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飞
西班牙电影大师阿莫多瓦有一部电影《捆着我,绑着我》,讲述的是一名有犯罪前科的精神病患者,爱上了美丽性感的电影明星,他发誓一定要得到她的真情,但试过千方百计,都没能引起她的注意,于是他绑架了她,“我绑架你,是为了让你有机会了解我,因为我敢肯定你会爱上我,正如我已爱上了你。”这样的爱情告白最终打动了明星,以禁锢对方的求爱方式莫名其妙地成就了一段惊世骇俗的恋情。有一部香港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潦倒的古惑仔劫持了一名家底殷实的女大学生,在挟持人质逃亡的过程中,由于缺衣少食,古惑仔多次把衣食让给了人质,有一次渡河翻船,古惑仔甚至奋不顾身地救起人质,而自己却差点淹死……真是“患难见真情”,女大学生最后奋不顾身地爱上了劫匪。劫匪被抓获后,女大学生竟对警察说他们只是一次“对抗家庭偏见的私奔”。
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这样离奇怪诞的情节。1973年8月23日,两名劫匪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4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缴械而结束。然而,后面发生的事却让人大感意外,这4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居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反而因歹徒没有伤害他们表示感激,并对警察表现出敌对态度。更有甚者,人质中的一名女职员竟然爱上了一名劫匪,并在他服刑期间与他订了婚。
一位人质对记者说,在被劫持的6天里,这两名搶匪有时表现出仁慈的一面,给他们面包和水,甚至为他们松绑、包扎伤口。在出人意料的心理转变下,这4名人质最终抗拒政府营救他们的努力,他们一再声称,在为期6天的监禁中,相对于劫匪来说,他们更害怕警察激怒劫匪,而导致劫匪被迫撕票。他们甚至错误地认为,他们的获救是源于劫匪的仁慈,而非警察的营救。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他们想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劫案的一宗特例,还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
后来的研究显示,这种奇特心理居然有着令人惊讶的普遍性。研究者发现这种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人群中,从集中营囚犯、战俘、受虐妇女到暴政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银行职员的情感体验。专家深入研究后揭示,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不讲理的、随时会取人性命的杀手时,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都会觉得这是凶徒对他的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凶徒,人质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依赖,甚至崇拜,最后人质会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社会学家把这种屈服于暴虐的人性弱点,称为“斯德哥尔摩效应”,它证明人是可以被驯养、被奴役的,我们都有可能像那个银行女职员一样成为暴力或暴权的温驯“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