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凝瑶
9月22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举办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授牌和村企对接活动。活动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向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颁发了证书,举行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龙头企业对接仪式。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要求,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实现强村富民。
近年来我国一村一品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5.4万个,从业农户1750万户,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233元,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5%。陈晓华指出,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促进各地农民增收,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他强调,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一村一品,多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发展。
第四批324个示范村镇
我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认定工作,始于2010年,根据当年一号文件要求,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的意见》。将“一村一品”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具体到认定标准,包括主导产业突出程度、标准化程度、组织化水平、市场影响力、农民增收效果、持续发展力等六个方面。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审核认定的程序,农业部分别于其后每年公布一次示范村镇名单,第一批322个,第二批326个,第三批328个,至今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今年认定的第四批32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明显表现出主导产业突出、产品品质优良、区域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特点。
近年来,示范村镇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专用原料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陈晓华指出,龙头企业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带动力量,龙头企业如何联农民、带农业、富农村,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很好的途径。希望以这次对接活动为重要契机,引导各地将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作为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带动专业村镇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拓宽一村一品名优产品市场空间,提升一村一品产品知名度,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刚刚公布的示范村镇名单上,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泗家水村也榜上有名,上榜原因就是当地的明清时期宫中贡品——泗家水香椿。现在,泗家水香椿已成为泗家水村的“名片”,走进了北京市区和千家万户。
泗家水村海拔达1290米,砂质的土壤中富含铁、锰、锌等矿物质,特殊的土质、气候等环境条件,使这里生长的 “红头香椿”色泽红润光亮,香气浓郁纯正,头大汁多鲜嫩。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早年间,由于村里的种植户沿袭零打碎敲式的传统销售模式,各家自种自收自卖,其收成很不理想。每年采收季节,乡亲们要么走出深山,以游商身份沿街叫卖,要么坐等客户上门。因销售信息闭塞,加之新鲜的香椿不易保存,且受到交通、天气等条件制约,香椿销售一直是个大难题。每当村民看到采摘的香椿腐烂变质或眼睁睁地看着鲜美的香椿老在树上,他们都心疼地想哭。有的村民本指望靠香椿发点小财,没料想忙来累去的,落得个赔本赚吆喝,种植积极性屡屡受挫。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泗家水村2005年10月就建成400亩香椿标准化生产基地,2006年注册了“泗家水”商标。2007年成立了北京泗家水香椿种植专业合作社,2009年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2012年获得了红头香椿原产地地理标示认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探索香椿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目前,合作社香椿生产面积2600亩,年产香椿10万公斤。
现在,“泗家水香椿”已经是门头沟知名商标,正在申请北京市著名商标。村委会委员张文武认为:“注册品牌还是有好处的,人们看到我们的商标首先就会放心,这样就能保证一定的销量。”提到销路的问题,张文武骄傲地说:“我们主要向北京市区供应,每天采摘的香椿当天基本卖光,早晨5点多就有很多人来排隊收购。”
但是,一直经营鲜香椿不是长久之路,因为香椿的保鲜很成问题。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泗家水村开始使用冷库,但是鲜香椿就算放在冷库里也只能保存一个月左右,所以泗家水村现在正在转型,正在围绕香椿做多种实验,比如腌香椿、制作调味品等。泗家水村书记张福民去台湾考察了当地香椿的深加工,可以做成香皂、保健品以及香椿面等产品。除此之外,现在已经与农科院签了技术转让,与六必居合作,研究香椿系列产品。为解决农民销路问题,在大学生村官的提议下,淘宝网“香椿老农”店铺也开张了,仅3天就有10多个订单。
除了药用价值和实用价值外,香椿树也是很好的木材,香椿木材黄褐色而具红色环带,纹理美丽,质坚硬,有光泽,耐腐力强,不翘,不裂,不易变形,易施工,为家具、室内装饰品及造船的优良木材,素有“中国桃花心木”之美誉。但是据张文武介绍,现在香椿树成材的较少,因为树木太高人工采摘不方便,所以在香椿树生长阶段就修剪使其减少生长高度。
