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启示

2014-04-29 17:37蔡林正也等
中国市场 2014年37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蔡林正也等

[摘 要]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来临,它的出现向现代金融界注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因子,同时也为传统银行业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若能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对商业银行的未来是极为有益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用数据表明互联网金融中电子商务B2B、余额宝和P2P网贷的产生及发展情况;其次,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P2P

[中图分类号]F832.33;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7-0065-03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西方。在中国,从腾讯到阿里巴巴,从简单的线上交流工具到错综复杂的系统化信息数据库,互联网的发展目标已不仅是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通信工具,更是提供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集成化服务,包括金融领域的资本交易、投融资平台等。

互联网金融作为中国互联网界与金融界的结合体,对其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各界看法不一,但不能否认的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向现代金融界注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因子,传统商业银行若能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于商业银行的未来是极为有益的。

1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及发展——以P2P、B2B和余额宝为例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中,阿里巴巴金融、P2P小额借贷网络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发展迅猛。同时,众多穿梭于互联网平台的电子商务B2B、B2C,民间借贷也逐渐参与金融领域(见下表)。

互联网金融中P2P、B2B和余额宝发展情况

互联网金融

网贷平台P2P

2007年8月,国内首家P2P小额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诞生

2010年开始,类P2P网贷公司迅速发展,知名的有人人贷、E速贷、易贷365、盛荣在线等

2012年,全国活跃的网贷平台已超过300家,网贷行业成交量高达200亿元。统计在P2P平台线上业务借款余额将近100亿元,投资人超过5万人

2013—2014年,P2P网贷成交额达874.19亿元(截至2014-01-14),年增长率超过300%。P2P网贷平台已经超过800家

电子商务平台B2B

1999年,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成立

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B2B交易规模为9957亿元人民币

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B2B交易规模达到1250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相比增长25.5%

2009—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B2B交易规模逐年增长(艾瑞网统计)

余额宝

2013年6月17日,阿里巴巴余额宝上线启动仪式

6月底,阿里巴巴余额宝用户突破250万,规模达66亿元

8月中旬,余额宝规模超过200亿元

9月初,其规模已接近500亿元

10月,余额宝用户数超过1600万户

11月,余额宝每天向用户分享收益超过1300万元,累计分享收益7.88亿元。余额宝用户共计4303万户,人均持有金额为4307元

2014年2月,余额宝规模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以P2P为例,2007年8月,国内首家P2P小额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在上海诞生。据网贷之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主要的90家网贷平台公司,总成交量为490.22亿元人民币,借款人数14.93万人,综合利率为19.67%(见图1)。

图1 前三名网贷平台(温州贷、盛融在线、合拍在线)交易增长情况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互联网金融中,余额宝的表现最为引人注目,从2013年6月成立以来,用户数和资产规模逐月以爆发式的速度增长。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2月余额宝规模为5000亿元人民币,余额宝用户数最高达4900万户,七日年化收益率最高达6.7%。

2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由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3年间,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资产额与负债额都呈逐年上涨趋势,实际年增长率逐年降低,由2010年第一季度总资产增长率17.5%、总负债增长率17.7%分别下降到2013年第四季度的9.26%和9.05%,下降幅度接近一倍(见图2)。

图2 大型商业银行2011—2013年总资产增长率与总负债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造成商业银行存贷增长率逐年递减的原因,一部分归咎于非银行金融体系的金融创新,另一部分则包括通货膨胀率影响、宏观经济下滑影响以及客户个人因素等。其中,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尤其明显,其冲击和影响体现在互联网金融提供的更便捷、更具吸引力的存贷产品以及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剥离了银行客户。P2P网贷的发展填补了中国传统商业银行对微小企业贷款不足的需求空缺,一度创下中国非金融机构贷款历史记录,对银行业负债端造成一定冲击;电子商务孕育的B2B紧紧围绕“客户体验至上”这一观念发展,不仅成功活跃了中国在线交易市场、为全国物流命脉注入了沸腾的血液,而且解决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因交换服务与信息产生的现金流需求问题;第三方支付平台触手金融产品,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线上理财产品,抬高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剥离了银行储户。

