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博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者,如何实施和把握综合实践课程,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广大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近十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看法。
一、分好活动小组,是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因此小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细胞。要选好小组长,让小组长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小组成员分配要合理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选择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各小组组长,小组成员以异质分组的形式平均随机分配。只有这样,各个小组之间才有可比性,才便于观察比较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表现,便于教师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当注意的几个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环节包括:课前讲评环节;课中示范讲解、指导、评价环节;总结评价环节三部分。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每个环节的特点,有的放矢,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课前讲评环节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上课前学生对即将接触的内容都不太了解,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因此,课前讲评应当开门见山,突出讲明活动目标、活动步骤、具体要求、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同时应当注意课前讲评不可过于冗长,要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2. 要做好课中讲解示范、指导、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讲解示范、指导、评价三方面的工作。讲解示范要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讲解示范要求语言要清晰,动作准确。讲解示范时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收到很好的示范效果,也可以采取错例示范,即由一名学生示范,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们找出其错误之处或需要注意的地方。课中指导要有耐心,要善于倾听。指导时要仔细观察每一名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一定要因人而异: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指导以语言指导为主,提出要求和期望;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少说多做,甚至手把手的教。课中评价要多鼓励,少批评。评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个体的评价,就是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优点或者好的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另一种情况是对整体的评价。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第一节课的表现,在上第二节课时适时作出阶段性评价,明确指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让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从而收获较好的教学和实践效果。
3. 最后做好总结评价。课程即将结束时进行总结评价,它包括两部分:学生自我评价和指导教师点评。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在实践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自己在思想上受到哪些教育等。教师点评主要针对学生所谈的体会去伪存真,除弊兴利。同时,倡导和渗透终身实践的观念,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锻炼成长。
三、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要突出如下特点
1. 要充分挖掘和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不再空洞、乏味,而是变得生动、具体,有血有肉。例如,在实践课程中有一部分属于团队拓展类,如智力电网、信任背摔、胜利逃生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游戏,也是充满教育意义的,要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体验什么是团队精神,认识团结、合作、互助的重要性等等。
2. 突出实践性。实践课程一定要有别于以“看”、“听”、“写”为主的学科常规课堂教学,要突出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中独立或合作完成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加动手操作的频度、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探究活动的密度以及适当增加学生体力劳动的强度。通过强化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个体感受、感知、感悟,实施体验教育、情景教育。
3. 渗透趣味性。综合实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因此,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一定要符合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努力做到活动趣味化,趣味活動化。
4. 确保安全性。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材和用电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总之,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教师应当遵守教育规律,灵活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自身的特点,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探索高效活泼的课堂教学之路,从而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中独特的功能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