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
4月18日是南京市规定的小升初跨区借读生回原籍登记的第一天,在不允许跨区择公办校的规定下,名校云集的鼓楼区,报名的人特别多。记者发现,有些孩子根本不符合户口、实际居住地及房产证三个条件,但不少家长拿出了近期才办的离婚证,有的還是登记前一天才离的婚。他们都是一方放弃婚后房产,带着孩子迁回住在名校学区房的父母家。(2014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
与南京这个小升初新政遥相呼应的,是北京取消“共建生”(所谓共建,就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了满足员工子女上学,通过单位赞助钱或物的方式,与知名中学建立“共建”的关系,共建单位的子女不用通过考试,可直接入读这些学校)。这些举措,本意上是要呵护公平,避免小升初“拼爹”。
不过,善意的政策能否落到实处,仍是“不看广告看疗效”。在南京,鼓楼区名校吸引了不少父母。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学校,不惜“突击离婚”以达到把户口迁到鼓楼区的目的。而在北京,频频被媒体曝光的“天价学区房”,动辄就是30万元一平米,的确令人震惊。“结婚证”成了一种工具,“学区房每平米30万元”,这背后的真相值得拷问。
遗憾的是,教育均衡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但一直未能照进现实。如今,当现实的应对愈发畸形时,教育均衡的确应从口号照进现实,如此,为择校而“假离婚”、买“天价学区房”等不正常的事件,才会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