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财华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中的概念、规律、公式等都是以客观实验为基础的,即化学理论绝不能脱离化学实验结果的验证。各种类型的化学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的发展时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化学实验课,特别感兴趣。纵观科学家们发现自然规律的全部过程,绝大多数都是从身边的自然现象开始引出猜想,然后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通过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自然规律。化学教学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加强实验教学,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实施新课程计划的必要途径。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考查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对某一学科的重视,往往是感性的认识,而非理性的。教师在授课时,创设一些有趣的实验,刺激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上第一节化学绪言课时,我增补了几个有趣的实验:魔棒电灯、清水变牛奶、酚酞试剂写字后喷洒氢氧化钠溶液变色、烧不坏的手帕等简单好玩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现象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顺其自然的进行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讲氧气的制法时,上新课前,我展示了一瓶氧气,让学生猜想是什么气体?学生猜想后,我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学生感到新奇,很兴奋。我不失时机地提出:想知道这瓶氧气是如何得来的吗?请在书中找答案。实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他们迫不及待地主动去翻书,去寻找答案。我实验的目的达到了。
二、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也是一切创造的开端,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正因为如此,巴普洛夫才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化学教学中,一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一些化学知识的获得都要通过对实验认真地观察。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很浓,这时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实验目的,不分主次。教师需要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演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为理论知识提供感性认识,这个实验要引导学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反应前后物质的对比上。在点燃镁条前,让学生看清镁条的外观—银白色、有光泽、有弹性等。在反应后,观察生成物—白色、无光泽、松脆的固体,用手能捻成粉末,根据现象的对比,学生总结出在反应前后物质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三、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教师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循循善诱,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例如,做电解水的实验。在演示此实验时先提出下列问题:(1)从物理学习中可知水的导电性如何?如何增强水的导电性?(2)实验开始后,两极有何现象?(3)实验一会儿后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多少?(4)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如何检验?前三个问题学生可从观察演示实验中得出答案,而第(4)个问题,学生可能立刻说不出答案,老师及时点拨:大家现在最熟悉的气体是什么?这两种气体中是否有一种是氧气?如何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学生喊出。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注意集中,老师再通过实验证明这两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
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验开始时就有了探究实验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和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调动自己的嗅觉、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认清物质的本质,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为直观、最为形象,最具说服力的好方法。正如《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