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皮影的渊源、流派与特色

2014-04-29 00:44龙山
寻根 2014年4期
关键词:华县辽南道情

龙山

皮影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多流行于北方。

北方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影子戏”“皮影”,有些地方俗称“驴皮影”“牛皮娃娃”“吼塌窑”等。其演出方式是:夜晚,立起一张白色的平面布幕,背后打上灯光,用半透明的皮质偶人紧靠幕布表演,伴以几个艺人们的地方乐曲和说唱。其表演意趣非常别致,而且不需太大场地,三五个人即可成班,随处可演,行动方便。

据考证,北方皮影戏源于汉,孕育于唐,成熟于宋,繁荣发展于元、明、清。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电影、电视的普及发展中,皮影戏一段时间曾有些受冷落。但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民间文化遗产,皮影戏近一二十年来又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表现形式。皮影戏在北方有诸多流派,主要以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划分。

发祥地的华县皮影

陕西皮影,最负盛名、最有代表性的是华县皮影,华县皮影最兴盛的时期在清末民初,那时全县有七八十个皮影班子。唱腔以细腻悠扬的碗碗腔为主,代表性剧本有《金碗钗》《火焰驹》《十王庙》《劈山救母》等。据华县的老艺人说,华县皮影最繁荣的时候,可演出的剧目多达300多部,折子戏也至少在200部左右。

华县皮影班子,一般由签手(操作人)、前声(主唱)、二弦、板胡和下铛5人组成(当地叫“五人忙”),精小干练,行动灵活。皮影戏大多是在庙会、年节、婚寿祝庆时,在公众场合或应家庭之邀去演出。

华县皮影久负盛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影具制作的精美、多样和独特的艺术性。华县影具是用上好的牛皮做的,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刻两三千刀才能完成。它兼具剪纸、窗花、雕刻和其他工艺美术技法,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和热门收藏品。这里有很多技术高超的雕刻世家,刀功非常精细,作品的线条、色彩和人物造型极为生动。现在许多老雕刻艺人已过世,好在后辈家族中有100多人从事皮影雕制,作品主要应付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收藏需要,还出现了一些专事皮影人雕刻的产业村,如柳枝镇梁堡村等。那里的艺人还应邀去美国、日本、德国等国进行过皮影工艺制作的表演。

有专家认为,华县皮影现在雕刻热,演出冷,喜忧参半。演出老艺人大都去世,年轻人不愿学不愿看,演唱后继无人,许多口口相传的本子也都湮失了。刻工虽精美,历史再久远,无人演出,没有了影具表演、人的唱做和音乐伴奏一体化,皮影就只是个工艺品,没有了生命,也就不是“活化石”了。好在华县已开始看到这一点,组织潘京乐、吕崇德、魏振业、颜耀荣等一批老艺人和他们的后继者,成立了华县皮影协会,定期组织一些演出。还建立了华县皮影博物馆,收集散落民间的历代皮影道具、剧本和资料。有个叫惠焕章的热心人还建立了华县皮影网站,录制了华县皮影戏VCD,试图在保护和抢救方面发挥一些作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媒体,也开始关注华县皮影的生存状态。这些,应该是一些好的迹象。

陇东瑰宝环县皮影

皮影戏在甘肃的流传也历史久远,主要在平凉、庆阳一带,最具代表性、最有成就的是环县皮影,也叫环县道情皮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地民间把它称为“牛皮娃娃”“老道情戏”和“一驴驮”。

在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曾3次进京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赞扬;80年代还出访过意大利,并在罗马、威尼斯等十多个城市演出,被称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2002年,环县民间道情皮影艺术团应邀在北京电影学院、北大、清华、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等校演出了10多场,大受欢迎。当年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皮影之乡”。2006年,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环县道情皮影以其独特的道情音乐、精致的皮影造型和高超的表演技巧,广受群众喜爱。皮影前面加“道情”二字,是因为环县皮影的唱腔是与道教说唱音乐的影响有关,吸收了道教音乐中的一些曲牌、曲调特点,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音乐高亢、明快、流畅,有韵味,唱腔粗犷豪放,句尾有长长的拖腔。使用的乐器,甚至有一种与八仙之一蓝采和手里的两根弯竹板很像。历史上,环县道情皮影以明末清初为最盛,解长春、敬家班是当时最有名的艺人和班底。现在,环县有40多个皮影戏班、近400名表演艺人和皮影雕刻者。日常演出的传统剧目有《断桥》《三打白骨精》《罗通扫北》《羚羊飞渡》等。敬家班的后人也仍活跃在陇东各地,参加表演。环县道情皮影戏在陇东到处都有的窑洞内演出,因为聚音,效果尤佳,被当地人戏称为“吼塌窑”。

