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报道”同样阳光

2014-04-29 00:44:03张迎雪
新闻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记者站舆论监督负面

张迎雪

全国“两会”期间,微博、微信上都在广泛转载和讨论白岩松在政协小组讨论上的发言:我觉得全世界没有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的区别,只有报道这种东西。如果现在这种虚的正面报道多了,这个国家会有危险,你就没有忧患意识了……

白岩松所说的负面报道,也就是业内常讲的舆论监督类报道。总归是因为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官员们在思想深处都认为,舆论监督类报道会给地方工作或者自己的官员形象“脸上抹黑”、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舆论监督类报道也约定俗成地被称为“负面报道”。

都说媒体具有“三光”作用:一是阳光。一见阳光,一切魑魅魍魉,都会现形。二是目光。问题暴露后,群众的目光聚焦,就是压力。三是X光。可以像X光一样透视病灶,防微杜渐。这表明,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惩恶扬善,兴利除弊,敢于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权利,还公众以公平和正义。而事实上,尽管近两年我国新闻报道的禁区在明显缩小,但是开展舆论监督类报道却似乎永远都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和容易。这一点在盟市记者站工作感触越发明显。多年来在地方的报道经历,使记者对记者站如何定位颇为困惑:是应该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帮忙不添乱”?还是正面宣传和负面报道“恩威并济”,让地方对自己“爱恨交织”?

近几年,内蒙古主流媒体给每个记者站下达了采写《内参》的考核指标,把“两手抓”“两条腿走路”做为立报立台、服务民生、赢得受众的重要抓手来对待,可见媒体对它的重视。

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呢?总的来讲,还是需要借助以下4种采访策略,这就是:隐性采访、声东击西采访、心理制衡采访和借助外力采访。监督类报道相对正面报道而言,采访难度要大很多。有人给记者总结了舆论监督的“四难”:一难,采访取证难,阻力大。知情者不仅不配合采访,甚至施加压力。二难,批评报道分寸把握难,上访告状纠缠不清。三难,播出难,错综复杂的关系网难冲破,地方保护主义难打破。四难,批评报道容易引火烧身,遭到打击报复。可以说,记者在采访监督对象的过程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而我们在采制监督类报道的时候,必须要有当事双方的声音,只有一方的声音,就有可能造成报道事实不清,影响报道说服力,甚至出现偏差,造成报道失实。

2005年7月,记者曾跟随“内蒙古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赴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采访企业排污情况。在东乌旗支柱企业——淀花浆板厂,厂长费尽心机制造假象,政府官员竭尽全力为厂方开脱。在各种阻力面前,记者没有轻言放弃,而是几经周折找到了厂子真正的污水排放地。那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臭水坑,如脓疮一样赫然长在因美丽而闻名的乌珠穆沁草原。新闻记者的良知和责任感促使记者拿起手中的笔和话筒记录下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同期声,并决心对企业偷排污水事件跟踪采访到底。报道和《内参》刊播后,引起多方关注,厂子也终因环保不达标而被迫关闭。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年11月份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东乌旗淀花浆板厂已经移师位于浑善达克沙漠腹地的正蓝旗。新厂开工是否会转移污染,并给浑善达克沙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灭顶之灾?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隆冬时节只身前往正蓝旗。尽管在正蓝旗依然遭遇了金钱利诱、人身软禁等诸多考验,但是在旗政府有关领导的关照下,最终还是对新厂的环评情况进行了追踪报道。作品播出后,受到自治区人大、环保局和锡林郭勒盟行署、东乌旗及正蓝旗政府的高度重视。旧厂的污水及时予以处理,新厂的建设也执行了严格的环评。

通过这个采访实例我们看到,在做舆论监督类报道的过程中,要求记者如实报道事件真相,稍有偏颇之处,对方很可能会诉诸法律。这就要求记者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要认真核实群众反映的每一项线索,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给违法、违规者以可乘之机。

再则,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把握舆论监督的选题。好的选题,是那些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问题,它既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而且通过媒体报道能够促成问题的解决。同时,我们在实施舆论监督时,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服务于大局,这个大局就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和谐。只有在“大局观”下思考舆论监督的内容,选准舆论监督的题目,才能保证舆论监督不偏离方向。所以,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分寸,做到帮忙不添乱,要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整改,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邰山虎

猜你喜欢
记者站舆论监督负面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2022年12期)2023-01-11 06:39:56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2022年10期)2022-11-23 08:32:30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2022年9期)2022-10-31 02:54:42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2022年8期)2022-10-31 02:42:50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22
远离负面情绪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