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等造型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及造型语言,尤其是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强调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传统中国画和书法是书画同源,因而中国画强调“写”,以书法的“写”来强调中国画的用笔。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中国绘画的线条运用规律,也就是中国特有的线描艺术。因此,线描成为中国长期以来绘画的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技法,这一传统的技法语言既是以书法用笔的勾勒方法,勾描出来的墨线即是中国绘画的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法。
关键词:山水 线描 写生 艺术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油画等造型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及造型语言,尤其是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强调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传统中国画和书法是书画同源,因而中国画强调“写”,以书法的“写”来强调中国画的用笔。继而所言的“写意”,不是像西画的“涂”、“抹”或“染”,中国画的用笔如同书法的书写过程一样,每一笔一划都不雷同,不可复制,中国书画强调的是线条的特殊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由此,古代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在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中国绘画的线条运用规律,也就是中国特有的线描艺术。因此,线描成为中国长期以来绘画的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技法,这一传统的技法语言即是以书法用笔的勾勒方法,勾描出来的墨线即是中国绘画的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法。
“十八描”既是中国绘画艺术在历史发展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描绘人物形象的造型技法语言,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人物画造型的基础技法。根据传统“十八描”技法的表现及运用,大体可以归纳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线条绵长且瘦硬,粗细变化不大的这类,如铁线描、行云流水描、高古游丝描等。这一类的代表作品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五代时期贯休的《十五应真图》,明朝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唐伯虎的《孟蜀宫妓图》等。第二类是行笔有粗细方圆变化、有提按顿挫、起笔落笔交代清楚,如柳叶描、兰叶描、钉头鼠尾描、枣核描等,这类代表作品有传为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李唐的《采薇图》、永乐宫壁画等。第三类是明快简洁、厚重粗犷,这类描法是随着意笔画的发展而产生变化的。如减笔描、枯柴描、竹叶描、折芦描等。此类的代表作品有南宋梁楷的《六祖斫竹图》、石恪的《二祖调心图》等。 古人总结的“十八描”根据所描绘的对象及情感等可以灵活应用,也可单用某法,也宜两种或多种掺合融会使用。古人创造并归纳了“十八描”的线描技法,是针对表现农耕文明社会中国人的传统服饰,以宽袍大袖为主体的艺术对象,以长线为主,短线为辅,易于发挥毛笔在表现线条上的直接性与优势,并借“以书入画”的方式,充分显示笔墨语言在人物衣纹上的独立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以及审美观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以古代的十八描来表现现代绘画题材,已经不能满足画面需要。所以当代人物画在古代描法的基础上,演化出更丰富的表现技法,并运用到山水画、花鸟画等。
线是中国画的生命力,线条用笔,又随着作者感情的扬抑而产生变化。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上,中国画线条作为艺术形式美以及中国画线条对艺术的创作所起到的重大作用,都十分明显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绘画特色和审美意识的特征。因此,在人物画“十八描”的传统表现手法上,发展了山水画、花鸟画的线描艺术。
在中国山水画写生中,线描有着十分精到的表现语言,是主要的表现手法之一。画家们根据对象的结构和形体使用线条来造型,它完全不受光影的制约,却能够表现出物象的形态、质感、空间和神韵。古人云,线条要圆、留、重、变,画的线要凸显书法味,线条要写出来,而不是描出来,这样的线条画出来的作品国画味才足。
线条是中国画写生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同时也是画家抒情、寓意的媒介。它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型语言,具有刻画外形特征、揭示内在结构理趣的功能。另一方面,线条作为一种感情表述的视觉形式,线条的形态、走向及其结构形式则往往带有画家某种心绪流变的行迹。因此,有笔有墨线条的表现形式及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已成了中国画显示其东方美学精神的直接载体。中国画线条是由中国书法的笔法演绎而成,带有强烈的书写意味,其行笔作风强调深刻内悟下的“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和“一气呵成”,以其果敢肯定的行笔和引带成趣的笔势,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积极主动的创造性表现和自然生动的抒情表意,而不是行止无定、且画且疑的被动模拟。随着中国画技法的不断发展,其线条的笔法、墨法较之书法更为丰富多变,而难以定格。若将其丰富的笔法导之以情、法,以理绘景,则更能使作品富有动人的神采。