环县皮影的影具,是用6岁左右的最好的母牛皮刻制的,工序复杂细致,做成一个皮影人要经8道工序,据说要刻上三四千刀,刀具有30多种。人物影具是可拆零组装的,眉、眼、鼻、嘴和胡须着意夸张。艺术风格吸收了汉画像砖石、民间雕刻、陇东剪纸以及陕西西路皮影的造型特点,镂空刻画精妙,线条流畅灵动,图案富有变化,染色鲜艳绚丽。

同其他地方皮影衰落的命运相似,环县道情皮影戏也日渐冷落萧条,显得越来越寂寞无奈,许多老艺人都过世了,还活着的也是高龄体弱无法演出;年轻人不喜欢也不愿学皮影,因没人看也挣不到钱;口传本子散失严重,传统剧目大都无法完整演出。专家认为,关键是地方政府要重视皮影艺术的保护和抢救。兰州大学文学院已在环县建立起“环县道情皮影原生态戏剧文化教学研究基地”,这对保护陇东道情皮影这一珍贵民间文化遗产有一定帮助。

高原之花河湟皮影

河湟皮影是流行于青海的一种皮影,主要在湟中、湟源和大通一带农业区。史载,皮影戏传人青海,是在200多年以前的清代中期,由陕西艺人带来,融合吸收了当地民俗风情。

河湟皮影,曾多次参加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和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湟皮影戏,一般都是在当地民族年节、庙会、花儿会、赛马会、秋收后农闲和婚庆时演出,有些地方还以皮影戏来祭祀神灵,禳灾祛病,求祈地方吉祥。

河湟皮影演出条件比较简单,卸去门窗可演,临时搭棚可演,也有专门的“影台子”,可以装、拆。戏班子一般由4到6人组成。功夫好的艺人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配道白同时兼会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个人甚至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音韵优美、婉转动听。

演唱内容多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族友好题材,传统代表剧目有《杨六郎镇守三关》《穆桂英挂帅》《唐蕃和亲》《宝莲灯》《梁山伯与祝英台》《三打祝家庄》等。形式上又分为“大传戏”和“单本戏”两类。河湟皮影由于唱腔用的是地方方言,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并以浓厚的高原乡土气息为群众所爱。

影人特点是,注重对人物五官的刻画,轮廓多用直线,比较简练有力,也有一定夸张,图案强调装饰性。头部造型很丰富,多达千种。影人头大、腰细、臂长、袖宽,是河湟皮影的特点。另外,用料讲究,以上好的黑毛小公牛皮为主料,质柔而坚,独具特色。

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河湟皮影艺术基本保持着原汁原味。新中国成立前后青海共有100多个皮影戏班,演出很多,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演。后来文化生活丰富多样,人们对皮影戏不感兴趣了,加上老一辈优秀艺人相继去世,皮影戏逐渐衰落,戏班锐减到现在的十多个。

民间文化研究人员建议政府,应把手艺精、口碑好的艺人“养”起来,让他们向继承者传授技术;并对音乐唱腔、本子、影人造型和表演技巧等进行整理研究。对湟中县宏岭村这样的著名皮影之乡、光明皮影社,湟中的张生彦、大通的靳生昌老人这样在青海最年长的几个“珍稀”老影子匠,要重点保护和扶持,并组织人挖掘他们身上的艺术遗产蕴藏。有专家还建议利用现代推展手段,如办“皮影戏”文化节、与第三产业接轨等,创造皮影戏的演出机会,扩展其影响。

韵味绵长孝义皮影

山西也是皮影比较流行的地区。其中,孝义皮影戏,经长期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古朴、绚丽,韵味十足,最为有名、最有代表性。

孝义有“戏曲之乡”的美誉。国家邮政部曾发行过“中国孝义皮影特种邮票”。孝义皮影还多次应邀去英、美等国进行过文化交流和演出。

关于皮影的缘起,在孝义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观音菩萨三度华阳。一次,菩萨发现华阳将有大灾难降临,为了把百姓们转移出来,就以佛光为幕,以竹叶为影,演唱消灾和行善的故事。百姓全都跑来观看,躲过了一场大灾难。又有人考证认为,孔子的学生子夏,曾设教于西河(今孝义),夜用“影乐”聚众讲学,因之就流传下来“影子戏”,甚至认为,皮影可能最早起源于孝义,时期比汉代更早。

有史料证明,孝义皮影在宋、元时就已出现,并有皮影戏班社和专门的影具雕刻艺人。清代更为繁荣,戏班达到60多个,雕刻技术也益精致,甚至应召到皇宫里去演出过。清末民初孝义皮影更热,出现了许多技艺高超的艺人,中青年艺人也是一代续一代。抗战至新中国成立初,因为时局战乱,皮影发展受到影响,班社仅剩十来家。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里,皮影戏生存和发展也不乐观。