有学者认为,类似于P2P网贷和余额宝这些线上平台对商业的活期存款影响微乎其微,但不难发现互联网金融所孕育出的金融产品已向客户展现出良好的投融资专家形象,客户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投融资观念,这点不容忽视。以美国为例,1965年前后美国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约比为60%,随后为规避“Q”条例,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导致银行活期存款分流,30年后,银行活期存款占比降至10%。美国货币基金发展阶段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相似点。美国货币基金发展对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产生影响说明货币基金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对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长期影响比较明显。基于这点,我们不应该忽视如今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对客户观念的影响以及对传统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模式的冲击。

3 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冲击的对策及发展路径选择

3.1 根据资产结构和年龄结构着手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较2012年有所增加,募集资金规模达28.6万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增长29.5%。据金牛理财网数据显示,2014年3月前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在6.4%左右,较2013年有较大涨幅(见图3)。但银行理财产品普遍存在中高门槛现象,有的最低申购额为3万元人民币,银行里小额资产客户无法达到购买理财产品要求,只能存入银行活期或定期,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利率差可达1倍。

另外,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宣传主要是针对于中老年客户,据调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类倒金字塔形状,我国老龄化问题将加重。同时,根据长江商学院投资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我国持有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在45~49岁,占比达47%;超过55岁的高净值人群占比达59%。大部分高净值人士的财富是在过去20多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积累的。而事实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对于银行现有理财产品的了解和申购不具有主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仅应该在各个资本层次和年龄层次适度增发理财产品,既做好客户定位、功能定位工作,还应该对中老年人群的宣传和理财信息披露加大强度。

图3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

资料来源:金牛理财网。

3.2 合理开发网络金融产品

在互联网领先线上金融产品的情况下,传统商业银行有必要向其学习产品研发推广经验。然而除了加快推进网络金融产品的上市,商业银行还应该规避互联网金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缺乏金融产品监管机制、有效合理的危机预防策略和完整统一的线上平台交易法案法规等。总之,商业银行应取长补短,根据自身情况,适度开发网络金融产品,求精而不求量多。

3.3 贷款结构的调整

银行的贷款资金严重偏向大企业,部分原因来自我国曾实行计划经济方针,国有中大型企业一直是商业银行青睐的客户,国有企业占有大部分资金,自身效率却不及体制灵活的民营中小企业。如果未适度对贷款结构做出相应调整,不仅会阻碍中小民营企业良好积极的发展趋势,也不利于银行自身分散风险,优化资产结构。

3.4 重视服务理念

商业银行是服务行业,服务理念应紧紧围绕银行运作的各阶层,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品牌价值和形象。因为长期的垄断现象使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有所下降。银行长远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客户体验,应同时创造客户的资产价值和精神价值,因为银行客户的良性回馈和银行本身的赢利同样重要。

3.5 加强对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和网络金融产品的监管

首先,应解决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预告机制不健全、对银行理财专员的法律规范体制不成熟。其次,对于未来将大量推出的理财产品,应推崇收益与风险并列第一,销量位居第二的原则。最后,在决定理财产品收益方面,商业银行在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利率市场化逼近的条件下可以多为客户考虑,创造客户的资产价值和精神价值,因为银行客户的良性回馈和银行本身的赢利同样重要。

总之,在由互联网金融自发形成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透明度一定程度弱化银行中介角色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取其精华,制订出相应改革创新的方案,在保持现有发展进度之外,还应重视服务理念为其产生的价值以及加快并合理研发推广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涂晓兵.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D].武汉:武汉大学,2012.

[2]谭天文,陆楠.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市场,2013(46).

[3]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4]付雨旋.论银行个人理财产品[J].中国市场,2013(45).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