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同在1月26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说,荣禄死于1903年4月,死前是慈禧倚重的心腹大臣。荣禄死后,据说太后比死了丈夫还悲痛,荣禄享受到的哀荣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民间对荣禄之死则是一片欢呼。报章评论无不拍手称快,《中外日报》甚至说:“恨其死之迟耳!”荣禄死的年代,官民矛盾严重对立。1901年的《集成报》的一篇社论就说:“中国之民皆好民,中国之官皆不好官。”人民如此“仇官”,应该说这是“有缘有故”的。当时的官场太黑暗了,买官卖官蔚然成风,有报章就疾呼:“中国吏治之坏,至今已达极点矣!”著名的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就是这个时候问世的。那可不是虚写,不少人物都有真实姓名。小说中的官吏龌龊不堪,正是当时官场的写照。而荣禄这个“首席大臣”在这个时候死去,人民喊“大快人心事”也就不奇怪了。而荣禄呢?确实是只“大老虎”。晚清社会的一大特色是候补官员太多,据说每年存量达两三万之多。这些人若老实排队等待“组织”安排,恐怕只能永远候着“听鼓”了,心里急呀!于是,荣禄这个卖宫大老板就应“运”而生了。经学者考证。仅从1901年到死的三年时间里,荣禄批的请托存札就近四百件。条子一批马上就有人送来银子,同时还能培植财源和私党。《官场现形记》里有个华中堂,在京城开了个古董店,专门经营买卖官缺的生意,据胡适先生考证,这华中堂正是荣中堂。一个离开权力多年的老人在近古稀之年去世,以中国人民向来的善良和宽容,还会骂他死得太晚吗?不得民心者、贪赃枉法者早早自动离开权力,或许是自我救赎的好办法。荣禄既不下台又狠狠的贪,媒体骂他该死只能是其咎由自取了。最后再说一句.荣禄死时的那个社会并非一无是处,报纸敢在这位“大清国杰出领导人”病逝之时公开骂他“恨其死之迟耳”,而报馆竟安然无恙。仅这一条就相当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