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观的多重视角、关联及意义

2014-04-29 14:15:42孙旭武
北方论丛 2014年4期
关键词:关联意义

孙旭武

[摘要]对何为马克思世界观存在着多重较为普遍的理解:强调社会存在的基础性地位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强调人是出发点和目的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类似于自然规律也具有铁的必然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这些不同的理解都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满足了某种现实的需要。这些多重理解存在着某些关联,从康德和伽达默尔哲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加深对这些关联的认识。理清这些多重视角,并探究出这些关联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观;多重视角;关联;意义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14)04-0108-05

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对马克思世界观的理解呈现出多重样态,异彩纷呈。我们该怎样去理解这些对马克思世界观的不同阐释呢?无论我们对马克思世界观做出何种理解,毕竟都是针对着同一对象,那么这些多重理解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呢?

一、社会存在本体论

西方哲学从其开端就致力于用思想和观念构筑一个理性世界。柏拉图将世界二分化为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感性世界是对理性世界的模仿和分有,理性世界是感性世界的本质和原型。理性世界通过理智去认识,所以说,理性世界是由思想和观念所构成的。英国著名哲学史家怀特海说:“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史就是柏拉图主义。”黑格尔是柏拉图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将这一传统发挥到极致。黑格尔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内化为精神史,外化出世界历史。

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思想和观念都是从属性质的东西,由法律、道德、政治等构成的意识形态并没有独立性。意识形态不具有永恒性、独立性,所以说是虚假的。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p.592)也就是说,意识从属于社会存在。随着这一对整个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马克思提出了在不同历史阶段即生产方式下人的不同存在状态。在前资本主义时代是“人身依附”,在资本主义时代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未来社会是“独立个性”。在人类的当下历史中,马克思认为资本决定着包括人类自我意识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资本的普照光”。马克思在晚期还多次提出了“人格化”的思想。马克思预料到他的理论难以避免地会引起人们对资本家和地主的误解,多次强调他们都仅仅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相比于其他观点,由本人负责的成分最少。对此,马克思说:“为了避免可能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2](p.12)

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出发去理解人,受到了海德格尔的大加赞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人的异化,所谓异化是指存在与本质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说私有制使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存在和他人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只有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才能够得到解决。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和萨特的“存在主义”都没有意识到社会存在与人的状态之间的本质联系。既然他们没有意识到人的存在的更深层和更本质的社会存在这一维度,所以,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写道:“因为马克思在体验异化时深入到历史的本质维度中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优越于其他的历史学。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迄今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无论是现象学还是存在主义都没有达到可能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建设性谈话的这一维度。”[3](p.62)据此,海德格尔讲到马克思的思想是社会存在本体论。

我国一些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也认为,马克思世界观是社会存在本体论。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囿于意识哲学之内,作为传统形而上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依然没有突破意识自身,并没有真正实现思存同一、思想客观性和具体普遍性的理想。而只有马克思用“感性活动本身”颠倒了黑格尔的“思维活动本身”才打开了意识哲学通向客观世界的通道,才为思想和精神找到了现实的活动形式,从而物质生产过程的社会存在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正如孙利天教授所说:“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现看似自然和简单,实际则是两千多年西方哲学根本立场和存在论原则的转变,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的物质生产过程成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活动。”[4](p.24)

二、哲学人类学:实践的或历史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我们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5](p.75)。实践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确实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中有着充分的论述。

1从“本体论”角度看。我们都知道,以往的唯物主义只是从直观的角度看待对象,将客体看作一个静态的对象。而从实践出发,客体不断地被改造,不断地自身成长起来,客体就成为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以往的唯心主义虽然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性质,但是,缺少实现思想通往现实的实践路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方面去理解,而不是从主体,从实践方面去理解,结果竟是这样,能动方面反倒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6](p.6)

2从“认识论”角度看。胡塞尔认为,哲学存在着一个丑闻,即哲学一直没有解决“内在意识如何突破自身而与外部客观实在达成和解”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认识论问题。康德认为,我们不能认识“物自体”,所认识到的只是对象的“表象”,仅仅在现象界实现了统一。黑格尔也明确提出了思想客观性的问题。他认为,思维是精神的工具,精神又是存在的本质,所以,以精神化的方式实现了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对认识论问题有着清醒明确的认识。在马克思看来,单纯从理论上探讨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不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在思维中能否把握对象的规律,能否达成对对象的规范性认识成果,都只能靠实践去检验和证明。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真理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的论证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6](p.6)

3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呢?黑格尔认为,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外化形成了社会历史,且绝对精神发育到什么程度,相应的,社会就发展到什么阶段。马克思认为,黑格尔“颠倒”了二者的真实关系,社会存在才是第一性的。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展现新的形式而形成历史”,是人通过实践将自身的本质、目的、需要对象化到对象上的产物。所以,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p.7)

