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明 陈文军
“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诊断人类疾病的四大传统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的精华之一。而“望、闻、问、切”同样适用于鱼类等水生动物疾病的诊断,现介绍如下。
一、望
“望”即“看”的意思,就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望”有以下“三望”。
一望鱼:就是观察病鱼体表基本症状以及鱼类在水中表现等。望鱼的重点主要看体型是否正常;机体是否有破损、囊肿、粉疱、充血出血;是否有寄生虫等外物附着;体表粘液是多是少;鳞片、鳍条是否完整;眼球是否有突出,充血出血、白内障现象;肛门是否红肿突出等。鱼类在水中表现主要看鱼类摄食是否正常;在水中是否离群独游,慢游、打转游,头下尾上游、成群狂游,是否上蹿下跳、烦躁不安等。
二望水质;就是观察养殖水体水色及透明度。一般情况下,对养殖生产有利的水色主要有茶色,茶褐色、黄绿色、油绿色,浓绿色等。在这些水色的水中,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绿藻种群为主,能够被鱼类消化利用.反之,对养殖生产不利的水色主要有黄色、蓝色,灰色、红色、酱色、白色等。在这些水色的水中,以蓝绿藻、微囊藻、鞭毛藻、原生动物,纤毛虫、轮虫、桡足类等种群为主,不能被鱼类消化利用。透明度就是指光透入水中的深浅程度,是养殖水体重要的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以控制在30—40厘米为好。
三望池塘环境;就是察看池塘水中是否有残渣剩饵,四周是否有杂草、污物、敌害生物,进排水是否通畅,水源是否存在污染等。
二、闻
“闻”诊相对简单,就是嗅闻池水及患病鱼体气味。正常情况下,养殖水体应该是无味或略带鱼腥味,但在工农业污染、水质恶化或鱼病大规模发生期间,腥味较浓或发出腥臭、恶臭等其他异味。对于患病的鱼体,细菌性、病毒性鱼病腥臭味较重,寄生虫性鱼病异味较轻。
三、问
“问”就是了解、询问的意思。问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造成病害发生的原因所在,以便为下一步治疗和今后预防提供参考。问的主要内容包括池塘清整情况促否清塘、淤泥深浅、底质状况等1,苗种投放情况(投放规格,搭配比例、苗种来源是否正规、下塘前是否消毒等),饲料投喂情况(饲料品种、投喂时间、投喂次数与数量、吃食情况等),水质管理情况(是否按时加水换水、是否按时开机增氧、是否使用过水质改良剂等),施肥情况,拉网情况,病害预防情况(是否坚持药物防病或采用其他防病措施),现病害发生情况(发病时间、危害程度,已采取的相应措施、往年有无类似病史及危害治疗情况)等。在养殖生产中,大多数渔户在病害发生后往往是通过电话咨询的方式来进行鱼病治疗的。在这种情况下,问诊尤为重要。由于不能深入现场,故在电话咨询中除了要询问以上内容外,还要重点询问“望”和“闻”这两个环节所列的主要内容,以便全面、准确判定鱼病的种类及病因。
四、切
中医“切”是指把脉,通过与病人身体的接触来了解病情。在鱼病诊断中,“切”是指在肉眼不能直接判断的情况下,借助辅助器械,仪器设备等手段对病鱼内脏器官和养殖水体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测量。“切”有“二切”,即:一切鱼、二切水。
一切鱼:指对鱼体进行解剖,通过观察鱼体内部器官所显症状来判定鱼病及病因。解剖的顺序一般是先将鳃盖剪开,看鲤丝是否完整,是否糜烂、变色,是否充血出血;再将腹部剪开,观察肠道是否正常,肠内食物状况,是否有寄生虫,是否红肿、糜烂、充血发炎;肝、胆、性腺等脏器是否正常,是否肿大变形、变色;腹腔是否有积液,积液状况等。对于某些肉眼不易观察的疾病,还要借助显微镜对病变部位进行切片检查;必要的情况下,还要通过免疫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或进行病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等方法,来确诊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二切水:指借助水质快速测定仪等仪器设备对养殖水体的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与《渔业水质标准》的对照分析来判定水质的好坏,从而找出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对养殖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的水体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水体水质好坏的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养殖水体溶解氧不能低于3毫克/升。
2.pH值就是指酸碱度。一般情况下,养殖水体正常水质的pH值为7.0-8.5。pH值过高,会直接影响到鱼类血液的pH值,使其发生碱中毒,并会腐蚀鳃组织及皮肤,引起大批死亡。
3.氨氮一般情况下,养殖水体氨氮含量不能高于0.2毫克研。
4.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氮向硝酸盐转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对养殖动物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体诱发暴发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5.硫化氢一般情况下,养殖水体硫化氢含量不得高于0.2毫克/升。
6.其他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药物残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