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2014-04-29 00:44
农家书屋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养生堂保健品名人

本期圆桌:养生乱象

背景: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电视养生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不具备专家资源、节目资金、制作能力等条件的电视台,不得盲目跟風制作电视养生节目。同时强调,此类节目聘请的专家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副高以上专业职称、资格,不得使用演员和各类社会名人担任主持,观众咨询电话必须由电视台或频道设立并只能在片尾提示。

编者:近年来,养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各种养生讲座、节目扎堆荧屏。养生节目本应传授健康知识,可有的节目表面上虽是如此,暗地里却念起了生意经:教人养生是假,促销产品是真。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100多家电视台在播放健康养生节目。养生节目的火爆之势,由此可见一斑。针对现在一波接一波的养生热潮,专家提醒不要过度迷信所谓的养生知识。

乔杉(评论员):

养生节目不能“只管人不管物”

国人最重视养生,但又最不懂养生知识,两相夹击之下,现在养生节目特别红火。不能说节目都有问题,但问题确实不少,很多养生节目不仅夸大宣传,而且明为宣传实为推销,已成变相广告。

对于规范养生节目,舆论基本持欢迎态度。但有两个细节,却引起不小争议。其中一个是“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诚然,许多社会公司制作的养生节目,存在不少问题,但制播分离是一个趋势,社会公司也不具有道德原罪,“以貌取人”涉嫌身份歧视。还有一个是“不得使用名人主持”。这条也是针对现实来的。但名人并不是法律概念,名人不能当主持,可主持人时间长了也会成名人。这条规定有成为笑话的可能性。

诚然,养生节目已经出现的问题,很多与此有关。但要看到,这只是标,并不是本。真正决定一档养生节目科学性和公信力的,不在由谁制作,也不在由谁主持,更在于内容。只要内容具有科学性,无论是谁制作,无论是谁主持,都对社会有益;而只要内容出现问题,无论是谁制作和主持,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禁播和惩罚。因此,养生节目管人更要管物,要把对内容的把控放在第一位。

徐上(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秘书长):

别被“养生专家”忽悠了

糖尿病?能治好!吃××就行。肝病?容易治!吃××就行。癌症?没问题!吃××就行。就个“××”是不同的食品或者保健品,回答的专家或是张三或是李四,但经常会“撞脸”。这就是当今许多电视养生节目的状况:一个美女主持人,一个戴金边眼镜表演非常专业的“专家”,一部被打爆的热线电话,还有几个现身说法的“病托”。

小区内有几位老阿姨,就是这些养生节目的忠实粉丝,经常买些“专家”推荐的“神药”。这个素、那个菌,津津乐道。我家医生多,阿姨们常来打听养生“专家”说法的真假。其实,一些保健品有利于预防疾病,对治疗某些疾病也有些辅助作用,但真要治病,还得上医院正规治疗,光吃“神药”会耽误。何况,有许多病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是无法治愈的,只能控制和缓解,真如这些“专家”说的保健品就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诺贝尔医学奖早就该颁给他们了。

伍立(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制片人):

专家“没报酬”,还得“听我们的”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专家们来《养生堂》讲课没有报酬。刚开始请专家时,我们曾经吃了不少闭门羹。原因很简单:一是栏目组给不起钱;二是节目没名气。但到了后来,大量的专家找上门来要求上节目,有专家甚至说,要是让他挑选只上一个节目的话,他就会选《养生堂》!

2009年,与《养生堂》合作密切的东直门中医院当年门诊量比前一年提高了1/4,院里几位上过节目的专家的门诊量也是数倍地增长。要求上节目的人太多了,但有些人显然资质不够,这样的人《养生堂》拒绝过很多。

几年来《养生堂》邀请的嘉宾,不论中医、西医,都是三甲医院的院长、副院长,重点科室的主要负责人,或国家级老中医及其传承人。虽然他们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给百姓讲课还是头一次。我们一直坚持,不管遇到多大的腕儿,你是医学专家,但我们是电视专家,节目怎么开头、如何架构、怎样起承转合都必须听我们的!虽然曾因此与专家有过磨合和适应的过程,但观众在节目中的获益证明了这种坚持的正确性。

《养生堂》火了以后,“盗版”也来了:一些电视养生类节目从选题到内容都模仿《养生堂》,有的甚至把节目内容全“扒”过去、原样做一个!有些还特别好笑,甚至把我们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东西也模仿了!这些只能是从形式上照猫画虎。

猜你喜欢
养生堂保健品名人
保健品知识ABC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舔名人
《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BTV养生堂栏目《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名人摔跤后
陈赛 2018陪伴《养生堂》继续成长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