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华
1877年,因为与中国频繁的贸易交往,使得美国商人深感培养通晓中文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们联名给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大学致信,希望该校能培养一批了解中国情况的年轻人,使两国间的贸易往来更方便快捷。
要开设一门中文课,在哈佛教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哈佛大学研究后决定从中国聘请一名中文老师。写联名信的美国商人立即开展捐款活动,仅两天时间,就为学校捐赠8750美元,主要用于支付所聘请中国老师的生活费用。
资金落实了,下一步就是物色合适的中国老师。虽然当时美国与中国有外交往来,但从中國聘请老师毕竟是第一次,难度确实不小。这时,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美国驻中国牛庄领事鼐德,鼐德就委托担任清朝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帮忙,而赫德又把此事托付给了在宁波税务司任职的美国人杜德维。杜德维经过认真考虑后认为,在宁波找一名中国老师最为合适。因为,早在康熙年间,宁波就是中国四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844年开埠以后,与外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当地人的思想比较开放,在宁波更容易找到合适人选。杜德维立即找到自己的中文老师戈鲲化。当时,戈鲲化正在美国驻宁波领事馆任职,对美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此前他还曾教过两名美国学生。
戈鲲化当即表示,愿意去哈佛大学担任中文老师一职。戈鲲化的个人资料由美国领事馆传给了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埃里奥特与戈鲲化签订了来哈佛任教的具体合同。
1879年5月26日早上,在上海“国际大饭店”里,美国驻牛庄领事鼐德代表埃里奥特校长和戈鲲化在合同书上分别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至此,历史上首位中国人去美国哈佛大学的任教合同诞生了。合同规定,哈佛大学聘请戈鲲化前去教授中文的时间从1879年9月1日开始,到1882年8月31日结束,共计3年时间,哈佛大学每月支付戈鲲化薪金200美元,往来旅费(包括随同人员费用)亦由校方负担。至于戈鲲化在哈佛的课程设置、教授的学生人数以及教学时间,则由校方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安排。
1879年秋天,41岁的戈鲲化带着妻子和儿子从上海乘轮船出发,经过一个半月的航行抵达美国,开始了他在哈佛大学为期3年的教学生涯。
在哈佛校方的安排下,戈鲲化于1879年10月22日开讲了第一课,内容是中国的一篇小说。除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外,他还开设了一个中文教授馆,利用课外时间为那些从事外交、海关、商业及传教事业者传授中文知识,不管是谁,只要交纳适当的费用,都可以成为他的教授对象。一时间,报名的学生人满为患,让校方对戈鲲化啧啧称奇。
按照学校安排,戈鲲化每周上五天课,他每次上课时,都十分庄重地穿上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官服。他更想做一个文化传播者,因此,不管在任何场合,他几乎都不忘吟诗、讲解诗,用中国诗歌的魅力和中国诗人特有的气质,把诗的精神带给美国人。他为此还专门编纂了中文教材《华质英文》,这本教材,被哈佛大学称为“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中国人用中英文对照编写的、介绍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词的教材”。
戈鲲化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吸收美国的先进文化。他刚到哈佛时,就开始学习英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摆脱了不会说英语的窘境。
正当戈鲲化雄心勃勃设计自己的未来时,他不幸于1882年2月患上肺炎,虽经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阻止住病情的不断恶化。不久,戈鲲化就带着事业未竟的遗憾,在异国土地上走完了他的人生旅途。
(摘自《文史博览》)