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2014-04-29 11:47:02张枫霞
新作文·初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铜钟大礼堂桃子

张枫霞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 (文首点题,并提出自己对父亲不懂“爱”的看法,流露出对父亲不懂得“爱”的不满。)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用类比修辞,把自己的学习和父亲的收成描写得非常形象贴切。从这一形象的类比中,隐藏着“我”对父亲的一种看法。)

可是, 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已不年轻的父亲幽幽地说:“ 要不,别让妮子上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生动地一跳:“哪能 ! 儿子娶媳妇花钱比妮子上学花钱多多了,咱们不能太偏心。”就为这一句话, 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从父亲的一句话中读出“我”对父亲的一种新的认识,初次被感动。)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我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 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从父亲送“我”的行动中,“我”读出了父亲的艰辛,以及自己决心好好读书回报父亲的心愿。)

等翻过两座山,骄阳更加炽烈,我找到一块小树荫劝父亲休息一会儿。 我随手抓起一个桃子,还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亲劈手夺去,他瞪我一眼,说:“这是卖的,有你吃的。”说着他从兜里掏出几个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递给我:“这不一样吃吗?”停了停又说:“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动一动就得花钱,饭可以吃差点,但一定得吃饱。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钱和干粮我会给你送去的。”接着他自个笑了:“没想到俺妮子还挺聪明,比你两个哥哥强多了。我寻思把桃园好好侍弄侍弄,兴许能挣几个钱,你要有本事啊,考个大学让爹光荣光荣。”这是父亲对我说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兴。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作者通过父女之间的行动描写和对话描写,透出父亲的机警和对女儿特别的爱,以及对女儿的殷切期望。)

到学校门口,父亲让我一个人进去,他则去卖那筐桃子。等到报到完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地啊 ! (从简短平常的叙述中,表现出女儿对父亲的爱的进一步认识和感悟。)

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裂八的卖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得起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棱碴儿。中午,我们爷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膛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口气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都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来几十年走过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从冬、夏季节轮回中,从“我”与父亲的交往接触中,读出了父亲的“缠绵与圣洁”的爱。字里行间透出“我”对父爱的深度认识与思想的升华。)

三年后,我由县城读到了省城,甭说父亲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难以应付我的高额学费了。父亲说:“不要紧,先到处借借。不就是四年吗?我用六年时间,六年不行十年,赶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还清。”我无言,我只是在心里对父亲说:我决不会让您用六年十年时间去还债,您就等着我慢慢地还您的债吧。(从父亲发自肺腑的话语出发,“我”的认识感悟进一步得到深化。)

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行李送我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霏霏。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他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 (通过吃桃子前后对比,彻底读懂了父亲的心。)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个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一夜都不会安心。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 , 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再加上一天的颠簸我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突然, 辅导员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我父亲为了省 15 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我扑过去,抱住他,哭着求他:“为了我,爸爸,请您爱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齐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父亲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这一举动该透出他怎样的情感啊,谁能说的清楚呢?)

“可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经含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拙朴的农民父亲。(“勤劳又拙朴”是对父亲的最权威的评价,也是中国农民崇高品质最真实的写照。)

(选自《时文选粹》)

★【技法指南】

写叙事藏情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藏情于叙

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即寓情于事,使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去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真诚、可亲。

如,朱自清的《背影》写到送儿子买橘子时,未抒一句情,仅通过父亲蹒跚的步子和艰难的行动以及简短的语言和父亲扑打衣上泥土的动作描写,就充分地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而“我”则是几次“流泪”,也未抒一句情,然而那真挚的情无不烙在“我”和读者的心中。

二、藏情于物

指通过写物来抒发感情。即在描绘动态和静态的物体时,不只反映事物的状态特点,而且把内心世界的爱憎、好恶的感情交融于物体中表露出来。

如,《大礼堂屋檐下的老铜钟》的片段:我们学校大礼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铜钟。这口老铜钟和学校大礼堂同龄,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从我上一年级到五年级,几乎每天都去看看它。由于日晒、风吹、雨打,全身长满了青绿色的铜锈,因而外表并不美观,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纹外,再没有别的打扮了。有一天,学校停电,电铃响不起来。这时老铜钟响了。“当!当!当!”好像在招呼我们,“上课了,大伙儿快进教室吧!”哟,老铜钟居然也有比电铃好的地方呢!

文章通过对大礼堂屋檐下的大铜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老铜钟的喜爱和敬佩之情,抒发了自己的意愿:要做一个淳朴厚道、不计报酬,一辈子为人们默默做贡献的人。

三、藏情于景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感情的火山爆发了,不可遏止;但赤裸裸地吐露出来似乎太可惜,希望它在读者心中多留一会儿,于是把它藏于山水草木之中,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

请看下面的一段景物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呜呜”地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鲁迅《故乡》)

作者抓住了故乡的景物特征,用“阴晦”“呜呜”“苍黄”“萧索”等带有阴暗色彩的词语,勾画了江南农村荒凉衰败的图景,把描写风景、感情、人物心理活动,融为一体。这段景物描写,为下文所要刻画的人物闰土 、杨二嫂,设置了环境,渲染了荒凉、沉静的气氛,衬托了作者悲哀的心情。

猜你喜欢
铜钟大礼堂桃子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今日重庆(2020年1期)2020-09-10 07:22:44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今日重庆(2020年1期)2020-09-10 07:22:44
汉口外滩感怀二首
岷峨诗稿(2019年1期)2019-11-14 18:31:03
桃子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桃子
西江流域南汉“姐妹”铜钟
西江月(2017年12期)2017-11-30 07:45:35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
演艺科技(2017年9期)2017-10-30 00:35:59
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举行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0
铜钟之谜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11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