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火爆背后的冷思考

2014-04-29 00:44李雪
投资北京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办方音乐节音乐

李雪

五·一假期,众多音乐节在全国轰轰烈烈上演,仅在北京,就有迷笛、草莓、中国乐谷、绿音嘻哈四家大型音乐节同时举办,但看似火爆的市场背后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音乐节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值得我们关注。

音乐节的正能量

音乐节的发展为相关产业带来了不小提振作用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音乐人,在唱片行业江河日下的今天,坚持现场表演和原创音乐的独立音乐人通过音乐节得到了发展空间,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丰厚的报酬,更从相对“地下”的状态走向了大众。不仅如此,音乐节的原创和乐队表演文化能够一定程度激励“真唱”、“真弹”以及“原创”,带动音乐产业更健康的发展。

除了最直接相关的音乐产业,音乐节对地方和地区的旅游产业也有极大的提振。2002年的玉龙雪山音乐节虽然在商业上惨败,但举办地丽江古城从此声名鹊起,一跃成为了旅游胜地;2009年的镇江迷笛音乐节让镇江的知名度顺时飙升,“江南古镇”的名片一下子取代了其传统的“香醋”印象;同年的首届张北草原音乐节虽然组织秩序欠佳,但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张北也同样成功贴上了“草原”这一旅游标签。音乐节不仅仅能给举办地带来短时的旅游产业刺激,更是地方形象的亮丽名片。

另外,从海报的平面设计,到相关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再到媒体与广告的参与,音乐节与文创产业的交融非常明显。近年来,其与移动互联网的跨界合作也越来越多。以今年的北京和上海迷笛音乐节为例,土豆网、腾讯、百度、凤凰新媒体等互联网公司的加入让音乐产品“O2O”、移动社交和导航等新型互联网元素开始与音乐节产业构成互动,是值得关注的未来趋势。

火爆之中存隐忧

音乐节带来的商机与诸多益处,让近年来搭建平台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越来越多,数量上呈现“井喷”趋势。然而,在音乐节声势浩大的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

从某种程度来讲,正是由于这种火爆,吹起了成本的泡沫。据北京迷笛演出有限公司CEO单蔚介绍,国内一流独立音乐人的演出费普遍比三、四年前提高了5到10倍。“场次、品牌越来越多,并且都集中在节假日,大家为了抢占市场都不惜血本,演出费用存在比较大的泡沫。另外虽然音乐节很多,但大家抢的却是少数比较火的音乐人,很少去花一定的时间、冒一定的风险培育这个市场,阵容也存在同质化现象。”除了演出费的虚高,运营、场地租赁、器材租赁、人工成本、运输、安保等方面的更是花费不菲,如果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场地举办,加上场地修正、基建的支出,一届音乐节可能需要投入上千万甚至几千万的资金。

成本如此之高,投资回报的压力也随之增加。通常,音乐节的收益构成是70%的票房收入、20%的商业赞助、10%的餐饮和周边产品收入。虽然大众对音乐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消费市场并不完全成熟,在人流量与消费习惯上仍有很大培育空间,票房不能保证可以完全回收成本,周边产品收入也不能为主办方带来良好的收益补充。而就赞助而言,对于成熟的品牌来说,商业赞助基本形成了良性循环,对于那些“新人”,要取得赞助商的信任还存在难度,其品牌效应需要时间和口碑的积累。居高不下的成本加上难以保障的收益,让真正能够做到盈利的音乐节少之又少。

由于产业泡沫较大,主办方鱼龙混杂,有些音乐节甚至在举办一次之后便没有了下文,能够成熟运作、达成盈利的品牌相对较少。此外,有些并不专业的主办方对音乐节的组织秩序颇为混乱,服务缺位导致的卫生间供应不足、垃圾遍地、接驳大巴难见踪影等现象引来乐迷的失望和声讨,影响了产业整体的口碑和声誉。

做品牌要打持久战

整个欧洲每年有2500到3000个音乐节,仅英国就有670个,根据人口基数和国土面积的逻辑,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音乐节还远远不够多,但现在仅发展到这个阶段,产业就呈现出了如此大的泡沫,未来必然会面临一段时间的整合期。“这就跟互联网的发展一样,刚开始大家都做门户网站,最后坚持下来的却很少。后来又一窝蜂去做团购、电商,但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也不多。”单蔚认为,这是产业必然会经历的发展过程,有一部分音乐节会形成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经营模式,也会有一部分音乐节遭到淘汰,同时新的音乐节不断出现,只有那些真正有耐心、有眼光、懂得如何打造品牌的音乐节才会扎得住根。

