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琳 王云强
[摘要]我国的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道德价值观、道德行为和道德人格等方面。但是,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忽视“情”和“行”的研究、研究结论不一致、系统性研究较少和道德人格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心理
[作者简介]王志琳(1977- ),男,山东青岛人,南京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教研室,讲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道德心理学。(江苏南京210029)王云强(1980- ),男,山东阳信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德育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江苏南京21002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风险认知的健康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190009)和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少年道德动机发展的理论与干预研究”(项目编号:C-c/2011/01/6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87-02
我国的道德心理学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领域展开了不少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对我国的德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道德价值观、道德动机、道德行为和道德人格等方面。
一、大学生的道德判断
1.年级和性别特点。杨韶刚和吴慧红以MJT(道德判断测验)中文版为工具对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大一和大四学生的道德判断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这似乎与大一和大四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多有关。其他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点。研究者利用道德两难故事分析了性别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道德判断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研究所假设的情境是产生道德判断的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2.亲社会推理的特点。寇彧等的研究发现,内化价值的推理和刻板定向的推理在中国大学生的亲社会推理中占比率最大,其次是需要定向的推理、享乐主义定向的推理和赞扬定向的推理。研究还显示,在大学生亲社会推理(自我报告)的平均得分上,由多到少依次是:需要定向、刻板定向、内化价值定向、享乐主义定向、赞扬定向的亲社会推理。
3.影响因素。有研究者认为,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主要有两类因素:具有原则意义的社会准则、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观念。有研究发现,情绪状态对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影响显著,即快乐状态下的道德判断能力明显高于悲伤状态;道德判断任务的自我相关性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二、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1.一般取向。黄希庭等分析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在“社会—个体”取向和公德的“积极—消极”取向上得分最高,其次是“进取—协调”取向,最后是私德的“积极—消极”取向;男女大学生在公德的“积极—消极”取向上差异显著,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注重公德方面的道德价值。在其后的一项研究中,他们又发现,大学生认为的最重要的五种品德是遵纪守法、远大理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和公正守信,最讨厌的五种品德是损人利己、争名夺利、嫉贤妒能、背信弃义和粗暴蛮横,这两类品质并非直接对立。李红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会随着内容而变化,例如在“忠”上,倾向于关怀和集体的取向。这些研究说明,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并因不同情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结构特征。陈欣银研究了大学生的德性(道德价值观)结构,发现大学生各成分观念依重要性排序(由大到小)是真诚、平等、利他、尊老、集体、责任、报答和律己。黄希庭等测查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表层结构,发现大学生认为的最有价值的道德目标是诚实、正直、自信和爱国等,最无价值的道德目标是虚伪、阴险和狡诈等。大学生认为的最有价值的道德动机是人格高尚、内心平静和证明我的存在等,部分学生出现了方便实用和取得信任等实用主义倾向。大学生认为的最有价值的道德手段是勇于负责、言行一致、聪明颖慧、自我克制和宽以待人等,最无价值的道德手段是吹牛拍马、阴谋诡计和不择手段等。万晓红的研究发现,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依重要性排序为:进取、个人美德、公德、协调、集体和利己。
3.发展变化。詹万生等调查发现,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在对社会道德状况的认识和评价上,大学生对当前社会道德水平的总体评价偏低;在对个人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上,大学生的个人本位明显增强,但又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利益外还存在友谊、关心和真情,总体上也是比较积极的;在对个人与集体、国家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上,大学生出现了表层心理向个人本位偏移的倾向;在对义利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上,大学生出现了由重义轻利向义利并重转变的倾向。杨德广等人也发现,20世纪90年代起,虽然传统道德理念仍然在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中占有最大比重,但是大学生的道德观趋向“相对主义”,其道德选择正日益偏离社会主导价值体系,而转向个人情感和利益。吴念阳等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认为影响其价值观的因素主要是个人自身素质、个人生活阅历和理想、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和父母自身的素质与行为。由此可见,大學生道德价值观的变化是社会环境与个体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4.文化比较。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存在差异。例如,有研究发现,在美德的道德评判上,汉族大学生较为看重律己和利他性,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大学生较为看重文明礼貌、勤奋和节俭。张日昇考察了中日大学生价值观上的差异,发现中日大学生都否定“被动安逸型”,但与日本大学生积极肯定“现实社会志向型”等不同,中国大学更生积极肯定“爱他—自我克制型”等。