发源于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
事实上,“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守彦先生于1979年倡导发起的。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平松守彦的家乡大分县位于日本西南部,面积6337平方公里,人口约124万,由于境内多山少地,自然条件差,人口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为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平松守彦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目的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他认为,无论怎样抱怨都摆脱不了贫困,如果能将一个村子、或一个地区值得骄傲的东西,如已有的土特产品、旅游资源,哪怕是一首民谣都行,开发成在全国以至全世界都能叫得响的产品,才是有帮助的。
日本大分县在倡导和推广“一村一品”运动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1994年农民收入已达2.7万美元),农村面貌不断得到改善,成为农村开发的成功典范,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国家领导人和政府代表团前往大分县考察学习。“一村一品”运动在一些亚非拉国家推广,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大分县的“丰后牛”是日本有名的食用肉牛品种之一,据称其肥嫩的口感堪称世界一流,价格很贵,产量很少。许多年前,有很多农家饲养耕牛,但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牛已经越来越少,到了20世纪70 年代初,为了有效利用原来饲养耕牛留下来的大片草地,当地人自发开展了“一头牛牧场”运动。他们以20 万日元为一个认养单位,以居住在大都市的居民为对象,开展了认养肉牛的活动,他们以当地的特色产品作为利息每年寄给认养肉牛的主人。
后来,从1976 年开始,这种认养活动发展为每年一度举办“品尝肥牛大喊大叫大会”。即每年秋天,饲养肉牛的农家邀请认养肉牛的主人(可以带小孩,别的人也可以参加,全部实行人数限定收费制)到牧场来欢聚。现场烧烤品尝肉牛,酒足饭饱之后,再根据抽签选出100人,依次向着蓝天在噪音测定器跟前大喊大叫,把自己平常不敢、不愿说的一些心愿、牢骚、不满等喊出来,根据噪音大小、喊叫的内容是否独特有趣等评选优胜者,发给奖品。凡聚会参与者都可以通过抽奖获得奖品,奖品是大家喜欢的当地产葡萄酒、调味品、大米、烧酒以及当地的酒店住宿打折券等实用的东西,活动持续一周左右。
这样的活动受到了城乡居民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振兴了当地的畜产业,使闲置的草地得到了再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使都市居民能够有机会与乡村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亲近自然,还给了都市居民们一个宣泄紧张情绪的机会。
而在新潟县的越后妻有地区则将每3 年举办一届的“大地艺术节”,视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大地艺术节是指将6个市镇村共计762 平方公里的大地视为美术馆,当地居民与国内外来访的客人在这个没有屋顶也没有墙壁的美术馆里,一边欣赏将大自然中的青山、梯田、森林以及当地风土、历史融为一体而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一边进行交流。艺术节期间,广场、散步游道、小溪等都被当做一件一件的艺术作品而创造制作。这样,每举办一届艺术节,这些艺术作品作为当地人民的财富就增加一些并被保存下来。艺术节期间,还同时举办地球环境研讨会、美术建筑夏令营、艺术剧场(演剧、舞蹈、音乐会)等活动。
2000年的第一届从7月至9月,历时53天,来自32个国家的艺术家的148件作品参加艺术节展示,到访观众达到16.3万人。2003 年的第二届历时50 天,除了展示以大地为舞台创作的艺术作品之外,第二届艺术节还收到并放映了国外参展的电视短片作品,建成了由世界著名建筑家参与设计的3 个交流设施,到访观众达到了20.5万人,比第一届大幅增加。据艺术节组委会统计,两届艺术节的经济波及效果,第一届为127 亿日元,第二届达到了188亿日元。当然,艺术节不仅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显现了很强的波及效果,同时也促进了越后妻有地区的乡村面貌改变,国内、国际知名度提升以及城乡交流。
统观日本发展“一村一品”的历程,有許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发展进程表明,先要增加品种,努力开发产品,继而要提高品质,确保产品质量,最终要创建品牌,使产品的经济、文化、服务、消费等功能有机地融为一体。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立足本地,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打造名牌,抢占市场份额,把产品推销到全国乃至全世界。通过“一村一品”运动,日本大分县及其一些町、村闻名于世,旅游业异军突起,香菇、麦烧酒等一些传统产品成为全国甚至世界的名牌。泰国香米和手工艺品、巴拉圭茶、智利水果等也是如此,已经成为国家甚至国际名牌。
由于农村面广量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靠外力只能解决个别示范点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而“一村一品”充分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集中当地人民的智慧,在主导产品、主导产业的选择上以当地人为主来确定,不由政府包办代替,这样能更好地保证产品既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又有市场需求,并使大多数农民受益。同时,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当地农民为主体,发动广大农民充分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日本大分县由布院町的旅游业振兴是农民参加型的运动,是以由布院本地的人民(包括农民、小饭店和旅行社经营者等)为主,与外面的游客携手完成的。在充分利用外界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由布院本地农民的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突出个性,才打造了“一无所有”的由布院的强大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