在中国画的毛笔线描写生中以线条的形式从结构出发,将物象的形体转折、变化运动和质感以及特征用概括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来,这些近似于中国画的“白描”,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穿插、对比等关系来塑造形体,具有结构严谨、形态自然生动的特点。中国画的线描写生,线条浑厚、雄健、古拙,可以彰显出的书法功力,运用在山水线描写生当中,使线条与对象都相得益彰。
中国画线描的写生形式有多种,除了毛笔之外,还有钢笔线描速写等,虽然是钢笔速写,运用中国画的线描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并非是草草几笔,而是精心地将其如一幅完整的作品去经营,并充分表现出独特的中国画线描审美特征。不管使用何种工具,都要运用中国画的语言来表达,都要画出国画味来。要注意用笔,注意起承转合,注意抑扬顿挫,注意中锋侧锋变化,注意疏密组合,掌握好,任何笔都可以画出毛笔的效果来。
山水线描更为重要的是体现用笔。南齐谢“六法”中的“骨法用笔”即是讲究用笔的力度,作为表现手段之首要关键。用笔,在山水线描里其实就是“勾线的技巧”,也就是画者通过运用笔在纸上运行以产生的形态不同之痕迹以表现所描绘对象的技巧,这种痕迹我们在此称之为“笔形”。山水线描有各种不同工具和材质,但不管在什么材质的纸上都要有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这就是线条的书写性,不同的运笔速度、停顿、提按会对线条的韵味产生不同的效果。太滑、太光、太流畅都不是好线条,线条圆厚要有节奏感。用钢笔画山水线描时,持笔的姿势如同握毛笔,曲与直、快与慢、停顿与提按表现出国画味道的视觉美感。
这些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再加上画家在作画时用笔的速度与力度等种种因素的不同,它所产生的效果均是不同的。如在钢笔线描中,利用快慢和运用顺逆、正侧、拖扫、旋转等笔法会影响到形体的起伏变化,同时可产生不同的力度和节奏感。毛笔山水线描的作品,线条沉着稳重、苍劲有力,有如“锥画沙、屋漏痕”般的效果,是在运笔过程讲究笔形。当笔蘸上墨用于宣纸上时,初始由于笔中含墨较为饱满,行笔速度必然要稍快,力度也稍轻,以免墨在纸上过度渗化以破坏笔形,而随着行笔过程中笔中墨含量逐渐减少,行笔速度亦随之减慢,力度则随之加重,以使笔与纸充分接触以体现笔形,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产生了一种轻重缓急之间的节奏感。在用笔较慢时,手上力度贯穿于毫端而充分注入纸上,其产生的线条自然会显得沉着稳重、苍劲有力,也就有了有如同“锥画沙、屋漏痕”般的效果。而行笔速度较快时,笔锋迅速的划过纸面,线条则会更显飘逸灵动,从而透露出明净空灵、清丽疏爽的画面效果。
面对纷繁复杂的大自然景象,线描因繁简增删地随意性和灵活性,运用线描的表现力去描绘物象的造型,是锻炼画面构图布局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描绘景物的时候,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在传统中国绘画中,被称为“章法”或“布局”。因此,如何取景便是线描山水写生的首个问题。作画前,多观察周围的自己感兴趣的典型化的物象,进行构图选择。把典型化的物象强调,突出,舍弃那些一般的、繁琐的东西。要做到有主有次,相互呼应,虚实对比,藏露隐现等一切服从主题的表现,又要取得整体形式感的完美统一和谐。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造型是绘画的灵魂。造型强调的“造”字,从生活中提炼、组织,从而创造出一些有意味的构图形式,而我们在大自然中组织写生画面时候,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结构严密,甚至一丝不苟,任何一点的形体结构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绝不含糊。在对景写生中,运用掌握的造型能力和写生能力,对景即兴发挥,将个人的情感、修养融入笔线与物象中,使之形 象更生动、准确,线条更加洗练,节奏韵律及线条都能较好地融为一体。
中国画强调线条的丰富变化,在以线为主的山水线描中,舍弃了明暗和快面的表现方式方法。而是采用疏密线条的表现形式。越是复杂的形体,线条的数量就越多,更离不开疏密对比关系的变化,利用积现成面的数量原理,可以很好的表现大自然的美感与表现力,故而中国画中的线条运用比之在西画中的发展更深远。传统中国画中的线条能够更本质的、更深刻的表现人们的情绪和性格特征,从而使线条带有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
我们单从用笔方面来看,用笔的韵味十足,是体现出中国画的线条美感,中国画线条的典雅、厚重、飘逸、古拙等,这些韵味特征要求画家在用线的时候注重骨力、气魄、神韵的表现。以线造型的作品能给观者以活泼轻松的情感,使观者欣赏到刚健、挺拔,充分体现豪放、雄浑、阳刚之线条美感,浑厚、苍劲、沉着稳重的线条让观者领略到丰富的内涵,古朴天真,无人工痕迹的线条,不加修饰的自然流露,拙厚古朴,古拙斑斓的金石美感,流畅遒劲,流动自由,行云流水般的线条给人以欢快酣畅的痛快感。因此线条具有广泛的主体情感的程式化是中国画显著的艺术特征,深厚的线条造型、笔墨功夫是中国画画家终身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我们在外出的大自然写生中,山水写生作为中国画艺术中的一种形式,在面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中,它可以用线概括有限的物象,把人与自然,诗境与画境合而为一的有情有性的精神境界表现出来。意境是绘画艺术追求的最终目的,是绘画的灵魂。在山水写生中,我们应该大胆试验、探索中国画味道的个性化的表现语言,不同的立意可以采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方法,也可以通过构图的巧妙经营,以虚求实,以真求神,以有求无的营造象外之境。同时,也需要我们对生活中自然现象除了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外,还应具备深刻的领悟性,要善于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技法语言,及自然中的意境与情趣。总之,只有运用国画味道的“线”来进行山水写生,才能创造出有中国画味道的山水线描写生作品,才能使速写的艺术内容更加丰富,更符合时代要求,也最具东方艺术特色,于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造型表现手法。
作者简介:
陶义美,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