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之韵

2014-04-29 00:44马慧娟
农家书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兰溪牌坊码头

马慧娟

近日,古民居保护问题又被炒得火热。

这是道难题,古宅子老了,出现了破损,修缮需要大量资金;农民既缺钱,又不愿住在老房子里。怎么办?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西姜村想了个新的法子,对外招募“荣誉村民”,只要愿意出钱修缮古民居的,就可以拥有古民居10年的使用权。

招募启事在9月初发布,并未在兰溪本地引起多大反响。但浙江省兰溪市,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其世代的灵气,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期,我们就带您走进兰溪富有特色的古村古落,找寻那份历史的悠远和那动人的乡村故事。

“溪以兰名,邑以溪名。”这就是兰溪,一个名不见经传、依山傍水的小城市。古时就商贸繁荣,物阜民丰。据《浙江省航政概要》记载,鼎盛时期,在兰江上扬帆而过的客货两用船只有数千艘,白天黑夜沿江“帆樯林立,码头人声鼎沸”,船夫号子、脚夫号子此起彼伏。兰溪,因此成为南来北往各色货物的集散地,素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和“小上海”的美誉,是浙江中西部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水韵兰溪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每一个可以流传下来的地名,都蕴含了一处风土人情,都承载了一段历史碎片,甚至还是一处文化景观。兰溪的地名,大到兰溪市,中到街道、乡镇,小到村庄、巷弄,“水”的影子无处不在,每个地名都透出特有的水的韵味。

光绪《兰溪县志》记载:“邑虽褊小而实当四冲。踞杭严之上游,职衢婺之门钥,南蔽瓯括,北捍徽歙。定职方者,谓为浙东之要区,洵不诬也。”婺、衢两江在兰阴山麓汇成兰江,北行至梅城汇新安江而称富春江,继续北行,至富阳以下,称钱塘江。正因一条恬静的溪流终日环绕着这座城池,所流经西岸的兰荫山间又盛开兰花,花香四溢,兰溪由此得名。

兰溪,又名大溪,兰江,亦名瀫水。据《辞海》解释:“‘瀫读hú,水名,在浙江省境。”据研究兰溪市地名志的权威人士胡汝明考证,兰溪“瀫水”之名是因“水萦迴如瀫纹”而得名,始见于唐《元和郡县志》。

历史上,以“瀫”命名是兰溪的一大地方特色。兰溪的城隍庙碑上,就曾以“水泛瀫波之纹,山有紫岩之秀”来概括兰溪山川之秀丽。南宋《武林市肆记》称:“瀫溪春,兰溪名酒。明代南门外有瀫水驿,宋代南乡鸬鹚坞建有瀫东书院。”明朝兰溪兵部尚书唐龙所作《瀫纹漾月》中又有“潭心浅碧纡兰月,水面深清漾瀫纹”之句,此景被称为兰溪八景之一。明代后五子之一的胡应麟也作诗《春瀫草堂》,“泛泛桃花舟,春江瀫纹起”。

兰溪水系属钱塘水系,市内水系众多。其中主要是三江——衢江、金华江、兰江,五溪——梅溪、甘溪、赤溪、游埠溪、马达溪。并且,还有众多的人工湖泊,像十里长湖、鸟嘴湖等。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水库和山塘,其中以芝堰的芝堰水库、永昌的东风水库、横溪的城头水库、马达的高潮水库最为有名。      当地居民对水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芝堰村村口的亭子上就有对联,“南绕桐山通建德,北沿芝水达兰江”。

