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中小学外来生与本地生的融合教育研究

2014-04-29 15:09:11肖翰罗玮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教育

肖翰?罗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明显,很多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这给城市发展帶来机会,也给城市负荷带来压力,尤其突出的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文章结合赣州市的情况,对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生的融合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务工子女;中小学生;教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这部分人口中,有取得城市户籍的,也有纯属城市暂住人口的。无论现状如何,他们都勤恳地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自己的汗水。然而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未能取得城市户籍的大多数外来人口子女在城市中的受教育问题成为一个很现实的困境。

近几年来,赣州中心城区人口也急剧膨胀,市区适龄儿童入学人数大量增加,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截至2011年9月,章贡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近10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中心城区小学就学,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5.5%。

由于种种原因,普遍存在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习成绩上可能会比城市本地生源差一些,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偏见外地生的理由,相反我们是不是应该更重视这些外地生源的学习,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现在由于国家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中受教育政策的调整,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地生能享受到本地城市教育资源,但是还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多数情况下,外地生的学习成绩较差或不善于沟通交流,不能快速融入学校环境与氛围中。

要想应对这种生源现状,首先就要分析分析外地生的生源组成,及造成此种现状的根源所在,以期对症下药。

其一,外地生由于生源大多来源于农村,父母本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在调查中显示极个别的家长达到本科学历,而多数外地生家长只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虽说当今社会早已不以学历论人才,但文化素质过低,仍旧影响到孩子的家庭教育的质量。这些父母更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在城市中忙于工作,不能花更多的精力去指导、关心子女的学习和与城市生人际关系的处理,结果就导致这部分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作为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地沟通,毕竟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责任。“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是在课堂之外,而不仅仅是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教师有责任督促学生的家长抽出时间多监督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和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做好课外预习与复习、查漏补缺工作。家校加强联系要切实落实,绝不能是落于口号、流于形式。

其二,外地生原本在农村或其他城市接受教育,由于父母进入现居城市而被迫转学,重新适应陌生的环境。由于教育方式与教育资源都发生了一些改变,更重要的是离开了他们原本所熟悉甚至无比喜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免会产生各种不适应的状况。少数适应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周边环境的变化,能渐渐融入新迁入城市的教育环境,但这毕竟是极少数,而大多数学生反应出的是对改变了的周边环境的无所适从和茫然。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和教师不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沟通、交流,会对外地生的心理产生一些障碍。性格健康开朗的学生能自我慢慢适应,但对于内向或不善与人沟通的学生会渐渐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对这类学生,教师应该多与其谈心,寻找他各方面的优势,挖掘其不适应的深层次的原因,鼓励他去适应环境。同时辅助家长,提醒家长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家长可以多带子女进行一些户外的活动以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周边的环境。有条件的话,也可参加一些户外拓展训练来完善学生的人格与性格。作为教师也可动员本地生多与外地生进行交流沟通,发掘本地生与外地生的优缺点,倡导孩子能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共赢。比如,外地生由于生活或学习环境经常变换,独立生存能力较优于本地生,这方面可以很好地作为本地生的互补。教师应该认识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学习成绩一时的好坏更重要。

其三,对于外地生中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等特殊情况而迁移来校的学生,教师应多从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从生活到学习多方位照顾学生,使得他们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这类孩子在其幼年时就经历过不同寻常的遭遇,承受了不应有的痛苦,所以多数在性格上比较孤僻、爱走极端,甚至有暴力倾向。如果教师疏于对他们的关心,听之任之,他们往往很容易走上歧路,在放纵与堕落的深渊中越滑越远,直至做出无法挽救的错误。作为小学老师,作为孩子人生启蒙阶段的领航人,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帮助这类孩子更好地更健康地成长,为他们行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保驾护航。

其四,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赣州市把依法保障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建设,逐步、合理地扩充中心城区公办中小学校资源,同时,根据中心城区所处区域位置、人口规模、经济状况、产业布局,积极优化调整教育资源布局,最大限度吸纳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公办学校就读;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多项制度,配齐、配强专任教师,规范学校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各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加强与区外生源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区外生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特点,着力于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努力营造尊重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氛围,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总之,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大城市在教育上都面临着本地生与外地生的问题。对待这两类学生,教师在态度上理应一视同仁,都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教育方法上则必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首要问题,才有可能实现教育公平。对于为城市建设同样出力出汗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师应当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更多地关怀更多地照顾,并引导这些孩子的父母重视起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孩子在新的城市感受到家的温馨,以情动人,以情教化人。

参考文献:

[1]徐化育;融合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治本之策[J];生活教育;2013年07期

[2]陈建宏;张立洁;融合教育不是随班“混”读[J];江西教育;2014年04期

[3]张大良;外来幼儿与本地幼儿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软件导刊(2022年3期)2022-03-25 04:44:48
什么是“好的教育”?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36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中国式过马路在中小学生人群中蔓延现象与防治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26:19
面向中小学生的移动智能推介系统的设计
中小学教育冷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