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睿 许峥 秦奋 杨东阳
摘要根据1990~2012年河南省统计数据,在计算河南省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2年河南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值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在2000~2005年出现未脱钩的情况之后,2005~2012年弹性值持续下降,脱钩趋势越来越显著。脱钩的程度受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在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保持相对脱钩状态,但要实现绝对脱钩还比较困难。因此河南省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做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新型能源,走低碳经济之路。
关键词河南省;脱钩分析;经济增长;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S-9;FO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2-07646-04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因为它不仅影响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有预测显示,未来的气候变化仍然会向着变暖的趋势发展,如果二氧化碳继续以目前的速率排放,那么地球温度可能每年上升0.2 ℃[2]。
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首次公开承诺到2020年要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时又要实现合理的减排目标,低碳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3]。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导致资源能源消耗急剧增长、环境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碳排放脱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从全国的尺度上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进行了脱钩分析,而对地区层面上的相关研究较少。
河南省历来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河南省工业经济迅速增长,2011年GDP达到了27 232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工业产值为14 402亿元,占GDP的53%。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能源消耗迅速增长,尤其是煤炭的消耗大幅增加。在河南省历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始终在85%以上,远高于全国70%的平均值。大量的煤炭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这也成为了河南省近年来单位GDP碳排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客观因素。根据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要求,河南省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0年下降17%[4]。同时,河南省作为我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体区域,若能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探索既不影响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又能有效减少碳排放的发展低碳经济道路,具有典型性意义[5]。
为此,笔者用河南省1990~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使河南省能更好地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脱钩的概念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关系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效应分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演变特征分析等方面[3]。近年来,脱钩分析模型逐渐用于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2]。
“脱钩”源于物理学领域,就是使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6]。20世纪末,OECD将脱钩概念引入到农业政策研究,并逐步拓展到环境等领域[7]。OECD环境研究领域的专家将脱钩定义为阻断经济增长与经济冲击之间的联系或者说使两者的变化速度不同步[8]。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经济增长一般带来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的增大,但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政策和新的技术时,可能会以较低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换来同样甚至更加快速的经济增长,这个过程被称为“脱钩”,一般表现为倒“U”型曲线关系[9]。脱钩的类型划分的方法有很多,参考王鹤鸣等的研究成果[10],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分为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3种类型(图1)。
图1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类别表1 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类型
脱钩状态1经济增长1经济下降绝对脱钩1△G>01△G<01△C≤01△C<01I≤01I≥1相对脱钩1△G>01△G<01△C>01△C<01001△G<01△C>01△C≥0 1I≥11I≤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