兰溪人爱水,所取的地名常常与水挂钩。兰溪市下辖6个街道,有一半的名字溢出十足的“水”味,分别为:兰江、赤溪、女埠街道。

女埠,曾是一个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古镇,是唐相舒元舆和“八婺名儒”章枫山的故里,也是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的隐居之地。明朝时称平渡镇,设有平渡卡和巡检司。文史专家魏桥说,浙江古今地名中,以“女命”名的镇仅此一处。传说,孙吴时,有新上任的东阳(即金华)郡守,泛舟江中,途经此地,恰好遇见一群少女在江边浣纱,遂名“女儿浦”。后演变为“女儿埠”,直至“女埠”,航运通达。又一传:明太祖下婺州时,曾在此凭一叶扁舟,平安渡江,称女埠渡为“平安渡”,故又名平渡镇,设有平渡卡和巡检司。唐建县以后属望云乡建业里,聚落由瀫、浒两溪蜿蜒合抱,依江傍水,宛若蛟龙,故俗称双龙镇。宋时为纯孝乡循义里,是兰江西岸的一个小商埠,统称为女埠。

兰溪七镇之六,名字都离不开水。

马涧是瀫北古镇。在市区东北16公里处,有一条山涧,“骥溪横贯境内,骥者马也,溪者涧也,故名马涧。”相传,古时有一将士骑马过涧定居于此,故名马涧。此镇号称“水果之乡”,每年的端午时节,满山的杨梅熟红枝头,凝翠凝碧,闪红烁紫,邊摘边吃,别有风味。

兰溪的香溪,只因“集镇东南香山盛产无叶玉兰,兰花飘落溪流,幽香十里”,故称“香溪”。古时,若遇上久旱,人们常常会集于此地,进行接龙求雨的仪式。接龙仪典庄严,主持者率村民到深山寻找“龙潭”,在“龙潭”边施以“道法”,把“龙”(小动物)装入“龙瓶”,快速把“龙”接进村。接龙期间妇女不得入溪、塘洗涤衣物,村民不准戴笠帽。

商埠之韵

提到水,自然会联想到因水而建的桥。古有民谚,“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横跨水面或雄壮或柔美的姿态,更在于其带来的人来人往,带来的商贾云集,带来的村民故事。

兰溪西北有座一孔石拱桥,桥中央的青石上刻着“甘溪桥”3个字。过去,这里没有桥,两岸百姓都是踩着石子过河,每逢山洪暴发,人们只能望洪叹气。雨季一过,溪水很快干了,人们又可以畅行无阻了。时间久了,当地村民就把这条“三滴毛雨山洪发,三日天晴断水流”的溪叫做“干溪”了。

民国元年,附近村里有个绅士,说要集资造桥,结果他却把钱独吞了。百姓们气愤,一边找绅士算账,一边推选长工邵苟仂再凑钱造桥。但是,村民七拼八凑的钱还不够造一个桥墩,邵苟仂看着大家整天愁眉苦脸,便说 :“钱不够,我就是讨饭也要把桥造起来。”下定决心后,他就出门讨饭去了。邵苟仂一边讨饭糊口,一边积余铜钿,用了3年时间,才凑足了造桥的款项。之后,邵苟仂讨饭造桥的事传开,远近村里的村民都纷纷赶来参加造桥。石拱桥造成那天,人们才想起要取个好名字。大家请来了夏塘村的一个教书先生,先生对邵苟仂讲:“干溪上造这座桥,您老是甘苦自知,邻近的百姓是久旱逢甘雨,享福了。‘干溪也叫做‘甘溪啦,桥就取名‘甘溪桥吧!”自此,干溪里的水就长年不断流了。

而位于永昌乡樟林村的赐袍桥,相传,元末朱元璋率兵路经此村,遇阵雨湿袍,天晴,晒战袍于桥栏上,故又名“晒袍桥”。

兰溪港,因其发达的水运,成为浙江中西部唯一能通航靠泊500吨级船舶的内河港,也是钱塘江水系中地处浙江省最西南的能通航500吨船舶的终端港,有“三十六码头”之誉。

水运发达,必以河埠连接,河埠俗称码头。曾经,码头贯通街市,人来舟往,与江水相依,与古城紧邻,市井气息浓厚。据兰溪博物馆内对当年繁华商埠的光影“复原”,码头周围舟车频繁,商贾林立,人声嘈杂。

