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本研究对2011年-2013年期间来自锦州地区50个规模养殖场和百余户的1 799份猪血清进行了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规模场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户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集中免疫后再进行采血监测,并且每次血样采集时养殖场和散养户都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采集,我们通过对近三年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规模养殖场的免疫效果普遍好于散养户。本次试验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和优化散养户的免疫程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参考。
关键词:猪瘟;规模场;免疫程序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疫病,分慢性型和急性型。急性型特征是呈败血性变化,实质器官出血,坏死和梗死;慢性呈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后期常有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继发。国际兽疫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来自锦州地区10个县(市)区50余个乡(镇),100日龄左右的健康长白猪。
1.2疫苗
猪瘟活疫苗(细胞源),购自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3诊断试剂
猪瘟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1.3主要仪器
酶标仪,型号Ascent,购自美国热电;电热培养恒温箱,型号DNP-9052,购自厦门医疗电子仪器厂;多道可调移液器(50~300 μL),型号DV8-300,购自波兰HTL;单道可调移液器(5~50 μL),型号DV50,购自波兰HTL。
1.4实验动物的分组
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都选取一定数量、日龄相近、品种相同的猪,用同种猪瘟疫苗免疫。猪源包括规模场和散养户。
1.5 实验方法
每头猪在二免后第21天进行采血,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水平监测。
2 结果
2.1 2011年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2011年共采集血清样本612份,其中225份来自于17个规模养殖场,452份来自于散养户。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
2.2 2012年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2012年共采集血清样本552份,其中100份来自于10个养殖场,452份来自于散养户。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
2.3 2013年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2013年共采集血清样本635份,其中345份来自于23个规模养殖场,290份来自于散养户。具体监测结果见下表:
2.4 2011年-2013年猪瘟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2011年-2013年共采集50个规模养殖场的670份血清样本,共采集散养户血清样本1 129份,总体监测结果见下表:
3 讨论与分析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自2011年-2013年以来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猪瘟免疫抗体水平达到了的国家规定70%的合格水平,每年规模养殖场的抗体合格率都高于散养户。
规模养猪场商品猪的免疫程序为: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散养猪的免疫实行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我们采集的被检动物按照免疫方案来讲,每头猪都是在进行了二免后进行监测的,理论上讲免疫的次数相同,并且免疫的疫苗均由同一厂家提供,所以说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一是较比规模养殖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讲村级防疫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可能导致免疫的失败;二是免疫剂量的大小也可能造成免疫效果不佳,太大容易造成猪体免疫麻痹,应激反应加大,太小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不足以使机体产生抗体;三是免疫时机的把握不够准确。现如今散养户还不能做到免疫抗体的实时监测,在免疫前未能掌握其具体抗体水平,容易造成盲目免疫,因此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编辑: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