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
笔者曾接诊过这样一位病人,28岁,女性,患病前性格开朗,有固定工作,主要表現是凭空闻声,总能听见有人背后议论她、说她坏话,为此,她认为同事故意针对她、要害她,后来发展到认为周围陌生人也要害她。半年后,病人出现冲动毁物及外跑行为,家人无法护理,只能送其住院。经过8周的利培酮系统治疗,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出院后,病人维持进行利培酮治疗,病情比较稳定,坚持每月门诊复查,半年后恢复了工作。
然而又过了半年,病人的依从性却下降了,原因是她认为“药物含有激素”,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吃货”,整天控制不住想吃东西。她认为,由于吃药,她变胖了,体形走样了,体重增加了整整30斤,而且月经也不规律了,已经好几个月没来例假了。她称自己病情是控制了,可生活质量没有了,为此苦恼不堪,于是中断服药。
家属一方面担心不吃药疾病会复发,另一方面也难以接受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时间左右为难。
笔者耐心地向病人介绍了所患疾病,告诉她疾病的特点决定了需要长期服药才能预防复发,而不良反应是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换药慢慢克服的。病人接受了笔者的建议,继续服药,并换用阿立哌唑治疗,同时注意控制进食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食物的摄入,加强身体锻炼。三个月后,病人的体重有所减轻,月经也恢复了正常,病人和家属很满意。
这个病人是一位年轻女性,对体型、月经比较关注。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体重增加、体形变胖、闭经等不良反应,病人的依从性往往会明显下降,这将增加疾病的复发风险。
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多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中包括对催乳素及性功能的影响,以及代谢综合征。这位病人的主要表现就是催乳素增高导致闭经,以及代谢综合征中的体重增加。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体重有影响,影响较高的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影响较低的如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催乳素亦有影响,影响较高的如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而阿立哌唑对催乳素的影响则不明显。所以综合考虑,笔者选择使用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治疗,得到了较好的维持治疗效果和较高的依从性。
在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中,病人及家属不要因为出现不良反应就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自行停药。最佳的做法是,要与医生详细交流,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换用其他药物,这样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也可以避免疾病的复发,达到满意的维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