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编导的个人情感经历对舞蹈创作的影响

2014-04-29 01:36:17王钰晴
商业2.0 2014年12期
关键词:风格题材交流

王钰晴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情感是編导对客观事物所存在的一种心理体验,观点不同,情绪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喜怒哀乐都是由一定的客观原因引发的,编导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停留在感受上,满足于个人情绪的自然增减,必须从情感出发,在生活中实践中寻求独特、深刻、细腻的心理感受.使情感在显现的意志中去升腾,然后通过舞蹈表达出来。

关键词:情感;人物刻画;题材;风格;交流

一、情感经历对编导的重要性

情感是创作的基石,是激发灵感,获得作品成功的重要途径,情感是编导对生活体验的呈现,作品是富有情感的,是编导注入情感、个性和心理活动。编导在创作中虽有理性,意志的参与,但最多的是情感活动,情感包括内在情绪,是编导对客观事物引发的编导的感受,情感是为了创作,不能只停留在感受的层面上,而要把感受转化为作品表现,不能满足于个人情感的流露,编导必须从情感出发,在生活实践中追求深刻,细腻的感受,在想象的意念中去升华作品。不同的编导有各自的风格,从编创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与风格特点。这些都与他们的个人经历有关。编导的个人情感经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艺术的态度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编导的创作风。

二、情感经历对编导创作的影响

(一)对人物刻画的影响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它不同于影视、话剧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只能通过肢体语言跟思想情感的抒发来表现。思想情感是要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来表现的,人物不同,感受跟心境就会发生变化,抒发的形式也就各有差异。

在舞蹈中对人物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始终是为了创作而进行。我们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很容易从自身经历出发,潜意识里已经存在一个大体的思路了。在编创的时候很容易就跟着潜意识里的感觉走了,往往忽略了整个舞蹈的感觉,这时候就很容易走极端。人物的刻画首先要遵循人物的真实性,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出发,贴近现实的往往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亲身经历过的得到的共鸣也就越大。因为只有真实的感受到了才会更深层次的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一个在孤儿院长大的人,他在塑造一个寄人篱下、缺乏安全、孤独自闭的人物时就比较容易上手。他会以自身的经历以及周围环境中的人或事为出发点,更加真实的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及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相反,没有经历过着些的编导则很难拿捏。

(二) 对作品题材的影响

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述的生活现象。是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的选择、提炼、加工过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个人认为舞蹈作品创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选择一个好的的题材,这与创作者的生活积累与生活感受是有着紧密联系的。舞蹈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只要细心地留心和观察,就会发现你的周围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题材。比如:男子双人舞《暗战》用一个桌子作为道具,两人在桌子的两边面对面站着。当舞蹈开始时他们在桌子上伸手相握表示友好,但在桌子下的双脚却已经开始相斗。舞蹈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竞争,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这种具有讽刺意义的题材,真实的反映出了人的本性。所以,我们在选择题材的同时,不能只看到生活的表面现象,而要透过表层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这样的作品才能满足于现代观众的需求。

对我们年轻的编导来说经历的毕竟太少,面对选材时我们大多都会选择自己经历过的,或者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对自己有所启发的。但编出来的要么不成功,要么太肤浅没有深度。总之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因为个人化的理解方式都会被无形的带入到作品当中,它与个人的教育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这恰巧也是我们缺失的。在艺术生这条路上我们接收的都是统一的教育方式,学生很少会主动思考,在面对或者接触一些陌生的题材时,我们往往束手无策。所以多彩的经历对我们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对我们年轻编导来说,题材的选择无非都是关于,爱情、亲情、压抑等等···虽然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但我们毕竟还是太年轻,对情感事物的领悟还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层次的挖掘。这些都是需要靠时间与经验的积累。因为舞蹈的题材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我们认为的可舞性上,对可舞性的认识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狭隘的思维观念,寻找多层次可发展的可舞性空间。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和层面中,都会存在深层意义的舞蹈题材。因此,在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与自然界中,有太多的空间能让我们挖掘出多层面、多样性,具有内涵意义的舞蹈题材。比如舞蹈《唉!无奈》它正是与生活紧密相连,都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是老百姓最平凡的故事,一些生活的细节,一些让我们都觉得根本不值得一提的、在大家身边常发生的小故事,却看起来那样的耐人寻味。所以多彩的经历对我们来说变得尤为重要。

(三) 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风格是什么?风格是舞蹈编导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编导个人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思想认识、艺术素养的不同,编导个性的不同。所以在创作作品时运用的手法、表现方式、技术技巧等等都表现出一定的特点来于是便形成了作品的特色,这就是风格。

编导的编创风格受各方面的影响。比如时代、民族、生活经历、个性。情感经历等等,即便是同样的题材,不同的编导其编创风格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时代风格。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世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着时代精神风貌的舞蹈艺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吉赛尔》,完全展示的是19世纪的时代风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满腔热情。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们今天的舞蹈艺术,更多地表达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时代精神。而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舞蹈艺术源于生活,也反映生活。世界不同民族都有反映各种不同特点的民族舞蹈,不同的地域也有着不同地方特点的民间舞蹈。

而面对时代的变迁,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维的磨合与碰撞。人们的生活节奏、思维理念、爱好信仰、审美需求、情感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这就迫使编导不能局限与单一的创作风,而要追求风格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变化。

结语

编导在编创作品是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诸多因素中最不可忽略的就是编导个人的情感体验的参与。因为,就艺术创作的根本意义而言,是编导以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体验展开对整个现实世界的思考,而转换成一个带有个人主观意识的映像投射在作品上的。情感是一切创作的来源,情感对人物的刻画,对题材的选定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在编创时合理的融入编导的个人情感对作品的完善起跟关键得作用。舞蹈是需要与观众交流的。如果编导只顾一厢情愿地宣泄自己的个性,全然不顾观众的情感接受能力,这就增加了观众对个性化动作语言的理解难度,就更谈不上清晰准确的表达作品的内涵。作品需要被观众看懂,这是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所以合理的,恰当的融入编导的个人情感才能使双方沟通交流产生共鸣。才可以清晰准确的表达作品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金秋.《舞蹈编导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3]袁禾.《大学生舞蹈鉴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4]隆萌培、徐尔充、欧建平编《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1版

猜你喜欢
风格题材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01:05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25:04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