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4-04-29 02:34:42陆宁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工学教育培养卓越

[摘要]作为高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的课程,“电工学”对于工科专业的高校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高校的电工学课程也应当以强化高校学生工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最终的目标进行教育改革。通过改革能够促进高校“电工学”课程更好地发展,同时能够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基础性的课程。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电工学培养改革

[作者简介]陆宁(1980- ),女,壮族,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工学教学改革。(湖北武汉4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武汉理工大学人才模式改革类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4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136-02

2010年6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改革促进并引导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面向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高等院校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和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实用型人才。电工学作为非电学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学科,不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而且对于大学生完成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事各类技术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严重滞后,导致现阶段高等院校电工学教学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甚至出现“学而无用”“毕业即失业”等现象的发生,不但严重浪费了高等教育资源,同时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秉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理念,大力加强电工学教学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有用人才,无疑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目标

在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学习的重点是电工学理论知识,很少进行电工学工程实践,这样就导致相当多的大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电工学理论知识,但是一旦遇到电工学的实际问题,常常难以解决。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创新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以工程实践为重点的电工学教学改革。

推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将传统的在校电工学理论知识学习的单一学习模式,转变为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实践学习的双学习模式,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大学生工程实践时间,为大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时间基础。为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创新意识,除保证大学生充足的工程实践时间外,高等院校还要按照电工学的学科特点,在企业安排不同的教学学习环节。例如:认识、生产、毕业实习环节,基础课程学习环节,专业课程学习环节,实验环节等。在处理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的关系上,高等院校可以灵活掌握,既可以采取先在学校进行一段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再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随后再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交叉学习方法,也可以采取先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再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学习方法。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认真分析课程特点以及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职业道德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个目标,高等院校必须努力创建适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实践、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体系创建过程中,高等院校必须努力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校企实践相结合,通用标准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企业资源,以培养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为基础,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工程实践能力。

二、高校“电工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工学在许多行业当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今许多单位都要求员工要有一定的电工知识基础,所以现在我国的许多高校都越来越重视“电工学”这门课程。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创立“电工学”这门课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使学生能够拥有电路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电路方面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在“电工学”这门课程当中,包含丰富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社会和生活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兴事物,这也使得“电工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电工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非常有限,如果要向非工业专业的学生教授,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高校需要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电工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帮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三、高校“电工学”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随着“电工学”在高校学科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校要综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科的基本背景对“电工学”进行系统的改革,特别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今天,高校需要通过改革促进高校大学生对“电工学”的进一步理解和学习。

(一)精简“电工学”的教学内容,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

在“电工学”课程当中包括了许多电子电工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理工科学生学习的基础。但是现在很多高校留给“电工学”的课时太少,高校的老师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指导,而且“电工学”的教学往往只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不能够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所以,这就要求高校的“电工学”应当把那些课程当中并不是特别重要的细节部分进行删减。例如高校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电路讲解的时候,可以把具体的计算过程舍去,而对其他的更为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在对大学生进行课程教育的过程当中,只要能够让学生理解公式和定律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记忆性的内容不用花费过多时间去讲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以及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也就要求高校在“电工学”课程当中要更多地涉及有关电子科技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一部分的知识应当进一步深化和扩展,使得高校“电工学”的课程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的“电工学”课程也应当更多地向着实用性的方向发展,在课堂教学当中融入最新的电子电工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使得“电工学”课程具有更多的实用性,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应当完善“电工学”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电工学”课堂教育中,都是以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由于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激发,使得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需要,我们应当进一步改革当前高校“电工学”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教育。

高校应当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电工学”课程的积极性,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电工学”的知识,在教育过程当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更好地互动起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育当中应当发挥组织者的作用,通过在课堂教育当中引导大学生,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和把握知识体系,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电子电工的相关知识。

(三)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高校“电工学”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内容

在“电工学”课程教育当中应当更注重其实践性的特点。大学生学习“电工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体系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所以我们应当在理论教学的课程中更多地加入实践性的环节,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过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电工学”的内容,这样也可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

“电工学”在关于实验方面的教学内容上要更多地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要注重在实验教学过程当中使学生对“电工学”的内容加深理解,这样可以满足大学生对于学习“电工学”的兴趣,并且可以组成集体的形式进行学习。为了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的“电工学”课程还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完善,要结合一些高科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电工学”课程进行改进。同时,要注重课程的教育质量,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从而有效地提升“电工学”的教育效果。

(四)高校应当逐步把“电工学”教学资源进行网络共享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当中的一项重要的工具,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因此,高校的“电工学”教学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有利的平台,促进高校“电工学”的教育效果。高校应当为了方便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工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为方便地查找到“电工学”方面的资料。高校应当在互联网当中建立网络课堂,共享课程资源和资料。在今后的高校教育过程当中,互联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高校的“电工学”教师除了要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之外,还需要对该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配合高校课堂的理论教学,在互联网上对高校大学生对于该学科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除此之外,高校的“电工学”教师还应当努力搜集一些“电工学”课程方面的网络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电工学”的教学质量。

(五)高校应当改革“电工学”的考核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当中,“电工学”主要是通过闭卷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方面的考核,考核的內容主要就是在课堂当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最终的考试成绩就成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好坏的评判标准。这样的评判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因为这样的考试还是属于应试教育,不能够对学生是否掌握此类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评价。因此,高校应当对“电工学”的考核模式进行变革,要重点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真正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遇春,王军.高等学校教学任务约定制度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2]刘宏,肖发远,黄朝志.构建创新创业特色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

[3]李鸿儒,王天曦,韦思健,等.在工程训练中注重“电子实习”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2).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

[5]卢建辉,冯海成,韩志磊.试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化”综合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6(27).

[6]李锡,林连山,樊薇薇,等.谈电工学教学中的探究式与研究式教学[J].教育探索,2012(3).

[7]申文达,董云凤,李可.启发式教学方法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

[8]于歆杰,陆文娟,王树民.专业基础课中的研究型教学——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猜你喜欢
电工学教育培养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创新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探讨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冰雪运动(2020年3期)2021-01-14 00:49:34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数码世界(2019年3期)2019-12-02 08:53:24
大作为 走向卓越
电工学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7年34期)2017-12-28 13:24:31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26
卓越之梦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28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