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君 富强
1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品种。
2 苗床准备
2.1 苗床选择:前两年未种过菊科类作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杂草基数少的田块。
2.2 耕地:播前5~7天,每667平方米投入农家肥料2500~3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1000千克,然后机械耕翻,深度20~25厘米。
2.3 旋耕:播前2~3天,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
(N∶P2O5∶K2O为21∶13∶15,下同),然后进行旋耕,旋耕后平整土地。
2.4 开沟:播前2~3天,开沟,畦宽0.9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每15米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厘米,沟宽30厘米,确保排水通畅。
2.5 土壤处理:播前1~2天,用辛硫磷0.3千克/667平方米均匀喷施畦面进行土壤处理,喷施后平整畦面,土粒直径不超过0.3厘米,播前1天苗床浇足水分。
2.6 盖籽泥的准备:播种前2天,按园土∶砻糠灰为6∶4的比例配制,每667平方米需盖籽泥3立方米,盖籽泥颗粒直径不大于0.2厘米,拌匀后备用。
3 播种育苗
3.1 种子处理:剔除霉籽、瘪籽、虫籽等。夏秋季高温期间育苗,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捞起,用清水冲洗后,催芽2~3天后播种。
3.2 播种:苗床播种量100~120克/667平方米,均匀撒播后覆上盖籽泥,以盖没种子即可,然后用喷壶喷水,泥湿深度10厘米。夏秋季播后苗床用遮阳网覆盖。
4 苗期管理
播种后4~6天出苗,待苗生长健壮后,揭去遮阳网,及时拔除苗床杂草和防治病害。
4.1 間苗:当莴笋出苗、子叶展开后,进行第一次间苗,要间去弱苗、双株并靠苗,保留苗距2厘米;当真叶有2~3片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苗距5~6厘米。每次间苗后都要撒一次细土,以保护秧苗根系。
4.2 肥水管理:三叶期后,依据长势,若苗弱、苗小,叶呈淡黄色,可施尿素2.5~3千克/667平方米。保持土壤湿润,干时应浇水,下雨时不使苗床积水。
5 大田管理
5.1 起苗:起苗前2天,喷广谱杀菌剂与杀虫剂一次,起苗前1天,苗床浇足水分。
5.2 定植:选健壮、无病秧苗,大小苗分开,带土定植,淘汰无心苗、劣质苗。行距×株距为30厘米×30厘米,定植时不要伤及秧苗叶,定植后浇定根水1~2次。
5.3 水分管理:保持一定墒情,水分不足时浇水,下雨时田间不积水。春季雨水多,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以防烂根和霜霉病的发生。
5.4 施肥:定植活棵后,穴施尿素5~7.5千克/667平方米。封行前再追一次重肥,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667平方米。后期视生长情况,如缺肥可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667平方米。
5.5 中耕除草:活棵后中耕除草一次,中后期视杂草情况在植株封行前再中耕除草1~2次,确保田间无杂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