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纪委领导就退赃账户(编者注:廉政账户的翻版)作出批示:“不要再搞,更不要炒作。”
2000年年初,浙江省宁波市公布了一个银行账户,凡是官员收到无法退回或者不好拒绝的贿赂,可以匿名将钱款存入这个户头,凭缴款回执免责。这种地方性且私人化的操作方式,后来在多个省份中流传开来,成为一种自发经验。
但实际上,各省市自治区对廉政账户的热情正在消退,因为后来这一制度变形成为贪官的“保护伞”: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将钱款存进廉政账户,这样被抓时可以声称自己已上缴红包。
也正是因為看到这些失序的变形,中央纪委监察部早在2001年就在内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不要设立廉政账户。多个省市自治区,如黑龙江、福建、浙江等地,先后撤销了廉政账户。
在纪委系统中,如果将廉政账户里的真实数据,与自己掌握的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也会发现廉政账户是一个不错的比对工具。
比如2005年前8个月,河南省郑州市的廉政账户存款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该地设立廉政账户4年的存款加起来不到200万元,但这八个月陆续收到500多万元的缴款,翻了两番还多。
媒体报道说,这也与当时当地腐败大案被曝光有关。 换句话说,廉政账户里的数字变化,是大案兜底收网之前的重要参考指标,它反映了问题官员微妙难言的心理状态。在相当程度上,一旦它的数字出现剧烈波动,接下来就是大案即将浮出水面。摘自《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