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四川:持续健康发展茧丝绸产业
丝绸是四川省的特产和传统出口创汇产品,茧丝绸业是四川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四川省以“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为契机,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因地制宜,强力推进蚕桑产业带建设,着力建设核心示范区,努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建立起了“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提升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承接的“东桑西移”工程项目数量和资助资金均列全国首位。
目前,四川省有19个市(州)、120个县(区)、100多万户从事栽桑养蚕。现有桑园面积180万亩,年产蚕茧7万多吨,全省蚕种良种繁育体系配套,年产优质蚕种200多万盒,蚕茧、蚕种产量居全国第二。年产丝类产品2.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5%,蚕丝产量位居全国第一。2013年,蚕桑综合产值达54亿元,丝绸商品出口额达33815.7万美元。
近年来,四川省加快茧丝绸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产业园区建设,基本形成了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建立了30个万亩核心示范区,其中21个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0个蚕桑重点县纳入财政支持范围,三大优势产业带的产茧量占到了全省蚕茧产量的80%,蚕农售茧收入占到全省蚕农售茧收入的83%。蚕茧质量位居西部省区前列,特别是攀西蚕区蚕茧质量名列全国前茅,成为高品位生丝和高档奢侈品加工原料,市场供不应求。茧丝绸加工逐步向骨干企业集中和工业园区聚集,呈现出集聚发展的势头。初步建成了四个各具特色的茧丝绸产业园区,一大批企业进入园区发展,形成了以南充都京丝绸工业园和嘉陵丝纺服装工业园为中心的丝绸服装、家纺等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宁南国际桑茧丝绸产业园区为中心的茧丝加工和茧丝绸综合开发产业集群;以武胜安泰丝绸工业园为中心的缫丝、织绸产业集群,以高县丝绸产业园为中心的蚕茧、丝、绸产业集群。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蚕桑丝绸发展格局已成雏形。
作为四川的文化名片,挖掘丝绸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带动产业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四川茧丝绸行业以四川特色和传统丝绸文化为核心,将文化内涵发掘、传统技艺传承等作为拓宽市场的重要手段。建成了以四川丝绸博物馆、锦门丝绸文化主题街区、蜀锦工坊、蜀绣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成都锦城丝绸文化旅游产业带,以南充千年绸都为代表的丝绸工业旅游带,以西昌民族文化和南丝路建昌坊为节点的攀西丝路文化旅游产业带。在素有“锦城”之称的成都,以南方丝绸之路起点为中心的锦门丝绸文化特色小镇已基本建成。在“千年绸都”南充,以六合古院为中心的丝绸文化产业园正在建设之中。蜀锦、蜀绣等传统技艺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喜爱。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茧丝绸业的发展,提出要把四川蚕桑丝绸产业打造成为“朝阳产业”。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将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带动力度强、经济效益好、生态环境优的茧丝绸产业新型发展道路。
临猗:全民构筑“织都梦”
9月底,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县委书记赵惠民一行刚刚从吉林辽源、河北高阳考察回来,马上主持召开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座谈会,就如何推进临猗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化,让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带领更多的群众发财致富等问题,与企业家、临猗县工业园园区负责人、部分乡镇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商讨。
赵惠民坦言,此次考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与思考。“高阳的毛巾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在全国市场又有一定的知名度,表明一个小的产业,只要用心去做,是可以做出大文章的。”他说。
临猗县是农业大县,近年来,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该县瞄准了纺织服装产业,借助多年形成的产业基础,纺织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近年来,该县利用资源优势,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生产工艺,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办法,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先后形成了山西华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山西恒晟纺织有限公司,以及山西兵娟制衣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在技术装备上,临猗县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有2个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了国家行业标准。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去年以来,该县以临猗工业园区为依托,策划包装了27个项目,拟总投资85.5亿元。其中1.5亿米牛仔布项目、抗菌防臭针织内衣服装生产线技改项目、全棉数码喷墨印花布项目、高档精梳紧密纺色织布项目等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或试生产。据统计,到“十二五”末,临猗县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45亿元。
“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临猗有着多年形成的产业基础。”赵惠民表示,“今后临猗县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就是,抓住主打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横向发展。尤其要在产品终端上做文章。临猗纺织服装产业链条齐全,终端产品做活了,整个产业链条就繁荣了。”
赵惠民透露,近日,临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协调领导筹划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即“全民织袜”、“全民织巾”。他进一步阐释说,就是在毛巾、袜子等产业链条上,充分发动群众,让群众认识到这一产业投资小、回报大的优势,形成县城周边千家万户做终端的大格局。
赵惠民强调,“全民织巾”、“全民织袜”的核心是要调动大家积极性,吸引县内外广大农户入驻临猗工业园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孵化园,参与到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中来。
太康:欲创建“中国女裤之都”
去年7月,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女裤面料研发织造基地”。从纺纱、织布到下游的服装加工,太康县在不断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依托产业集聚区,倾力打造“中国女裤之都”。今年以来,太康县着力建设占地1000亩、提供4万人就业岗位、年生产能力达2亿条以上女裤的生产基地。目前生产基地已入驻郑州裤尚服饰、蕾蕾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河南源通服饰有限公司3家企业。
夯实基础是打造“中国女裤之都”品牌的第一步。太康盛鸿纺织公司以裤装面料和成衣面料为主,今年5月,盛鸿纺织投资15亿元,新上了2000台喷水织布织机、1000台倍捻机捻纱项目,填补了太康纺织业的两项空白。河南鸿文纺织有限公司引进了100台氨纶包覆机,建成了河南省唯一的高档服装面料生产线,形成全国最大的差异化纱线生产能力、全国最大的差异化弹力面料生产能力,织成布做成的裤子一条可以卖到4000多元。
据悉,太康追求的是高端产品,所以招商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在洽谈时就明确要求纺织产业新上项目层次高、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这也符合了太康县“不是产业链项目不引进,不是高端设备不引进”的招商原则。
近年来,得益于裤装行业的发展迅猛,郑州已远远不能容纳更多的裤装企业。做好承接转移地也是太康县打造“中国女裤之都”品牌的重要一步。太康县凭借其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环境成为承接裤装企业转移的一个优势选择。
河南裤尚服饰有限公司是郑州裤业向太康转移的典型代表。据悉,裤尚服饰公司总投资2亿元,占地500亩,以生产外贸订单、女裤加工为主,年产1.2亿条女裤,产值120亿元。目前,裤尚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3栋,5栋正在建设,到年底11栋全部建成。
“太康县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产业链很完善,从万利源买纱,到鸿文织布,然后拿到裤尚的车间剪裁,所有这些不出一个园区,生产成本降低了,仅物流费,一米布可节省2元钱。” 该公司负责人朱正武表示,“选择太康,除了产业链完备,还因为太康有两大优势,一是人多招工不费力,二是政府服务很到位。” 这让他对公司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
此外,记者了解到,入驻服装园区的润泰服饰有限公司与台湾大润发总部签订协议,将台湾大润发总部服装生产基地设在太康县服装园区。润泰服饰是裤业基地的一个龙头企业,拥有48栋生产车间,下辖子公司的服装可以通过大润发畅销世界各地。目前,基础设施已建成,设备安装即将启动。太康县的裤装基地整装待发,“中国女裤之都” ——太康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