众所周知,恩格斯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足见历史唯物主义的地位。就我国来说,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有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马克思的历史观是世界观。2007年,孙正聿教授撰文提出了马克思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世界观。孙正聿教授认为,每一种世界观的变革必然带来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和原则的转变,所以,我们探寻马克思世界观也就可以从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的转变这个角度出发。孙正聿教授正是从这个角度,以马克思的“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为解释原则,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世界观。由此,孙正聿教授得出结论,历史唯物主义是“现实的人以及历史发展为其理论内涵的新世界观”[7] (p.62)。

从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理解马克思的世界观都是着重思考了“人本身”:实践显然是人的实践,而实践必然带着人的目的、愿望,体现人的本质。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更加直接地体现了“自己的目的的人”这一“人本身”。海德格尔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哲学称为“哲学人类学”[8](p.221)。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可以说“人本身”是西方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的旨趣。马克思也是如此,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是人本身。”[9](p.207)早期的马克思关注了异化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从“人本身”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异化思想蕴含着一个前提,即马克思对理想状态人的预设。自然人、理想的人是类存在物,是具有普遍性的、自由性的、按照美来创造生活的人。对当下时代生活的批判也是认为当下仅仅是实现了政治解放,而没有实现人的解放。对于晚期的马克思来说,人本身依然是规范性的维度和目的,即要实现“自由个性”的人。

三、辩证唯物主义

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为了便于传播和发展,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阐释,孙利天教授称之为“形而上学的补写”。在这些补写中,最早的、最具有广泛影响的莫过于辩证唯物主义。这种对马克思世界观的理解包含以下六个主要观点:第一,依据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将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坚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包括社会历史也是物质的。第二,哲学也包含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分。我们坚持辩证法,表现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社会规律类似于自然规律,遵守“铁的必然性”。第三,哲学还包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我们坚持可知论,表现在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个认识的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决定上层建筑。第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及剩余价值的产生。第六,废除私有制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等。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非常深刻的思想体系,列宁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列宁说:“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列宁认为,必须将“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10](p.209)。而“灌输”的对象则是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的无产阶级。这就决定了所宣传的马克思主义较之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开始反思批判辩证唯物主义。这项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列宁物质定义的批判上。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前康德哲学层面上的素朴实在论”或者说是未经认识论反省的;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无法解释自身能动性”或者说是质疑物质定义的自身运动的动力机制;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与人无关”或者说没有人这个主体的能动性。所以,总体上认为,传统教科书的理解还停留在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阶段,没达到马克思本人的高度和深度。

毋庸置疑,这些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反思是非常深刻的。但在下文,我们还要阐释一下这种理解影响广泛的三个理由。

1辩证唯物主义是一套完整的世界观。人类创造过几套完整的世界观,包括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等。完整的世界观意味着有对世界独特的最根本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以物质为本体,社会也是物质的,物质又决定意识,我们能够认识物质的运动规律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无论我们这些职业研究思想的人是否认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就缺乏哲学素养的绝大部分人来说,辩证唯物主义确实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完整的世界观。这也决定了,辩证唯物主义依然在国内是最通行的对马克思世界观的理解。

2哲学理论的彻底性要求为社会理论寻找自然基础。我们在研究社会知识的时候理性本能地就会想到寻找一个自然基础。这一点在中西方思想中都有体现。对中国的思想有着极深影响的《易经》,其来源是“仰则取法于天,俯则取法于地”。在解决道统问题时,最常见的也是“天不变,道亦不变”。在西方,早期的古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将人事与自然紧密相连,这一点对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影响也很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核心观点是“伊壁鸠鲁的原子是可以做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以此论证意识自由”。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他们关注的重心是伦理和政治。他们强调意识的依赖性,进而探讨“物质的自然特性”。这种讨论社会问题进而探讨“自然”的倾向是我们理性的本能倾向,正如康德所说:“理性有对因果序列无限追溯的天然倾向。”

3马克思本人也曾多次有过自然方面的论述。我们都知道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二者在辩证法究竟是“观念的自身运动”还是“现实的自身运动”上产生了分歧,马克思认为被黑格尔作为独立实体的观念仅仅是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p.24)马克思谈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包含着矛盾的关系,商品的发展并没有能够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马克思认为,这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个自然方面的例子做类比。“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又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2](p.122)。可见,由于人天生地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对人的思维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即便如马克思这样深勘自然与社会有巨大差异的思想家,也难免有时会陷入自然思维的陷阱之中。

四、对马克思世界观理解的多重视角的关联

马克思的思想以其卓越的解释力和现实影响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空间,由此也便产生了对马克思世界观的多重理解。显而易见,这些多重理解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难以避免使人存疑,何以对同一对象的理解如此纷争呢?这些多重理解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某些关联呢?正如孙利天教授所说:“这些各种不同的见解大都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其当代形态、发掘其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共同目标,因而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我们借鉴康德和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尝试解答这些疑问。

1从康德角度看,这些不同视角下的理解处在一个因果序列上。康德认为,我们人类的理性有对因果序列无限追溯的天然倾向。遵循着这样的天然倾向,我们的理性会自然而然地刨根问底地追问下去。对此,康德曾提出了警告:“纯粹理性不顾最严重最清晰的警告,不是马上彻底放弃超出经验界限之外进达智性的诱人地带”,而是“凭借种种先天的推论性概念在自然中到处敷衍塞责”[11](p.561)。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审视这些多重理解的关联。