据宣统年间的一次调查,县城附户,即外省、外县来兰溪经商未正式入籍者,占县城总户数的28.6%,县城内10个商人中,徽商占到5人。于是,码头会按外商的地域分布命名,如江西会馆码头、新安(徽州府)阁码头、永康码头。

盐,是过去官家严格管制的一种特殊商品,成为盐运中转站,说明这些古镇或码头在当年的地位不一般,而这样的地位大多是靠其优越的水运节点和繁忙的商业环境而取得的。女埠、佛堂等处以前都是盐运中转站,并设有盐公堂、盐公所等管理机构,这些地方的码头就以此命名,以显示其商业的繁华。

兰溪旧时的码头,今多已不存,最集中的当数西门城墙沿兰江的几处:官码头、柳家码头、朱家码头。它们相隔百余米,一字排开,1997年成为兰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官码头等处,现在,埠已不复当年之用,而是成为周边居民浣洗之所。对百姓来说,这些码头于他们没有什么宏大叙事,只有不知不觉的生活琐事。

之后,兰溪的经济持续繁华,出现了很多专业码头。像烟草、药业码头多为周边县市的货物集散地,毂西药业公所码头辐射闽浙赣皖等地,号称全国三大药材市场之一。

兰江水悠悠,兰溪之前纯客运的码头西门码头依旧,虽然不时有运沙运货的机动船只快速驶过,但已经看不见当年那一艘艘卸货靠岸的船只。兰江边城墙仍然挺立,从城门洞口进出的人流中,也没有了负重的码头工人和各色商贾。每当夕阳西下,落日余晖里,码头上尽是熙熙攘攘、悠闲漫步的市民,城墙下则是匆匆驶过的车流。

牌坊之韵

据文献记载,旧时兰溪城乡的牌坊不下200座,极盛时期,仅城区就有五六十座之多。时至今日,兰溪城乡现存的牌坊共有51座,一个县级市有如此众多的牌坊,堪称“牌坊之乡”。这些牌坊,年代有别,形制各异,有的古朴庄严,有的精致典雅,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高大雄伟,有飞檐斗栱的楼阁式、四角式,也有比较简单的冲霄式,就材质来分,有木构、木石混合构、石构、砖雕之别,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

从兰溪现存的牌坊来看,最早的是长乐村金盛的进士牌坊,木石混合结构,建于明英宗天顺四年(1460年),现上部木构部分已毁。其次是竹塘村的进士木牌坊,建于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兰溪的纯石构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万历年间,而且结构较简单,雕刻简练。内容以表彰功业,指示引导为主。

而至清代,据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入列女传的有1600余人,其中因战乱特别是太平军于咸丰辛酉攻占兰溪时而殉难的妇女有500余人,节孝石坊的建筑从雍正开始直到清末,尤以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最多,规模最为宏伟。从兰溪明清牌坊建筑的大致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明代及以前,对妇女的思想禁锢尚不严厉,而越到封建社会的末世,特别是雍正、乾隆以后,统治阶级对程朱理学的提倡和对封建礼教的维护更加不遗余力,牌坊的建筑也以表彰孝道为主,达到鼎盛,至清王朝灭亡后,才告衰微。

兰溪的明清牌坊富有地方特色,展示了兰溪的民风民俗。以牌坊上雕饰的图案为例,五爪盘龙代表了神圣的君权,所以双龙戏珠都雕于“圣旨”“恩荣”匾的周围,象征皇帝的权威。鲤鱼跳龙门象征科场高中,麒麟表示仁德,仙鹿表示官高禄厚,大小狮子谐音太师少师,表示位至高官,豹子和喜鹊表示报喜,瓶案表示平安,松竹表示坚贞,江牙海水表示皇恩浩荡,仙鹤表示长寿,马表示忠,羊表示孝,渔樵耕读则表达了耕读传家的理念,八仙则表示了一种民间的神道信仰,他们手中的道具也各有寓意:石榴表示多子,牡丹表示富贵,萱花表示老母在堂,蝙蝠表示幸福,莲花表示冰清玉洁,一斗三升的斗栱则寓意连升三级,金钱图案表示富裕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兰溪的牌坊中,有一类如焦石村邵氏祖墓前的邵氏凌云石坊,一类是寺庙前、宗祠前的牌坊,如旧时城隍庙前的默相坊,旬宣坊(已毁),渡渎村章氏家庙前的章氏家庙石坊等,都有空间分界、标识引导的作用。有的门坊如诸葛村“乡会两魁”砖雕坊,三泉村世德堂“东鲁”砖雕坊,虽有牌坊的功能,但一般归入门楼,为宗祠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风肉之韵

