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旸 李晖
由于竹四季常青,又拥有刚直不阿的气度和高风亮节的品格,以致古往今来都为文人所喜好。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因好竹,即将竹以贤人呼之,称之日“竹君”;唐与五代,有不少人将竹作为绘画对象;宋书画名家文同,以爱竹而画竹,曾赞美竹“虚心异众草,劲节逾凡木”,将墨竹作品,唤为“墨君”,把绘画斋室名日“墨君堂”,并创立“湖州竹法”。与苏轼画竹共同著于时,还提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观点,并确定竹与梅、兰、菊四物为文人画主要题材。
到了元代,画竹之风在文人画中兴盛,大抵因异族的统治,文人要求保持民族气节的缘故。在画法上还分为:以工艺勾勒、青绿设色的一派,称之为“画竹”;而以水墨并以书法的笔法入画的,则谓之“写竹”。赵孟頫、高克恭、吴镇、倪瓒、李衍、柯九思、顾安等名家,皆属于“写竹”派,今天我们就说说“写竹”派顾安的两幅“写竹”名作。
顾安(1289约1366年),字定之,号迂讷老人,祖籍淮东(今江苏扬州),居昆山(今属江苏),官泉州路(今福建泉州)行枢密院判官。擅墨竹,以风竹、新篁最具特色,运笔道劲挺秀。在赵孟頫、李衍、柯九思外,又注重师法大自然,自成一家,而闻名于世。
顾安《新篁图》(图1),纸本,墨画,纵71厘米,横33.1厘米。所绘竹中,突出的两枝新竹,一枝斜插,仿佛在尽力插入云烟中,一枝则挺立直上,大有刺破天空之势,令人惊奇而神往,更给人以“新篁胜于旧枝”的遐想与思索。画中之竹,旧枝丛叶浓郁,新枝腾跃拔起,一派春之景象;竹根之处,荆棘丛生,正吐新牙,更是春的讯息,新篁引人凝目的神韵雄姿,耐人寻味。
画面左上角,有画家行书题款“安之为仲叔作”六字,下钤“顾安之印”、“迂讷画印”两方印。画面左下角,钤有大小七方收藏印。
画家以书法之笔法,融汇于画笔之中,着力展现出胸中之逸气。故画坛评顾安此画云:“画家以豪逸有气,自结撰为极则”,是“全局布于心中,异志生于指下,气势雄远”,为“大家之作”。此幅画之收藏印,亦是此画“气势雄远”高品味的佐证,崇高价值的明证。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顾安《风竹图》(图2),纸本,墨画,纵106厘米,横33.5厘米。此画也是在“写”风中竹的景象。画中之风,显得急烈,两竿竹上之叶,均被风刮得倾斜,随风而倒,然两竿竹的主干却雄劲挺直,不畏急风,不随风倾斜,足以表现出竹的高风亮节,同时抒发出画家的劲健胸怀,也正面反映出元代文人的政治品格和骨节正气。整个画面,将抒发的笔法带进画面,描绘出竹干劲拔,竹叶下垂,竹于雨后初晴之时的苍翠欲滴、潇洒清润、深韵郁浓的情趣。
画面左下方,有画家行书款署:“迂讷老人顾定之为心善写于绿波轩”。侧钤“顾安之印”、“迂讷老人”两方印。大抵因此画精彩的“写竹”笔法和强劲风骨的绝妙,画面左、右下角及后人装裱纸上,均钤有收藏、鉴赏印。
更奇的是,画面的上、下方,有九处诗跋,上方六处,下方三处,只是五言、六言、七句不等,所以足可称之为题画诗。现在我们从上至下,择其精妙之诗予以鉴赏。
上方右边第一首诗,为七言四首,以行楷书。诗云:
萧萧绿竹倚岩偎,山雨初收日未开。
薄暮无人携鹤到,满林苍霭缫莓苔。
诗以“萧萧绿竹”、“山雨初收”、“薄暮无人”、“满林苍霭”诸词语,勾勒、总结出顾安这幅“写竹”画的意蕴。诗后署“衍”。仅此一字,即可推断出元代墨竹大家李衍。李衍(1245-1320年),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今北京)人,官至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是位既从政又从艺的大画家。赵孟頫曾评价李衍的“写竹画”曰:“吾友仲宾为此君(即竹)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尽得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用意精深如仲宾也。”足以证明此画之高品位。
第二首题画诗,为五言四句,同是行楷所书。诗曰:
风林秋影乱,月浦夜光清。
知是湘君过,云中环佩鸣。
诗以“秋影乱”、“夜光清”、“湘君过”、“环佩鸣”,来描绘顾安此画的神韵意境。“湘君”,乃湘水之神。《楚辞·离骚》、《九歌》中都有《湘君》篇,诗人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中有“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诗句,将顾安笔下的风竹林的响声,比为“湘君”“环佩”玉的“鸣”声,更为《风竹图》韵意提高至神化的高度。落款“俞贞木”,无钤印。“俞贞木”,乃元末明初人,名桢,子贞木,后以字行。元末不仕,明洪武时几任县令,刻苦攻读,尤工古文词,名重一时,著有《立庵集》。故此题画诗底蕴深长,不同凡响也。
一幅画上竟有九首题画诗,在画史上更属少见,并以五言、六言、七句的格式,用楷、行楷、行、隶等多种书体,每首均具有丰富的诗意。画之美、诗之美、书法之美,共同融汇出一幅清新、旷逸的画境来,美轮美奂也。此幅《风竹图》由山西博物院珍藏。
一幅春天的“新篁”,一幅深秋的“风竹”,作为代表作,共同铸起顾安“写竹画”的崇高地位。以书法笔画绘竹,写出的竹叶充溢着书法的韵味,证明顾安书、画的深邃底蕴。由于时代久远,顾安画作存量很少,大部分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他文博收藏单位稀见也。(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