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汉平
[摘 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想让学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做到灵活应用,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本文从几个面浅谈了高中生物课堂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注重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自觉地转变角色,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强调师生互动,求得共同发展。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到实践中去调查、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师应认真备课
课前认真备课是教师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是上好每节课的基础。备课的目的主要是找到一套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备课应做到备教材、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即要做到在上课之前深研教材、吃透教材、消化教材、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以及学习目标、重难点。再针对该知识点、重难点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得突破,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难点,并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明确主攻方向,把握中心和关键,防止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又要围绕中心任务学会统筹兼顾。除此之外,还应备学生,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他们有什么样的基础,学习情况怎样,用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应他们,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例如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教学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应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抽象形象变得更形象、直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创设合理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创设一些学生能自主参加的平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实际生活当中取得的知识是比较牢固的,因此从实际的生活场景当中创造问题情境,可以极大激发起学生的虚席兴趣。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节的教学当中,教师课首先提出一个表面看似与课本没有关系的问题,庄稼在盐碱地当中为什么长势不好,为什么过多使用化肥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于是,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本节教学第一步,展示萎蔫和硬挺的青菜并设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菜产生这样的不同?,怎样使萎掉的青菜恢复成新鲜的状态?就这样,在不断的提问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使其感受到探索问题的快乐,同时体验到学习生物课程的乐趣。然后,教师要再引导学生归纳出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而在低浓度溶液中吸水的原理,从而最终引导学生找出开头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这样,通过这种方法,把生活实际结合到了课本知识当中,让学生们意识到看似和枯燥无味的生物课程,却是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也改变了他们对生物课程的看法。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生物教学的方法很多,如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探究法、讲练结合法等。在一堂课的具体教学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一些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具体措施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等方面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全班交流,以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关联系的认识,教师做好点评总结并组织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这样,不但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学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
五、灵活运用媒体
教师要想让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并取得良好效果,自己首先要明确各类教学媒体的作用及各自的特点,然后选择效果好、效率高的教学媒体用于教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易理解,教师便可自行制作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演示板,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兴奋的传导方式。例如挂圖,可以方便快捷地展示某些静态图,在讲述高中生物教材绪论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时,便可直接选用挂图,无需用课件。要想让媒体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灵活运用种类教学媒体。种类教学媒体有其特点,但操作方法又诸多不同,如幻灯和计算机,二者都可展示出丰富的内容,但操作方法却截然不同,要求教师有较好的操作能力,教师在业余时间就需要多了解。
总之,生物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同样要面临着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在处理这一现象的时候,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立足学生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目标要求,兼顾到学生的整体均衡性发展,提高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