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媛媛
导语:在中西双重文化相互撞击与交融中长大的Jimmy,哈佛华裔身份让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触?在令人艳羡的外表下,他又经历了哪些困惑与迷茫?作为哈佛校友面试官的他,又能为怀有哈佛梦的学子提供哪些中肯的建议?
两岁随父母到美国,在接受美国公立小学、初中教育后,考入美国顶尖私立男校可利贞学校(Collegiate School),在度过难忘的四年高中生涯后,2004年,十七岁的Jimmy被哈佛商学院录取,成为父母最大的骄傲。然而,作为生长在美国的亚裔新移民,学业成功的背后,也潜藏着不为人知的压力。
亚裔的压力:冲破刻板印象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众媒体就将亚裔美国人描绘成“模范少数族裔”,意指他们已成功实现美国梦并且充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如今,这种观念在美国社会依然存在。长期以来,亚裔的整体学术成绩均高于其他族裔,美国社会由此形成了“亚裔学生都很聪明,数理成绩好,做事循规蹈矩”的刻板印象。
美国人的刻板印象忽略了亚裔人群的多元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亚裔的发展空间。“很多亚裔的孩子数学很好,研究生去美国也学数学、计算机一类的专业,工作时老板会倾向于录用亚裔从事数学、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亚裔孩子都喜欢这类专业。”Jimmy告诉《留学》,他就不大擅长数学,而更喜欢哲学,到哈佛学习的是经济学专业。
Jimmy认为,新一代亚裔不仅要向美国社会展现真实的自我,冲破刻板印象,树立新形象,更要做好自我定位,游刃有余地完成双重文化的交融,而不是为其所困。在这种切身感受之下,他高中时就曾加入一个帮助亚裔孩子更好融入美国社会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宗旨就是帮助亚裔孩子学会冲破美国社会的刻板印象,树立信心。
作为新移民,Jimmy表示,亚裔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仍然会有作为少数族裔的额外压力。虽然从小生长在美国,Jimmy仍然感受到自己需要接受和适应两种文化价值观—一种来自自己的华人家庭,一种来自家庭之外的美国社会。调和两种不同文化价值观,也让亚裔孩子承受一定的压力。
低龄留学语言很难真正过关
随着低龄留学在国内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家长想把孩子早早送出国,以便之后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语言和环境,为日后在国外接受高等教育、就业甚至定居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曾经的美国大学网咨询师,Jimmy经常结合自身经历给学生们作出留学建议。“年纪小的孩子出国留学,一定要确保语言真的过关。” Jimmy说,他从学前班起就接受美国教育,八年后当他想要进入一所顶尖的私立高中时,还不得不利用两个暑期接受了四个月的Prep for Prep训练课程,提升自己的英文、数学以及拉丁文水平,最后才得偿所 愿。
“高中阶段就把孩子送出国学习,对孩子的语言要求实在是太高了!”Jimmy向《留学》感叹,“孩子至少要可以用英文思维思考问题,数学题已经不需要在脑子里先翻译成中文才会做,才能认为其英文水平基本达标。”家长们在做此决定之前一定要考察清楚,看看孩子是否真的可以灵活运用这门语言。否则,孩子一边要承受语言障碍带来的压力,一边又要应付繁重的课程,这对孩子来说,着实不易。
“哈佛不歧视亚裔学生”
哈佛大学最近因被指控在招生时歧视亚裔学生,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提出诉讼的“公平代表运动”组织称,这所常春藤大学对每年录取的亚裔学生人数有特别的限制,导致白人和亚裔学生在录取方面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这让一些成绩优异的亚裔学生失去被录取的机会。
同样身为亚裔,作为哈佛校友面试官的Jimmy告诉《留学》:哈佛对待学生很公平。哈佛在录取学生时,绝对不会排斥任何优秀的学生,但为了保证整体学生构成的多元化,校方会挑选有个性、有特质的学生。这样,哈佛学生才能从彼此身上学到不一样的东西。哈佛相信,两个孩子一起交流学习要比两个孩子单独在图书馆读书能收获更多。因而,保证招收的每一个学生独具个性、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想法很重要。Jimmy说,目前哈佛的亚裔学生比例约为20%,以全球的人口比例来看,这个比例不算低。
哈佛的魅力在于高智商室友
当被问及在哈佛学习期间最大的收获时,Jimmy犹豫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留学》的问题,而是讲述了一个他大学宿舍的生活片段,那是他在哈佛期间最难忘怀的记忆。
Jimmy有三个室友,“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聪明,甚至让我崇拜”。哈佛的课业非常繁重,通常晚上10点到早上6点,是他们在寝室里写paper的时间。Jimmy说,每天的这八个小时是他在哈佛收获最多的时间,比自己独自在图书馆里看书,或上课所获得的知识要多得多。因为与室友相互交流、讨论写paper的思路和遇到的困难时,那种倾尽所有相互激发、思想碰撞所带来的激情和快乐,让他在精神层面和知识层面都收获颇多。“在哈佛,大多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好学习。”Jimmy认为这就是哈佛最大的魅力,即便后来他到哥伦比亚大学读MBA,在华尔街或麦肯锡工作,也再没有遇到过这样高密度的高智商、好学习的同学或同事。
