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霞
一、教而之困
参加工作的5年,是青年教师从青涩磨砺出成熟的时期。回想自己,经历了一轮教学以后,除了对教材更加熟悉、课堂上添加了点笑话、幽默之类的“作料”外,我的教学更多的是昨天的重复。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故事:
一个职员在公司干了5年,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愤愤不平的职员决定要求老板给他加薪及晋升。他对老板说:“毕竟,我已经有了5年的经验。”“亲爱的员工,”老板叹气说,“你没有5年的经验,你是一个经验用了5年。”
看完这个故事,感觉自己就像故事中员工的处境,工作了5年并不等于有5年的教学经验,课堂教学中,我更多的是重复自己,而重复旧的行为只能收获旧的结果。我想自己是遇到了“瓶頸期”,对教材的把握已经熟练,我需要在教学方式上做些转变,寻找突破瓶颈的方法,成长自己,发展学生。
二、困顿中求索
面对上述教学中的困顿,我不断地追问与求索,寻求一个有效的方法,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这期间,经过对形成性评价的认真学习,我受益颇深,感受颇多。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对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与评价,以此指导与提高教育活动的效果。这种评价有助于教师在多种学习环境中监控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表现有一个整体认识,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换个角度说,在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1.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形成性评价的意义是把学生作为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关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所以在进行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老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然后,老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学情和目标,提前设计好教学过程,尽全力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鼓励学生积极体验参与。例如,教学目标的设置,我们以《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为例,如果按照传统的观念,教学目标是这样写的:“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运用形成性评价,教学目标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叙写:“收集我国各地远古人类可贵的考古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感受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的骄傲。”
2. 强教师对课堂评价的能力。一般意义的评价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对于形成性评价是强调学习过程,重视对评价的反馈机能,其目的在于建立适合学情的教学。这不但要求老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多种多样评价形式,而且还要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评价。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自己先解决学习难点,且这一节课的难点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传统教学方式下,我们一般会通过课上多媒体方式,运用图片、视频、文字等来解决教学难点。但是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于是,笔者在开启这节课的时候,运用了形成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自己解决难点。在课前作业中,我让学生查找新文化运动的相关材料,让他们为新文化运动设计一幅海报,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学生在查找搜集资料、制作海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对新文化运动有所学习了解,上课的时就会更加专注于听讲,更会积极配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路因此更加清晰开阔,教学效果也更有效。
3. 促进教师提高掌控课堂教学进度程能力。一般情况的教学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满堂灌”的形式控制教学进度,按照教学大纲能轻松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而形成性评价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很难控制,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习和运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我深切体会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转变,业务能力也有所提升,感觉自己找到了突破“瓶颈”的方法,在朝着专业化方向成长。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我们为师者,要实践与理论并进,多反思和学习,因为今天教师的学习状态,就是明天学生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