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湘秦
〔关键词〕心理教师;职业规划;心理保健
不经意间,我在专职心理教师的“岗位”上工作已经满十年。之所以对“岗位”二字用双引号,是因为虽然笔者在本校多年来幸运地被赋予极大的专业自由度,但现实中更多中小学的情况是,心理教师早已先于心理教师岗位而存在;而作为一个职业岗位,心理教师的招募、聘用、薪酬以及职业发展依然处于一个人事部无条例、教育部无标准、各学校无参照的“三无”状况。
在这样一个三无地带,越来越多接受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的大学生、研究生纷纷踏入中小学,依托校本资源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求服务的心理教师们,是否也需要反思一番自己的职业选择,瞭望一下未来的职业生涯呢?
一、为什么选择投身于一个缺乏岗位要求与薪酬说明书的工作
大学与研究院里的专业课程几乎涵盖了基础心理学的所有课程,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行为与思维规律的科学,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学习者本人到社会各群体。言下之意是,有太多的规范的、成熟的就业岗位可供选择。那么,我们为什么愿意做心理教师?
不妨比照一下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看看这个择业意向源自我们自身哪个层面的需求。实事求是地说,这份工作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是可行的,若希望在安全层面有更丰厚的保障则需慎重;但如果基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层面,那么不失为一个宝贵的选择。
选择进入中小学校,就像美国诗人弗罗斯特1915年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未选择的路》中描写的那条路一样,着实有一种诗意。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二、如何自觉地界定工作的内涵与外延
在这条服务于学校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路上,所有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师,都在以自己的行动在探索心理教师的岗位说明书,令人肃然起敬。相比十年前无人问津的边缘困境,近两年主要的争论是关于心理教育是否归属德育的热议。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或是一脉相承的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其心理健康教育自产生发展至今的经验无一不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独立性、中立性、专业性,是非评价取向的。相应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想的发展方向是:校外形成心理教师督导系统,校内心理教师与校园社工、特殊教育教师组成专业团队,提供专业的服务。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秉持心理学助人自助的基本理念,重在启发学生发现自我、悦纳自我、求同存异,与环境及他人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既要坚持不懈地普及心理健康观念,同时不忘“心理学不是万能的”这个道理,虚心开放地与各学科教师、各部门勤沟通、多合作。
三、如何在中小学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我们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接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开展的问题。各省市中小学的心理教师,巧用地方资源大胆创新与实践,已经收获了许多成果。例如,深圳不但早已推广了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而且有些学校已招募校园社工,与心理教师并行提供更完备的教育服务。江浙地区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也颇有建树,其心理教室、心理辅导室为心理教师提供了工作基地,课程开发与案例分享深受同行青睐。
在相关部门的重视下,一些城市的心理辅导室已经有了标准配置。笔者所在的学校尚未配置标准设备,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对于某些配置,建议同伴们擦亮双眼,无论是量表还是仪器,一定要本着尊重学生、为学生负责的原则,预先了解其原理、用途、常模标准,审慎使用。必要时可寻求相关的培训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在心理健康课程方面,特别是必修课部分,我们需要谨记的一点是,少年儿童的认知有其特殊性,心理健康课程应通过活动体验来启发学生感受,不可僵化教条地灌输五花八门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课要引导学生面对并解决其成长中必然遇到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人际冲突、自我认知、生涯探索等发展性问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讲解心理学初步理论知识的初步课程。
四、自我心理保健
不仅仅是心理教师或者教师,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面临着职业倦怠的困扰,心理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更需要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第一,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心理咨询本身是一个非常需要心理能量的工作,而心理课程的开发与心理活动的实施所需要的体力、智力相比任何应试科目对教师的要求,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二,区分心理咨询与日常谈话的界限,建立专业的工作模式。
第三,寻求校外心理督导,既解决咨询中遇到的难题亦排解自我的心理困惑。
第四,接触校外的专业资源,增强体验学习。
第五,寻求校内同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赢得了越来越多学生、学生家长及教育者的理解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心理教师正接受着非常专业的训练。愿选择这条职业道路的同仁们,共同踏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52)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