“杀猪一口,斩成八块,每块炒盐四钱,细细揉擦,使之无微不到。然后高挂有风无日处。偶有虫蚀,以香油涂之。夏日取用,先放水中泡一宵,再煮,水亦不可太少,以盖肉面为度。削片时,用快刀横切,不可顺肉丝而斩也,此物常以进贡。”

这是清朝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中,对风肉所做的介绍,这里说的进贡之物,所选用的就是兰溪一帶的风肉。

相传,在元朝末期,朱元璋一日途经兰溪梅江镇,吃了一次农家风肉,其美味令朱元璋久不能忘。建立明朝后,朱元璋遂将风肉封为贡品。命兰溪将风肉每年定期定量地有偿供给宫中,其后虽然帝位更迭,但明朝皇室仍对风肉青睐有加。到了清朝入主中原,大革宫中制度,却唯独没有更改兰溪风肉进贡的陈习。兰溪风肉之美味,可见一斑。

“兰江两岸三寸雪,风过悬肉掩梅香。”这是近代文学家曹聚仁重回兰溪故里时曾写下的诗句。在兰溪一带,风肉算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年货。早年时,农村人家中养猪,每年入冬以后,家家户户便开始宰猪做风肉了。而做风肉的过程,其实远非《随园食单》所述中的那般简单,杀猪后取肉,其肉须得胸腔腹前之膘,剔除肋骨,洗净后用干净的毛巾吸干水分,以10:2的比例在膘肉上擦上细盐,再悬挂到阴凉通风处。虽说风肉要避免日晒,但实际上这也不是绝对的,若阴雨连绵,空气中水分过多,虽通风却也会让风肉沾了湿气。因而待到天气转晴后,须得在日下晒上一小会儿,但是时间不能过久。大约十来天后,风肉便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其色剔透如玉又略含血色,白中泛红。风肉做得成不成功,观其色可知大概。

好的风肉,因为已经趋于风干而且略带咸味儿,所以具有天然的防腐性,可以从头年年底存放到次年的端午、立夏。以风肉为料的菜肴,种类繁多,蒸、煮,煲、炒,不一而足。蒸与煮,算是风肉最普遍的烹制方法了,风肉油性重,蒸煮时配以嫩笋或千张等原料,尤其美味。

在兰溪当地,春笋蒸风肉相当有名,先将春笋切成滚刀块置于盘中,再将风肉切成薄片覆盖在上面,蒸约10分钟后取出,此时的风肉分解出的油脂被春笋吸收,而春笋所发之香气又被风肉吸收,二者相得益彰,香鲜异常。若将风肉、春笋煮食,味道亦佳。锅中净水,将春笋与风肉加盖同煮,小火慢炖10分钟后启盖,香味扑鼻而来,汤色乳白,撤上葱段若干,更是既可增香又能缀色,令人观之愉悦。趁热夹出一块,风肉在箸尖颤颤而动,嫩如晶糕,送入口中,油而不腻、酥而不碎,甚是有吃头。据说,当年朱元璋所吃的风肉,正是配以春笋小火慢煮出来的。

猜你喜欢
兰溪牌坊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畅游“水乡古镇”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4300吨挤压机牌坊安装
白家牌坊
桃花朵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