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航
品茶与吟诗,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两件事,并没有直接联系,品茶是图消遣,吟诗是做学问。在中国古代,品茶必吟诗,吟诗必有茶,二者常相随相伴,不仅文人贤士有此儒雅生活,就连普通百姓也愿享其中。
今天我们品茶,只是当成追风流行的时尚,吟诗的人却少之又少,但古人就不同了,如遇到节日、寿诞等喜庆聚会,邀上好友,或师徒或同乡,或商人或农夫,大家会边品茶,边情不自禁的吟诗,从中感受美好生活。
在古人眼中,缺了茶,生活就少了乐趣;少了诗,生活似乎少了滋味,连茶趣也会消淡了许多。有了茶与诗,才觉得从里到外舒畅通泰,才能活得有情有味,才有了精气神,日子像日子,生活像生活。
我们今天在享受富足物质生活过程中,并非要品茶与吟诗。比如,带上好友去KTV唱歌,开上车兜风等等。享受生活的方式各种各样,体验人生的乐趣各有不同,可人们似乎不是在享受生活乐趣,而是在释放心中压力,减轻精神重荷。
难道古人活得比我们轻松吗?实不尽然。生产生活等条件昔非今比,时常通过品茶吟诗,不仅享受到物质方面的生活,而且精神层面也得到极大满足。相反,在今天越是物质生活应有尽享,而我们精神世界总是缺饥挨渴,究竟缺少了什么?是一种文化传承在精神追求上的日益缺失。
我們没必要去刻意追求古人的生活方式,但应追求其精神境界。像人们品茶时,不全是追求结果,更多的是体验过程。从泡茶开始,对水质、水温、茶具、时令、天气等都很讲究,一壶茶泡好后,头道茶用来清洗茶具,第二道才倒出一盏,漫漫地品味。
因每个人阅历不同,伴着品茶时的心情不同,周围环境不同,品出的茶味自然就不同,茶泡三遍后,无色无味,无香无韵,自然就不再用了。一茶一世界,真情天地间,人们讲的是茶道,品的是人生,最终形成了茶文化。
品茶时总会出现吟诗对句的场景。做学问的人吟出的诗句平仄工整,寓意深刻,旨在相互交流切磋;俗人们或吟读名人诗句,或随意来上几句打油诗,供大家引笑取乐。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咏。诗作为文学,高贵而典雅,就同品茶,荣登大雅之堂。可见,古人品的是茶韵,吟的是诗意,共鸣出生活真善美的灵魂。
品茶与吟诗丰富了人们情趣,充实了精神追求,规范了品行准则,更多的参悟到了生活的喜怒哀乐,绽放出生命的璀璨光芒。在推崇和倡导国学的今天,让茶香和诗韵安放于我们的心灵;让生活里少一份浮躁,多一份真实;让生命中少一份迷失,多一份执著。
当我们忙完了一天的工作,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舒缓,哪怕只品上一盏茶,吟上一首诗,这是浓缩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精神涵养,如同在寒冬中,看到西风下的黄叶,寒塘中的残荷,屹立于风雪中的断垣,漫步夕阳中的老人一样,足够让我们一生去体味。
(编辑 刘哲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