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践与体会

2014-04-29 07:28:11殷玥琪杨立刚马婷婷孙桂菊
中国电力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

殷玥琪?杨立刚?马婷婷?孙桂菊

摘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环节。结合校级SRTP项目、基于教师科研SRTP项目以及国家和省级大学生SRTP项目的实践,对如何运用SRTP项目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推广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殷玥琪(1992-),女,山东潍坊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杨立刚(1976-),男,山东滨州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10286102)、东南大学基于教师科研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项目编号:T13422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138-02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译)认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1]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必须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本科生提供了科研训练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专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2]SRTP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参与SRTP的实施过程中可接受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参加校级SRTP项目、基于教师科研SRTP项目以及国家和省级大学生SRTP项目等各类SRTP项目的实践对高校如何实施SRTP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践,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学生通过选题、查阅文献资料、设计研究方案、调查研究或实验研究,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撰写论文及项目总结等环节获得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

1.培养资料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提高自学能力与知识整合能力

SRTP项目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了解项目所属研究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需要学会使用国内外文献资料检索系统,学习如何有效收集相关科研信息,并进行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学习把所学理论知识与科研训练课题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不同于学生以往专业课程中的验证性实验,SRTP项目涉及的科研问题均无现成的答案,项目成员需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如何获取所需文献资料以及如何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项目实施具体方案,从而使自己对科研问题的分析能力得以加强,在科研进展情况及结果不符合预期实验构思时组员们还要继续查阅资料,并以资料的整合分析为基础,结合预实验结果进行发散性思维,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从事科学研究创新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提高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参加SRTP项目过程中,通过文献调研、设计项目方案、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实施、论文及结题资料撰写等环节的训练,经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完整的科研训练,掌握科学研究创新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作为医学生,动手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很多时候同学们都是坐在教室里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仅仅是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寄存在大脑,很快便会遗忘,但是如果把所学理论知识与解决问题的实践相结合,情况则会大为不同。另外,许多创新是从重复的实验与观察中发现的,甚至试验中一个偶然的错误也可能成为创新的爆发点。SRTP项目的实施是通过项目组成员设计实施方案,学校提供软硬件保障,项目团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参与,从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准备及实施,一直到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的解释、分析,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和训练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当前社会或科学某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未知性和前沿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通过科研训练计划从文献调研、方案及方法设计、实验等多环节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自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科研项目涉及知识面较广,需要团队来完成,这就要求项目组成员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与协作,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又能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3]团队的组建对于SRTP的顺利实施很重要,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组员相互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優势。课题将小组成员团结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组员间的相互交流与信息共享等也使得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得以提升,SRTP还因其团队合作方式使得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参与的校级SRTP、基于教师科研的SRTP和国家及省级SRTP等不同层次的SRTP实践过程中,组员们提高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和创新的意识大大提高,并认识到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在SRTP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由于本科生参与SRTP项目多是自主选题,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容易充分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学生通过SRTP实践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等。麻省理工大学采用“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的做法,本科生在研习过程中获得实际技能和知识,将适用于他们未来的毕业后职业生涯或研究生的研究工作。[6]

二、构建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平台,完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东南大学将“学生课外通过科学研究而学习(课外研学)”作为本科教学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组成部分。SRTP项目分为不同层次,各具优势与特色,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校级SRTP为大学生提供了科研训练的基本平台,选题与组队形式多样,为思想活跃和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校级SRTP最为突出的优势——选题为同学兴趣所在,形式不拘束。基于教师科研SRTP项目是一种拓展学生科研训练途径的尝试,鼓励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部分科研项目中。学生能较好地了解学科前沿及研究热点,师生互动性强,学生能通过系统参与科研项目各项研究工作较快熟悉科研工作各环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国家及省级SRTP在研究时间、经费支持及科研条件上有相对充足的保障,一般要经过严格的立项申报程序,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查阅资料和方案设计工作,有时还要进行部分预实验,并参加立项答辩,学生既能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选题,又能得到老师的专业指点,然而对参与学生的要求也高了许多,适合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参与其中。上述SRTP项目体系各有特色,在关系上属于层层递进、相辅相成。作为学生,在参与科研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另外一种形式是本科生导师制,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出和捍卫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变消极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能独立运用学习资料,形成良好的分析判断与批判的能力。[7]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在实施完成后还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延伸研究。对于在科研训练计划中初步取得良好结果的课题,可以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可形成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毕业论文的“承上启下”的模式。[8]

三、展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施中,應强调学生是参与实施SRTP的主体,学校与教师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需要通过学生的科学研究得以表现。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实验动手能力,并有强烈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高校及指导老师应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来,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和使命。高校及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软硬件建设、奖惩机制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逐步完善其立项、实施、中期检查与结题考核机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推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彭磊,陈庆玉,王伟,等.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发展与开发探索[J].医学信息,2010,(11):3336-3338.

[2]董大勇,史本山.影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1):66-73.

[3]刘海隆,刘兵.依靠科研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22(6):29-43.

[4]乔思辉.我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评析[J].中国电子教育,

2011,(1):6-11.

[5]姚文轩,滕召胜.运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2):94-96.

[6]李杨帆,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4):24-25.

[7]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思考[J].高教论坛,

2010,(9):56-59.

[8]洪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培养模式与机制探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21-124.

(责任编辑:王祝萍)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5:30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9:08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