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敏
在河北省平泉县杨树岭镇排杖子村,群众都佩服一位叫刘秀兰的女同志。她不仅是一位贤淑孝顺的媳妇,也是党的一名好干部,更是一位致富能手、巾帼英雄,被誉为杨树岭镇香菇西施。在她的努力和带动下,全村30多户村民自愿搞食用菌产业,让群众不出村就能把钱挣。
刘秀兰,1972年生,42岁,中共党员,现任杨树岭镇排杖子村妇联主任。如今,有一双儿女和美满家庭的她,拥有面积达20亩的食用菌园区一个,年种植香菇12万袋,实现纯利润30余万元。
这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到处是惠农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事情在村里也都人尽皆知。因为担任村里的妇联主任、脱产干部,经常去镇里开会和参与产业观摩,所以她对国家政策了解多,家里也经常有村民和亲友前来咨询,刘秀兰不知不觉成了政策的宣讲员。刘秀兰看到县、镇两级政府非常注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扶持政策较多,考虑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在拥护党的政策、带头发家致富方面起模范表率作用。
2011年初,刘秀兰和丈夫商量搞食用菌试试,丈夫非常支持。于是她和丈夫多方筹措资金45万元,准备在食用菌产业上大干一场,消除本村食用菌产业空白。平场地、建大棚、进菌种,每天起早贪黑,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占地面积20亩的35座冷棚终于建成、投放地栽香菇12万袋。
培育食用菌工序相对复杂、环境特殊、技术性强,刘秀兰知道这条创业路的艰辛。为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她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钻研种植技术上,还专门去邮局订阅了《食用菌栽培与管理》《科技栽培食用菌》等报刊杂志。在镇食用菌办公室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刘秀兰通过自学和参加镇里举办的食用菌培训班,不断摸索和實践,终于掌握了从菌种培育、栽培,到管理、储藏的一整套技术。
搞食用菌头一年,由于缺乏经验,刘秀兰碰到了很多困难,但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力和不服输的韧劲,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2012年春天,刚搭到一半的冷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六七级大风全给吹翻了、扯烂了,35个大棚损失大半。好景没多长,6月的大雨,地势低的6个大棚进满水,没了脚踝的水把栽好的地栽香菇菌袋全都冲出地面,格局全乱了。类似这样的天灾很难避免,但刘秀兰并没有气馁,咬紧牙关,全都挺了过来。
刘秀兰对待任何事情都特别认真,她说,蘑菇就像孩子一样,只有精心呵护、无尽的关爱,它们才能健康地成长。可不是,一个个微开的香菇,黄灿灿的,好似一枚枚小元宝。它们是刘秀兰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宝贵财富。有耕耘必有收获,第一茬香菇7000斤,当时出售价格是每市斤6元,收入达42000元。全年采摘6茬,每棒菌袋纯收入达4元左右,实现利润20万元以上,这是她家几年来最大的一笔收入。
刘秀兰带头搞食用菌,也解决了村里的一部分劳动力就业。她考虑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来的都是老人和留守妇女,经过调查,选择了16个家庭困难的妇女,常年雇佣,每人每天开资50元,最多的时候雇30多人。被雇佣干活的留守妇女,每天除了能照顾家庭和孩子以外,在家门口就能每年纯挣一万多元。
栽植食用菌头一年,香菇长势喜人,按照市场价格分析,经济效益更是可观,刘秀兰很开心:带动群众发展食用菌致富的梦想如此之近。
刘秀兰丈夫在供电所工作,没有时间去照看,所有的脏活、累活都得她一个人去安排。尤其是在出菌期,经常是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疼。有付出就有回报,2011年投资园区的45万元基本收回。看到刘秀兰的成功,村里新增两个20亩的食用菌园区,刘秀兰向村民承诺,对园区内所有菌户负责购销和技术问题,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通过发展食用菌生产,刘秀兰自己富了,成了镇里的名人,群众纷纷到她那里参观学习,将她的栽培基地作为示范基地,她积极示范引导他们搞食用菌生产,并提供技术服务。在她的带动下,群众对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和热情也随之高涨起来,许多群众积极转变传统耕作方式。目前,全村规模以上食用菌园区6个,食用菌大户30余户,总量达240万盘袋,每年的蘑菇收购价格保持稳定增长,每天采摘出的鲜菇都会有商家上门收购。今年香菇价格喜人,稳定在每斤10元左右,种植户都赚了个盆满钵满。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排杖子村一项富民增收的特色和亮点产业。
刘秀兰富裕了,出名了,获得了很多荣誉。她是杨树岭镇十二届党代会代表、镇十四届人代会代表,并获得2011年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头人、201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度市级优秀平安家庭、2013年度县级致富女能手标兵等荣誉称号。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她给自己的定位是:做群众的“贴心人”。
除了做好村妇联主任的本职工作外,她还热心于公益事业,主动关心帮助村里的留守妇女儿童和孤寡老人。她觉得很多事情她不做,就好像没有尽到责任。对群众的困难和疾苦,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积极力所能及地为农民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在排杖子村,谁家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刘秀兰,而刘秀兰对找上门寻求帮助的,都热情接待,尽力支持。村里的夫妻闹口角、婆媳闹矛盾、邻里间摩擦等,都是比较难处理的事,但作为村妇联主任,刘秀兰善于静心听解,分析问题,为双方摆事实、讲道理,干戈往往都会在她的和风细雨中化为玉帛,为此她也深得群众的赞许。
面对成绩,刘秀兰认为:荣誉只能代表过去的辉煌,只有不断超越、不断突破,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才能真正对得起眼前的这块土地,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河北省平泉县杨树岭镇团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