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杨德
【摘要】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其中体育课的安全健康问题是一线体育教师放在重中之重所考虑的事情,所以《新课程》的实施,既是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给体育老师带来了挑战。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新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不断的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及理论知识体系,来满足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安全健康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1-001-01
一、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安全健康实效性的背景
初中体育教学课堂具有自己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中,不仅需要增强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更需要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注意观察学生的动向。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很多的运动损伤事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损伤类的事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目前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
体育教师理论水平的更新不足是导致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体育教师没有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体育专业知识理论,没有改变自己陈旧的呆板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导致课堂组织不力,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实施课堂安全健康实效性的研究
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健康问题,正确的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减少事故的发生。下面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安全健康事故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根据调查发现,教师的对学生的健康常识教授和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体育安全健康理论水平掌握有限,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安全健康的进行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健康第一”的思想。
(二)课前准备工作要细致周到
1. 课前准备的充分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认真完成好教案设计和课堂实施效果预计,课堂的密度和强度,学生的情绪变化和生理情况等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你才能放心大胆的实施课堂教学,实施好课堂教学效果。
2. 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得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3. 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4. 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
5. 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6. 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这种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孩子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同时也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再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往往就容易错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