在哥大读MBA时,Jimmy的状态和心态已与在哈佛完全不同。“读MBA,大多学生会更务实,而不是仍然只追求在学术上的造诣。找工作排第一,建立关系网排第二,搞学术则排在最后。”Jimmy很怀念在哈佛读本科的时光,在那段时间里,他遇到了思想上能碰撞出火花的室友,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让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爱学习的人。
哈佛毕业生也迷茫
2008年从哈佛毕业后,Jimmy在华尔街的一家投资银行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然而四年后他却辞职转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MBA学位。Jimmy将这一段时光定义为“迷茫期”。
虽是顶尖名校毕业,“除了像学医的学生从一开始就有很明确的职业目标外,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在毕业时规划好人生,很多人内心都是迷茫的。”直到毕业,Jimmy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一样人云亦云地开始找工作。哈佛毕业生的光环的确是找工作的金字招牌,他顺利获得一份高薪职业。
在华尔街工作的四年,正赶上美国经济大萧条,投行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Jimmy每周要工作80-100个小时。这段时光,忙碌却不充实。在重新审视自己,并对职业道路重新规划后,Jimmy决定重返校园,为日后进入麦肯锡做准备。回顾当年,他认为在大学毕业的年纪,大家很难对未来有清晰的判断,任何人都可能会遭遇迷茫期,哈佛学生也不例外,重要的是及时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想做的,朝着“心”的方向努力。
“有机会我也要做村官”
2008年至2012年间,虽然Jimmy在华尔街工作很忙,但依然投身于很多公益活动当中。问及原因,Jimmy说不出特别的理由,他只知道他必须这么做。
当年Jimmy为了申请到理想中的私立高中,经过努力获得Prep for Prep项目录取。这是一个非赢利组织,由哈佛校友盖瑞·赛门(Gary Simons)先生于1978年建立。其目的是让普通人家的孩子像曼哈顿富人的孩子一样得到最好的教育。Prep for Prep项目旨在培养孩子们拥有正直的品性(integrity)、勇气(courage)和社会服务意识(commitment),成为社会的精英(excellence)。项目运作主要依赖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Jimmy认为这个项目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感恩于曾在这个项目中帮助他的主办方和老师,并将这份感恩转化为回馈社会的愿望。投身公益、服务社会的种子就此埋在了他的心底。
在美国,很多大学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让Jimmy印象深刻的一个项目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中非常受欢迎的Teach for American。该项目一般雇佣哥大毕业生,让他们在二年至三年的时间里去美国小学教英语。这个项目的薪酬不高,结束后学生们也不会获得推荐其他工作的机会,但此项目在美国的影响力十分巨大,许多哥大毕业生参与其中,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当听到有位耶鲁毕业生回中国当村官的新闻时,Jimmy顿时两眼放光,“这是很好的机会,真的能帮助很多人。在二十一二岁时有这样的机会,能帮这么多人真的太不可思议了!”Jimmy觉得每个人都需要对这个社会做出公益性的回报。“我很尊敬这位耶鲁毕业生。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也会这么做。”他相信,很多哈佛毕业生都跟他有同样的想法。
哈佛校友面试官:请展现让我推荐的理由
Jimmy能够顺利进入哈佛,除了从小优异的成绩,他的个性、领导能力、创造力、社会服务意识和体育才也能都是他的加分项。哈佛大学的本科录取过程堪称一门艺术:既有规矩可依,但又不会死抱着规矩不放。
作为哈佛的校友面试官,Jimmy曾面试过30-40个学生,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一个17岁的中国孩子。这个孩子很喜欢数学和哲学,认为这两门课有互通之处,因此,他曾花了很长时间思考并研究这两门课的共性。此外,这个孩子喜欢世界历史,除了学习这门课程基础知识外,还会主动思考为什么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如此不同。面试的过程让Jimmy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他甚至从这场沟通中学到很多,他相信哈佛有这样的学生,一定会让其他学生受益。最后,这名学生得到了Jimmy的亲力推荐,最终获得哈佛的录取通知。
“你想让面试官如何在面试报告中推荐你,你就怎样在面试中展现自己。”Jimmy提示获得面试机会的学生。在一个小时的面试时间里,面试官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次让学生更好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要围绕提问展开阐述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不要仅就问题的字面意义回答,要让面试官看到自己的独特性,给面试官一个推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