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这个“果”是“人”。众所周知,马克思对理想的人有过很多判断:认为人应该实现“自由个性”;不是仅仅实现部分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是资本主义那样只是实现“形式上的自由”的“政治解放”,而是实现“实质上平等”的“人的解放”;在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必然王国”里,实现“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9](p.297)。所有这些理想状态能否实现,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所以有了社会存在本体论。

依据康德对理性天然倾向的理解,我们会进一步追问社会存在的性质是什么。什么是历史呢?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也就是说,历史是人的活动;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呢?“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马克思看来,探讨问题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是人本身”,“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等等。所以我们说社会存在的性质在于“人本身”,所以我们才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继续沿着康德所说的理性对因果序列无限追溯的天然倾向,我们则要追问人是什么。人是哪里来的呢?当然是来自于自然界。所以,马克思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9](p.324)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我们又怎样理解自然呢?列宁对此做出了回答:“世界是物质的。”经过这一系列的无限追溯,我们最终得出马克思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

2从伽达默尔角度看,这些不同视角下的理解是基于“效果历史”。所谓“效果历史”是指我们在理解历史的时候,历史不是完全客观的,因为它不是我们可以不置身于其中便能研究的客观对象;同时,历史也不完全是主观的,因为它先于我们的反思,且规定了我们反思的对象和方向。根据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我们会依据时代的需要对马克思世界观做出不同的理解。“任何解释都是基于现在和未来对过去的理解,都是一种偏见,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是现代史”[12](p.132)。我们这里强调一下,从“效果历史”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必须与时代的需要相契合;第二,无论何种理解,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支撑。第二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涉及,兹不赘述。

应该说,产生最早、普及最广、影响最大的对马克思世界观的理解莫过于辩证唯物主义。将马克思世界观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为了满足论证执政党执政具有合法性的需要。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政治一直延续着“什么是正义”,即统治阶级必须具备合法性的传统。众所周知,柏拉图认为只有最有能力认清“理想国”这个“理念世界”的人担任统治阶级,这个政治体制才是最正义的。马克思率先颠覆了西方的传统形而上学,率先摆脱传统形而上学也就无法避免受到“本质主义”思维的牵绊。随着自然科学在自然和社会等全面的巨大胜利,是否“科学”成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最有力的标准。辩证唯物主义着重强调了科学性,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由此,政治的合法性由“理念世界”的“认识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铁的必然性”[2](p.8)的“历史承担者”和“执行者”。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的实践理解。实践概念的提出大体上满足了三个方面的时代需要: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破除了“两个凡是”,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第二,改革开放初期,极“左”思潮盛行,“实践高于理论”避免了“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第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个体“能动性”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实践所提出的人的主体性已经逐渐被“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明确提出:“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根本是人本身”的“人学唯物主义”。这种理解与“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遥相呼应。

对马克思世界观是“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解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理的需要。这种理解站在整个西方思想的背景中,追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特质是什么。马克思之前的哲学传统是用思想把握世界,思想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马克思则否认思想具有独立性、永恒性、主体性,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马克思世界观是社会存在本体论。

五、对马克思世界观多重视角的意义

对何为马克思世界观产生了如此多样性的理解,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解释力。梳理清楚这些多重理解之间的关联,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对马克思世界观理解的多重视角,使我们对马克思世界观的理解更清晰、更全面。对马克思世界观的多重视角使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世界观,马克思到底实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革命,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都更加清晰、更加全面、更加透彻。通过多重视角下的理解,我们明白了马克思主义既包含规律性的认知性维度,又包含着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规范性维度;相比于以往其他一流思想家,尤其是西方两千多年的将思想和观念认作“独立性”的柏拉图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特质是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意蕴。

2对马克思世界观理解的多重视角,使我们意识到对马克思世界观的理解要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近现代哲学的反形而上学角度讲,我们应该面向事情本身,直接深入到社会历史的“本质一度”,而不必陷入为社会理论找自然基础的理性陷阱。另外,理性的冲动既然是天赋的,那么,为了满足理性的需要和理论自身彻底性的需要,我们也可以思考这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甚至仅仅是为了“智力娱乐”。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对理性保持必要的警惕,在多重理解中保持必要的张力。

3对马克思世界观理解的多重视角,使我们对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清醒的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性体系,正如德里达所说:“有诸多个马克思的精神,也必须有诸多个马克思的精神”[13](p.21)。我们必然会对马克思世界观继续做出新的理解。但无论如何理解都要把握两点:第一,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本身。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毋庸置疑是博大精深的,所以,这些原著才是创新的不竭动力;第二,每一种理解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做出的解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既要回到经典著作,又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时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8][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3][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讲师,哲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桂兰]

猜你喜欢
关联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0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奇趣搭配
基于广义关联聚类图的分层关联多目标跟踪
自动化学报(2017年1期)2017-03-11 17:31:17
智趣
读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诗里有你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