“每天都会接到不同的电话,请我们去办音乐节,但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想要短期回报。”单蔚对此直白地说,如果想赚“快钱”,应该把钱放到“余额宝”里,文化产业从来都是一个慢热甚至不赚钱的项目,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确实,成熟的品牌都要经历赔钱、打平、再到赚钱这一过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因此,做好长期规划、找准定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以几个比较成功的品牌为例,由独立厂牌摩登天空主办的草莓音乐节气质偏向时尚,运作比较商业化;迷笛音乐节是由迷笛音乐学校主办,它的“粉丝”是各种热血摇滚青年,音乐也更加纯粹;热波音乐节的主办方是热播传媒,请来的大多是流行艺人。这些音乐节成功的背后是精确的定位以及相当丰厚的业内资源,离开了这些,音乐节不可能走向品牌化。在找准定位之后,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也要将基础夯实,其中涉及的资金、基础设施、周边保障、宣传等多方面都要下真功夫。

除了综合类音乐节要有自己的定位和受众群,就进一步细化市场来说,针对一个乐种打造成一个音乐节是另一条可走的路。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朱敏说:“未来,大杂烩的形式仍然会存在,但肯定也有爵士、民谣、电子音乐节。但如果策划的音乐类型相对小众,要看市场对它的认可度,并且投入几百万真金白银去培育,所以一定要谨慎。”不过,单蔚对此支了一招:“爵士也好,民谣也罢,将规模缩小可以控制成本。策划的时候还可以给它放到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去策划,比如举办一个电子音乐节,不应只局限于电子,可以加入Reggae(雷鬼)、Hip-Hop(说唱)的元素。另外,邀请这些乐种里相对主流的艺人能吸引更多人关注。”

从去年开始,有些音乐节开始做起了“连锁”,即让自己成熟的品牌到全国各地进行巡演。朱敏认为,有品牌的音乐节依靠规模效益,将演出阵容进行复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一个国外乐队来中国就演一场和演十场的效率肯定不一样。这种做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带动边际效益。同时,这种运营模式还保证了音乐内容的品质。”

其实归根结底,音乐节最核心的还是音乐,这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人们花钱买门票、自驾甚至坐上火车来到现场,不仅仅是“图个热闹”,高质量的音乐是增强观众粘性、打造品牌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服务也足够到位,一定可以让一个连续举办的音乐节形成品牌,商业赞助也就水到渠成,形成良好的循环。

产业成长的环境有待改善

音乐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音乐产业发展环境的建设。就原创音乐来说,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版权环境的不理想。“现在有关市场环境的政策保障有待完善,盗版严重,很多音乐人苦不堪言,他们都盼着不再忧心盗版的那一天,这一天的到来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朱敏认为,音乐节的繁荣对原创音乐的影响量级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从版权入手推动原创音乐的发展,音乐节产业也无法得到足够支撑。

人才不足也是影响音乐节发展的一大问题,现阶段,真正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寥寥无几,相关人才亟待培养,只有当真正懂音乐节运作的人多了,产业的质量和秩序才能得到提升。就票务方面来说,一些疏于管理的音乐节往往因为“黄牛”问题损失惨重,对音乐节现场的“黄牛”现象治理还需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帮助主办方保证门票的秩序和收入。由于演出运营、运输、人工等成本过高,在税收方面可研究政策给予相应的优惠,促进产业发展。

再有,在音乐领域,已经存在音乐家协会和版权协会,但音乐节产业缺乏行业协会进行管理和规范,组织建立行业协会可以减少同行业低层次的模仿复制和不良竞争。

另外,相关审查批复的相对繁琐,对门票预售、艺人谈判、商业赞助等多方面较为不利。可以考虑建立一种类似汽车“年检”的机制,对部分成熟品牌批复两年或三年的音乐节审批牌照,接受主办方在策划过程中确定的供应商、艺人的后续报备,并在每年的固定时间点进行相关审查,来达成对主办方的及时监督。让主办方在音乐节前期得到相对的宽松度,摆脱过于被动的状态,更高质量地举办音乐节。

(部分图片摄影:鱼子 闫珉 毕珉烽李乐为)

猜你喜欢
主办方音乐节音乐
主办方寄语
UFI:对接会在展会中越来越重要
音乐节
巴西 音乐节
音乐
维权赢回征文奖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