三、大学生的道德动机
对大学生道德动机的研究涉及亲社会倾向和利他动机。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主要有(得分由高到低)利他的、紧急的、情绪性的、依从的、匿名的和公开的;大学生的亲社会倾向与亲社会推理存在一定的相关,利他的和匿名的亲社会倾向与内化价值定向和刻板定向的亲社会推理正相关、与享乐主义定向及赞扬定向的亲社会推理负相关,公开的亲社会倾向与赞扬定向的亲社会推理正相关、与需要定向的亲社会推理负相关。对大学生利他动机的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报告了高度的利己性利他动机,近2/3的大学生报告了高度的利他性利他动机;性别、独生子女、家庭地点等因素对大学生利己性利他动机的影响不显著;独生子女、家庭地点对大学生利他性利他动机影响显著,非独生子女的利他性利他动机明显高于独生子女,来自农村、小城镇的大学生的利他性利他动机明显高于来自中小城市、大城市的大学生。
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1.攻击性行为。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外显攻击性整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性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研究发现,在一般特点上,大学生的内隐攻击性表现出自动化的特征。在性别差异上,目前尚无一致结论。在影响因素上,线索提示对受挫情境下大学生攻击可能性判断存在显著影响,命题线索比图片线索更容易激活攻击性认知,进而影响大学生对攻击可能性的判断,而目标信息的作用不显著;阈下攻击启动能够引发个体的内隐攻击性。
2.模拟情境下的公正和关爱行为。模拟情境下大学生公正行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表现出很少的不公正行为、相当部分的对等行为和部分的公正行为;公正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多数大学生在公正行为的认知判断、价值判断、行为倾向和情感体验上表现出一致性反应。
五、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含义、特征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理论探讨。例如,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在一定社会规范与实践中形成的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其内在道德品质、道德规范与外在道德实践形象的统一体;我国大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出重个体轻集体的道德价值取向、重时尚轻传统的道德品质认同、重外显轻内隐的道德信仰选择、重感性轻理性的道德行为表征。但是,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实证研究较少。
六、简评
综上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侧重“知”的研究,相对忽视“情”和“行”的研究。国内对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价值观研究较多,均属于道德认知领域,也就是大学生道德心理的“知”方面。与之相对,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情”和“行”方面知之不深。这其中固然有道德认知较易研究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难以研究的原因,但只有“知”“情”“行”的结合才能勾画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全貌。
2.取得了一些有价值成果,但是研究结论不一致。已有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大学生道德心理的某些一般特点,如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不存在性别差异,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等。当然,有些研究结论之间并不一致,还需要今后的研究加以探讨。
3.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系统性研究较少。道德心理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研究要有系统性。西方(主要是美国)关于大学生道德判断的研究之所以成果丰富,除得益于心理学研究的整体水平较高之外,还依赖于研究者对这一主题的长期的系统研究。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有学者对大学生或青年的价值观进行了系统研究,可是数量仍然不足,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系统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
4.道德人格的实证研究尤其缺乏。道德人格是个体道德心理特征的整体展现,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期的道德发展状况。因此,道德人格正愈发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当前的相关研究主要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很少。这就使得人们很难看清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实然心理状态,理论建构的应然性认识可能存在偏差,随之提出的应然性培养措施的效果也不甚理想。
[参考文献]
[1]岑国桢.青少年主流价值观:心理学的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黄进.论网络文化条件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J].道德与文明,2007(5).
[3]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寇彧,马艳,谭晨.大学生亲社会倾向、亲社会推理以及它们的相关模式[J].心理科学,2004(2).
[5]王云强,郭本禹,吴慧红.情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6).
[6]杨韶刚,吴慧红.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
[7]張会平,李虹.大学生利他动机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
[8]张日昇.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詹万生,刘庆龙.时代的脉搏——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轨迹[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周颖,刘俊升,杨海波.阈下攻击启动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