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养探析

2014-04-29 14:46方宁李霞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校园文化院校

方宁 李霞

[摘要]高校人文精神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但目前的现实情况却是高校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尤其是高职院校,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就业服务站。文章通过讨论人文实践精神的发展,人文精神与校园文化、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学生自强精神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对高校人文精神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精神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方宁(1972- ),男,湖南衡阳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李霞(1982- ),女,湖南常德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教育。(广东佛山528137)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57-01

高职学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是高等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因此,高职院校也必须要具备大学的人文精神。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很多人甚至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其是不完全的大学,校园缺乏人文精神。如何在高职院校里培养人文精神,即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一、在实践中发展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实践精神上。确切地说,理论联系实践原则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任何知识时都必须遵循的一条最基本原则。理论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是由实践一步一步不断总结完善而得出来的,并且理论最终还要用于未来的实践学习当中,不断为新的实践学习服务。实践不仅是理论形成的保障,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实践与理论学习紧密联系,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这是一条必须坚持的道路。

目前,在不同的高等学校,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就普通高等院校來说,往往更重视理论的分析、学习、研究和探索,实践相对被放在了次要地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基础非常扎实,思维能力也非常强,但动手能力不足。而高职学生将来要从事具体的技术工作,因此,高职院校更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不仅在课时上会安排实践课程内容,还有明确的指导学生课外实习的时间和内容要求,让学生把课堂知识通过诸多实践环节转化为自身所用,学以致用;高职院校还通过采取校企结合的办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具备高度实践意识的同时,也拥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进入用人单位后能迅速找到工作状态,成为单位、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以实践精神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二、人文精神扎根于民族文化

一所知名学府独树一帜的精神品格往往深藏于其国家、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中,这文化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如清华大学,在创始初期,处处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创立之后,清华大学也一直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研究。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周易》,“自强不息”要求学生奋发图强,争创一流;“厚德载物”要求学子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植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清华精神,成为清华永久的精神力量与道德力量,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清华人。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发展史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紧密结合。早在清末的“壬寅—癸卯学制”中,就出现了“高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师范学堂”,这两种高等学堂就是中国近现代意义上最早的高职院校。建国后,随着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职业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从1985年至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教育部等屡次颁布文件,要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的高职教育,其人文精神必然随着国家、民族的进步日渐深厚,取民族文化之精要铸就高职院校之精神。

三、培养学生独立自强的精神

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强精神。独立自强精神首先表现在要独立思考,其次是要养成独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但是,集体协作并不是缺乏独立的个性和见解,二者并不相互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只懂得人云亦云的人,在集体协作的过程中是不会发挥作用的。只有不同的学生都把自身的人文观点拿出来互相交流、探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才能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另外,独立自强的人文精神也不是固执己见,而是要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深入思考,从而得出科学正确的观点和理解。

高职院校独立自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即培养学生面对各种困难时,敢于迎难而上,拥有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当代社会,很多高职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过度爱护造成他们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差,面对困难容易退缩,甚至做出非常极端的举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强奋斗精神和品质。

四、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校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一个人有了灵魂,才能生动、活泼、吸引他人。

根据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的论述,在高职类院校,学校可以组织多种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特别是组织实践性比较强的各类活动,形成极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锻炼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改变社会对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匮乏的认识,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五、职业精神与高校精神相辅相成

与本科类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存在着文化素质相对较差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高职院校彰显出独特的精神内涵,以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着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其教学定位就是培养出一批具有职业精神、拥有扎实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高职院校可以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融汇到高校精神的培养中去,让高校精神体现出职业精神,提高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更宽泛的群体意识,职业精神则要更具体、更个性,两相结合能体现出一种共性与个性的融汇,兼具职业精神的高校精神将在从业者的工作过程中得以体现。

六、结语

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建设是一项艰巨任务,它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建设不能走过场、走形式,必须要认真落实。南开大学原校长毋国光曾经指出,对于一个大学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氛围,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就不能对学生有良好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开放的胸怀和眼光,增强学校人文精神的深度和特色,在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氛围中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延礼,马瑞芳,邹宗良.论中国文学精神[A].//马瑞芳,邹宗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48).

[2]黄斌.浅论大学精神在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精神大讨论为例[J].高教探索,2011(5).

[3]黄继辉,雷少刚,文铠,等.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9).

[4](美)J.迈克尔·毕晓普.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人生[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马君,刘霞.走出“半个人教育”打造“复合型”人才——关于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理性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6]田芳,刘海英.浅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功能的发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

[7]唐义发.高职院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与经营管理[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8]王芳,印步华,兰蓉,等.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兼谈当前学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5(9).

[9]吴秋懿,郭宇,郝俊.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

[10]钟秉林.在第二届“北大论坛”主持坛上的致辞[A].//“北大论坛”论文集编委会.走向未来的人类文明:多学科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校园文化院校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