孝义皮影戏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腔影戏,一种是碗碗腔影戏。前者是用当地语言和演唱方法演唱的一种唱腔,土生土长,韵味独特;后者是陕西皮影艺人流落孝义后形成的一种新唱法,带有陕西碗碗腔皮影的某些特点。两者所用乐器也不同,本土皮腔影戏的乐器主要是小唢呐、笙和竹笛;碗碗腔影戏的乐器是胡胡、二弦、月琴、铜铃。皮腔的影人大,有一尺多高,雕镂较粗犷,用纸做幕;碗碗腔影人小,但镂刻精细,上彩色,用纱布做幕,更清亮好看。皮腔影戏的传统剧目,多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历史题材。碗碗腔影戏的代表性剧目有《九莲珠》《富贵图》《观音堂》等,后被搬上舞台,形成优秀地方保留剧种。

近20年来,由于现代影视艺术的高度普及和发展,孝义皮影戏也日渐衰落,后继无人,处境惨淡,民间皮影戏班仅剩十多家。而且,同样因老一代艺人的相继离世和没有演出市场,多无法正常演出,处于时聚时散的状态。目前,当地政府已有所重视,开始组织民间文化研究者收集整理孝义皮影的历史资料、影具遗物和剧本,并结合发展旅游产业,为现存班社提供了一些演出机会。下一步,他们打算进一步采取保护和挖掘措施,并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意趣盎然辽南皮影

历史上,发祥于内地的皮影艺术也流传到辽宁一带甚至更远。

辽宁的皮影戏中,辽南影戏影响最大,主要流行于辽宁南部的瓦房店、海城、营口、盖州、大连一带。辽南影人图案细腻华美,刀法精雕细刻,头部线条流畅圆润,眉眼刻画生动传神,色彩淡雅多变,富有装饰性。辽南影尤以表现室内陈设、人物发式和服装等见长,写实性较强,层次感清晰,生活气息很浓。

辽南影戏演出剧目的内容,多为神话和历史故事,如《杨家将》《大隋唐》《封神榜》《唐英烈》《武则天》《开天辟地》等等。演出多以整本戏为主,兴盛时一连可以演月余之久。演出至少须三四个人,大一点的戏班有六七个人甚至更多。

辽南影人用驴皮,选料讲究,必须是驴前身部位的皮子,薄、细、韧,所以又叫“驴皮影”。辽南影人相对较小,约八九寸。雕镂工艺刀法多变,以线刻见长,线条非常精细流畅,形象俊美,略有夸张,极富装饰性。脸谱是驴皮影具的核心部件,一般每个戏班都有几百个各种各样角色的脸谱和几十个身子,以随意调换组合不同身份的人物。观者主要从脸谱的变化,来辨别剧中人物的身份和忠奸善恶,很有意趣。

清朝嘉庆年间是辽南皮影活跃盛行的时期,影戏班社有120多个。20世纪50年代初,仍有43个皮影戏班在民间活动。有名的德胜班、义和班等,都是有上百年传统的皮影戏班。德胜班因影人制作精致,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唱腔丰富,唱本多而深受观众欢迎。他们常年在农村和海边为农渔民演出,一晚上唱两三本戏,常常通宵达旦。逢年过节、婚嫁祝寿、祈福拜神,影戏班常被请去演出。

现在的德胜班和义和班,仍在坚持,骨干艺人大多在60岁以上,技艺高超。但这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基本都没有收徒传艺,因为皮影没人看了,儿孙们不愿意学,靠皮影吃不上饭。只有如孙德深这样皮影世家出身的老艺人,舍不下这个行当,给儿女在传技术。他儿子刻的皮影,多次在全国皮影调演中夺得刻影桂冠,还会演影、唱影。孙德深的二女儿孙红波,35岁,为现在德胜班里主要的耍影人,是父亲打破“传男不传女”祖训,把她培养出来的。她很看重皮影艺术传承,说这门祖传艺术不能叫断了线。

皮影艺术的传承,光靠老艺人们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现在,辽南各地市政府已有重视,大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大连和瓦房店财政还拨出专项资金给予实际的支持。文化部门近年经过普查、挖掘和整理,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档案,为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做努力,并安排艺人们多一些演出。大连还搞了皮影艺术展,成立了皮影艺术团,在尝试皮影艺术产业运作。这些措施已初见效果,美国、挪威、德国和法国等考察团甚有兴趣于辽南皮影艺术。近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上,借鉴辽南皮影而创作的舞蹈《俏夕阳》,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这为古老皮影的现代传承提供了一种崭新启发。

猜你喜欢
华县辽南道情
义乌道情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
大连辽南船厂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
辽南汉墓考古的新成果
陕西地区传统戏剧的历史传承与保护开发
——以华县皮影戏为例
华县大葱
辽南地区水稻育苗管理要点
坚质浩气 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学思想及其书艺试析
陕西华县皮影戏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