不但可减少局部受压,且2h更换一次课降低皮温,。有研究显示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6]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新的压疮。
2.1.3创面护理:取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卧气垫床,制定合理的翻身计划,1~2h翻身一次;协助医生换药,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及瘘道,清除局部坏死组织,使用敏感抗生素作创面冲洗及湿敷;保持通畅引流,外敷料如有渗湿,及时更换或调整敷料的厚度。
2.1.4遵医嘱纠正患者的负氮平衡,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如有贫血,低蛋白血症,需补充铁剂和水解蛋白、白蛋白、氨基酸等改善肌体状况,必要时行少量多次输血。
2.1.5二便失禁护理:行留置导尿,以防尿液浸泡创面加重感染,每天更换尿液引流袋,消毒尿道口,2次/天,男患者可用假性导尿;及时清除溢出的大便,用温水擦洗肛周,再用电吹风吹干,可防止局部湿疹糜烂。
2.1.6肠道准备:术前3天进流质饮食,口服抗菌药物控制肠道细菌繁殖,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对于大便失禁者,可采用术前1天口服蓖麻油导泻。
2.1.7常规备皮、备血、禁食禁饮,对于高位截瘫患者可不施麻醉。本组23例患者,仅2例行了腰硬联合麻醉。
2.2术后护理
2.2.1做好负压引流的护理:保持通畅引流既是防止血肿的关键,也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要注意防止引流管折叠、扭曲及脱出,保持足够的负压,1~2h检查负压情况,若无负压,须立即报告医生重置负压引流管,若负压正常,而无引流液,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引流量少了还是引流管堵塞、折叠,必要时协助医生打开敷料检查引流管情况。
2.2.2术区护理:取俯卧和侧卧翻身,防止术区受压致皮瓣坏死,保持术区外敷料干燥,若有渗湿及时更换,术后第2~3天换药,检查皮瓣血运情况,若引流量少,可拔管。经常注意术区有无异味,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的变化,术后12~14天拆线。
2.2.3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以防感染,同时使用活血(丹参等)及抗凝药(阿司匹林等),以防血栓形成。长期卧床患者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血栓栓塞可致下肢水肿,一旦血栓脱落,可致脑栓塞或心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2.2.4饮食护理:进流质饮食1周,控制1周内不排大便,流质的品种应多样化,甜咸搭配,保证足够的营养,必要时可从静脉补充,同时要注意防止受凉,以免肠蠕动加快而致排便污染术区。
2.2.5其它:嘱发热者多饮水,及时更换汗湿之衣被,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做好心理护理,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被动活动患者的各个关节,并做腿部肌肉按摩,防止废用性肌萎缩。
3 结果
我科2008~2012年共收治因截瘫所致的巨大压疮患者23例,经清创换药手术及精心护理,21例患者创面1期愈合,2例患者创面经换药后2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无1例复发,疗效满意。
4 讨论
臀大肌肌皮瓣用途广泛,垂直移位可覆盖腰骶部的皮肤缺损,水平移位,可修复股骨粗隆或坐骨结节区皮肤缺损,还可游离移植修复远处软组织缺损,是修复压疮不可多得的材料。它临近骶尾部,且包含主要血管蒂,血液循环丰富,抗感染力强,术后肌肉起到良好的衬垫作用,易愈合,存活率高,且供区皮肤科直接缝合,无需再行植皮术,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7]。Witkowski等[8]通过对18例采用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压疮的病例随访后认为,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较大创面的压疮,手术安全有效,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压疮复发率低等优点。本组压疮位于骶尾、股骨大粗隆及坐骨结节处,易受二便污染,也易受压,故而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医院护理如此,家庭护理也同样重要,因瘫痪患者返家后也是长期卧床,既要预防压疮的复发,也要进行长期的功能锻炼,以防肌萎缩。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
[2]袁晓燕,张雪梅,王爱武.臀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难治性压疮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2):169.
[3]湖南医科大学吴钟琪主编.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
[4]申校燕,刘惠方.多种方法在压疮防治中的作用原理及运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2):24.
[5]戴雅琴,贾勤,朱红英,等.30例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2B):67.
[6]余小萍.压疮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7,7(3):76.
[7]黄亚增,陈锦平,李小林,等.双侧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J].浙江创伤外科杂志,2011,16(3):415-416.
[8]Witkowski W,Baranski M,Broma A,et al.The 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acral Pressure Sores with a Bilateral Modificated Myocutaneous V-Y Plasty[J].Pol Merkur Lekanski,2005,18(104):192-195.
[收稿日期]2013-10-15 [修回日期]2013-11-20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