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舒阳
【摘要】 宽带光纤接入和FTTH技术是管带接入的终极发展目标,正因为其本身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传输容量大和可扩展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运维成本较低、保密性强等优势,所以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电信运营商所瞩目的焦点所在。本文将在详细介绍与宽带光纤接入及FTTH技术的特征和现状,从国内的宽带业务和宽带需求特点出发,深入分析该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场景,并给出综合应用该技术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宽带 光纤接入 FTTH技术 现状 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宽带用户和相应的业务也日益增多。近几年来,网络游戏风靡,视频点播和QQ、MSN等网络通信工具也不断翻新,这种简单的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已经无法充分地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因此,光纤接入技术必然成为宽带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实现FTTH才能真正发挥光纤网络的巨大作用。
一、光纤接入及FTTH的含义
FTTH即光纤到户,简单地讲,就是把光纤网络的终端ONT安装到企业或住家用户处,是基于PON,也就是无源光网络的技术的一种布线方法,通常均采用GPON或EPON。在光纤接入的大家族里,FTTB(光纤接到大楼)和FTTC(光纤接到办公室)等,而FTTH具有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增强网络对数据格式、波长、协议和速率等的透明度并能够放宽对供电和环境的条件要求的显著优势,能够极大地简化安装和维护过程,其高带宽是解决互联网的主干到达用户的桌面的最后一千米这一瓶颈现象的最佳手段。
一般的光纤入户系统主要由ONU(光节点,俗称光终端)、ODN(光分配节点,俗称光分配网络)和OLT(光线路终端,俗称局端设备)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光终端是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至于家庭内的设备,光分配网络是为光线路终端和光分配节点提供沟通传输通道的设备,由配线光缆子系统、馈线光缆子系统、入户线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共四部分组成,而局端设备则是一个多业务的提供平台,同时支持传统的TDM业务和IP业务。在FTTH系统中,ODN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网络结构设计适宜与否直接与FTTH的投资息息相关。在实际的FTTH日常建设里,根据小区的楼房分布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将ODN的网络结构氛围分散式分光和集中式分光两种,通过分光的不同手段来实现网络高效、维护便利、投资经济的建设目标。
二、光纤接入及FTTH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FTTH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早在三十年前,这一技术就已经被提出并广泛研究。1978年,加拿大、法国和日本已开始了研究具体将光纤到户进行实施的工作,到1995年,美国也加入了该研究项目,然而,由于成本过高和市场需求缺乏的问题,该研究最终不幸夭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世界各国对信息市场社会的发展需求已经逐渐成熟,加上电信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驱动,自2004年起,FTTH技术开始进入了应用的跨步式大发展的时代,其中对该技术研究最为热衷的日本在FTTH技术上的应用也一直居领头地位,美国的FTTH业务发展也较为迅速,而欧洲则发展相对较为缓慢、用户数量较少。在我国,FTTH技术的试商用阶段是在2004~2007年,而从2008年起,各大运营商均开始了FTTx的大规模网络部署工作,而FTTB成为了该建设的首选模式。但是FTTB有诸如设备在楼道安装时受限、需要供电环境等较大的局限,所以这一模式只是过渡阶段,而光纤到户才是最终目标。2009年6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正式将上海的“城市光网”行动计划首次启动,这是中国电信在光纤接入方面进行试点的首次典型项目,预测从2010年底可以普及到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
三、光纤接入及FTTH的应用策略
到目前为止,出于建设成本、技术成熟度和业务驱动等因素的考虑,对于普通家庭来讲,短期内不太可能全部改用FTTH方式,但可以考虑在用户分布较为密集的商厦楼宇、新建高档住宅区和大客户住宅小区等提供光纤接入及FTTH,以满足用户的高带宽的巨大需求。FTTH的切入必须以网络运维和业务的支撑为重中之重。只有首先解决了FTTH的网络运维问题,比如ONU的远程管理、设备的集中管理与维护等,才能使FTTH真正具有大规模的商业之用的效果。再者,FTTH可以大规模应用时,还需要高带宽的业务需求进行驱动,以促进它的使用。目前,要刺激这一需求,可以借助网络与业务综合发展的需求,以最大程度地开发高速视频、网络下载等对QoS和带宽要求较高的业务,充分地发挥FTTH的高服务质量和高带宽的优势,以拓展FTTH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效率。
四、小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光纤接入和FTTH技术必然能够以其在带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优势条件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对我国的网络发展起到推动式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雷蕾.浅析FTTH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信息,2013, 7(23):167-168
[2] 张军.基于FTTH的ODN设计方法——上海“城市光网”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之三[J].电信科学,2012, 28(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