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是构成母语为汉语族群日常基本行为、语言、思维等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文化心理机制作用下,人们通过对语言系统、用词习惯、民族情感的甄别与提炼,已内化出一套独特的汉语言反义词应用系统。伦理化的文化心理机制,由于本身内在的诸多矛盾,衍生出一些不可小觑的语言特质。从而形成了汉语中反义词使用不平衡的现象。
关键词:文化心理;反义词;语言系统;认同
作者简介:王春波(1990-),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2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宗法制国家,基于农业文化和皇权专制之上的文化心理,时时刻刻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思维观念。另一方面,客观世界本身就存在着各种相反、相对的现象和关系。“反义”这一概念又是客观世界本质属性和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反义概念的范畴作为一种语言范畴更具有直接的现实基础和人脑的感知基础。那么文化心理因素对人类语言的形成和使用有怎样的影响呢,本篇论文旨在研究文化心理因素对汉语语言系统中反义词类的使用不平衡性如何产生影响。只有将反义词使用的不平衡性研究纳入到文化心理学的框架之内,并结合语言实践的论证和分析,才可以深层挖掘反义词使用不平衡性的根本原因。文化心理影响下的“差异”形色各异,但表现在语言系统中尤为明显。本文针对文化心理机制如何通过对语言系统的认同、用词习惯的认同、民族情感的认同达到对反义词使用不平衡的影响三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希望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能够基于文化心理对反义词使用不平衡性的研究,深化人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
语言与文化心理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心理建构中的中心因素,它决定了人类群体的感知、思维和态度。根本上决定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模式。不同群体的人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验去选择和获取适当的语言词汇系统。但这其中必然受着文化心理角度中诸如文化环境、生活习惯、民族情感的制约。因此让人们在反义词类的使用中造成或多或少的偏颇。
一、文化心理影响下的语言系统认同
文化为反义词系统提供了最为天然的语境。反义词意义的对立,通常是客观事物矛盾对立的反映。反义词通过揭示事物的对立面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之下认清事物的是非、善恶、轻重、缓急。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而中国自古崇尚儒家文化,以礼育人,以德服人。我国的语言系统也是自儒家文化出现后渐渐统一的,这就让我们不得不看清一定文化制约下,语言词汇发生的变化。孔子和孟子两位先圣主张和学说推广以来,整个中国社会就开始倾向“尚禮”、“施仁” ,做什么,说什么,都喜欢“中庸”、“和为贵”,在儒家经典中,对立概念常常并举,如:“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有若无,实若虚”“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就拿其中的几对反义词来讲:多——寡、有——无、实——虚、好——恶、远——近,人们对前一者的使用往往多余后者,如人们在询问“什么什么能吗?”“什么什么多不多?”时,人们的回答往往是“能”或者“多”“不多”,而很少或尽量少回答“不能”“少”“很少”之类的词语。
同样的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有些矛盾带有明显突出的对抗性质,因此处理这类矛盾时,孔孟主张,通过包容对立面,弱化矛盾的对抗性质,使之达到某种程度的缓解,才能安定社会。在语言的应用上也要突出人民的存在、照顾人民的发展和利益、考虑民心、民意,并主动接受民意的制约。尽最大能力减少语言不统一而带来的阻碍,这样才能使社会中最基本的对立势力减少对抗从而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那么就反义词的使用方面,人们便对本来平衡使用的对立反义词开始做出潜意识的选择,许多多频率出现的反义词都是迎合地方交流之需。在其他一些孔孟先圣的著作里这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于是儒家文化机制下,一种中庸的心理,使一种特定的反义词应用系统逐渐的在人群中形成。
二、文化心理影响下的用词习惯认同
对于反义词使用的不平衡性,笔者认为只有用群体心理才能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语言文化,文化心理机制的形成通常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而更多是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机制作为社会因素的结果,通过习俗,语言等多个具体的要素分支来展开。因此可以说文化心理与语言、思维等要素密切相关,一个民族的语汇和语法从根本上能揭示出一个民族的心理气质。就像神话是一个民族内部的恐惧、惊异、希望等心理的表现。而反义词的使用习惯则是表达社会对个人语言行为的要求以及个人如何对待这些语言要求的。人们在运用反义词时更倾向于一种“群体意识”,也可以被称为“群体习惯”。这种习惯是社会全体成员反复感知并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的东西,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事实。在日后人们相互协作中与人们自己的观念和情感加以联系,成为自己的语言知识。
例如在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两个词对“X不X”这个格式反应不一样。如“厚——薄”,一般提问题时说“厚不厚”而很少问“薄不薄”如问一本书不知薄厚时一般会问“书厚不厚”回答可以说“厚,有五寸厚”也可以是“薄,只有一寸”只有在设想或者担心其薄时,才问“薄不薄”回答只能说“薄”“不薄”在少有的特定条件和意图中才会用“薄”来提问。再例如:一般提问题问东西的轻重时,人们习惯问“重不重”而很少问“轻不轻”只有担心东西分量不够时,人们才会问“轻不轻”回答可以是“重”,也可以是“轻”,对于前一个答案没有疑义,对于后一个答案,有人以“不重”取而代之,宁愿多说,也不愿意用“轻”。这可以说明人们在应用反义词时能够精确地恰当地分别作出反应。而这些都来源于对经验和习惯的判断。人们通过“群体心理”传承和个人日积月累下来的反义词使用习惯,来达成对生活无障碍的沟通。于此可以说反义词使用不平衡性是人们在“群体心理”影响下对反义词使用习惯认同而来的结果。
三、文化心理影响下的民族情感认同
关于文化心理与语言的关系,其中文化心理更强调对群体情感的控制和利用。所以文化心理研究应通过对民族情感因素分析来描述和理解语言行为,考察文化心理机制对语言行为有什么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从而达到用其来解释反义词使用的不平衡性这一研究课题。民族情感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量,从某种程度上成为决定人们使用反义词的“策略”。人类的情感活动过程根植并依赖符号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具体地说,人一方面运用情感来认识和体验反义词类的系统,获得有关反义词的知识和心灵上的把握,一方面又依据自己的情感来改造反义词类系统,赋予词类系统新的面貌。在这个过程中反义词俨然成为了文化心理的组成部分,反义词的应用系统也在不断接受刺激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深化,成为语言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是符合人们情感需要的反义词都被多频率的使用,反之则使用频率较低。有些反义词明显寄予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褒贬态度,如坚强和软弱,前者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肯定态度,后者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否定态度,交际时可以根据情感需要任意选用。从情感上讲更倾向于积极肯定的词语,因此多数反义词的使用频率就出现了差距。这样的反义词还有很多,比如:团结——分裂、大方——吝啬、善良——凶恶等等。
四、结语
汉语的反义词使用不平衡性是华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对语言系统的认同、用词习惯的认同、民族情感的认同中慢慢沉淀下来的。尽管文化不断发展,心理机制逐渐改变,但积淀在反义词不平衡应用里的这些因素是不能轻易抹掉的。认真研究文化心理机制在语言中的沉淀,对于进一步了解汉语言与文化心理机制的密切关系,发掘语言系统中的文化因素,加强中外语言交流,有着重大的人文价值和參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段益民,句法规约与反义形容词[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现代汉语频率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4]黄亚平,刘晓宇.语言的认同性与文化心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J].青海民族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